第210章 無數珍寶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象屆時各方賓客齊聚,各式禮物自然不會少,
朱桂也能輕易拿出無數珍寶。
但對他而言,再多的珍寶也造不出足夠大的聲勢。
他要做的是壓過藩王冒領軍功這等醜聞的大事。
於是,他打算讓幾架飛機在壽宴上空飛過,作為賀禮。
這定會讓朱元璋滿意,
同時掩蓋朱棣冒領軍功的醜行。
更重要的是,此舉能為朱桂贏得巨大的聲望!
若能在如此盛大的慶典上大放異彩,朱桂的名字將傳遍萬國!
這對朱桂日後西征、並吞周邊國家大有裨益!
“讓錦衣衛開著飛機過來,停在機場待命。”
朱桂冷靜地下達指令。
自從第一架“代王號”飛機問世後,朱桂便命工廠繼續趕製。
目前共造出三架飛機。
但航空學院的學生尚未熟練掌握飛行技巧,
朱桂隻好讓身為教官的錦衣衛親自上陣。
原本隻是漢武帝用來監督的錦衣衛,
到了朱桂手中,成了多功能的兵種。
所幸,被漢武帝選中的錦衣衛本就是萬裏挑一的人才,加上係統的輔助,他們學習飛行的速度極快。
朱桂從中挑選了三位技術最好的,負責壽宴上的飛行表演。
就在這時,朱桂腦海中響起係統提示音:
【叮!階段性競爭任務完成!】
【恭喜您獲得獎勵:一百部有線電話!】
朱棣微微一愣,隨即想起任務的由來。
那是通過遊說使臣,讓東察合台汗國和朝鮮王朝各自有一百人實行九九六工作製的競爭任務。
看來,那兩人迴去後已著手實施。
如此一來,自己在壽宴上的壯舉又添了一份資本。
隨後,隨著各地官員、各國使節的陸續抵達,
朱元璋的壽宴正式拉開帷幕!
皇宮廣場上,楊靖設下的宴席,
前來祝壽的百官、民眾代表、各界人士、藩王、各國使節,
濟濟一堂!
雖說老朱的壽宴本該是喜慶之事,
因為朱棣擅自領了別人的軍功,
朱元璋的臉色到現在還沒舒展開。
老朱整日板著個臉,就跟誰欠了他一大筆錢似的。
旁人自知身份不及朱棣,也不敢再去觸這個黴頭,盡量讓自己隱形,別撞槍口上。
於是,盡管廣場上桌椅擠得滿滿當當,人聲鼎沸,但音量卻控製得恰到好處,所有人都顯得格外沉悶。
朱棣也現身於廣場,坐在特製的輪椅上。
.感受到壽宴上這股子冷清,他的心裏更不是滋味了。
“哎!”他暗自歎息,“都是我燕王府惹的禍!”
“不然,這壽宴該是熱熱鬧鬧的。”他瞅了眼首位上臉色難看的朱元璋,心中五味雜陳。
朱元璋這股子悶氣的來源,朱棣心知肚明,無非就是那冒領之功,而源頭正是他自己。
因此,朱元璋的壽宴才會籠罩在這層陰霾之下。
換成別人,或許老朱早就一怒之下解決了,氣兩天也就過去了。
可偏偏是朱棣,是自己的兒子,砍不得,也放不下,這讓朱元璋越想越憋屈。
偏偏身邊又沒有誰能勸得動他,場麵就這樣尷尬地僵持著。
甚至因為朱元璋的沉默,許多賓客連賀禮的名字都沒機會報。
“這樣下去可不成。”朱桂也坐在席間,瞧見朱元璋那張陰沉的臉,眉頭不禁一皺。
他沒想到朱棣這事對朱元璋打擊這麽大,都好幾天了,朱元璋的情緒還沒緩過來。
實際上,朱元璋心裏有種深深的失望。
在朱桂嶄露頭角前,除了朱標,朱棣是最得老朱器重的。
.後來朱桂快速崛起,取代了朱棣的地位,成了朱標之外老朱最看好的人。
但朱棣在老朱心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老朱曾設想,自己百年之後,朱桂和朱棣共同鎮守大明北疆,成為帝國的兩道堅壁!
如此一來,兩位藩王相互製約,誰也不能獨大,威脅到皇權。
可讓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的是,朱棣竟然幹出了冒領軍功這樣的醜事!
這可是觸動了朱元璋的大忌!
一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人竟做出這種事,老朱心如刀絞,忍不住連連喘息,嚇得周圍人一愣一愣的。
“要不要去勸勸老朱?”見朱元璋神色不定,大口喘氣,朱桂心中盤算著。
能在這個時候勸得住老朱的,必然是有分量的人物。
朱桂自認還算夠格。
正待他準備行動時,見有人推著一輛大同府特製的鋼圈輪椅過來,便鬆了口氣。
有這人在,自己就不用開口了。
“父皇,今日是您的壽辰,這麽喜慶的日子,何必愁眉苦臉呢?”輪椅停在朱元璋桌旁,輪椅上的朱標輕笑道。
此言一出,沉浸在鬱悶中的朱元璋猛然驚醒。
“標兒,你怎麽來了?”轉頭看見重病纏身的朱標,朱元璋猛地喊了出來。
“快迴家,迴床上躺著!”老朱邊說邊急著起身,要送朱標迴家。
畢竟朱標病重,需要靜養,這種喧鬧的場合不適合他。
“父皇,我今天感覺好多了,不用送我迴去。”朱標笑著攔下了朱元璋。
這一幕讓老朱臉上閃過一絲驚喜。
如果朱標真的能康複,那朱棣的事也就不足掛齒了。
畢竟有朱標坐鎮,無論朱棣如何,朱標都能掌控得住。
“好好好!你能好起來最好!”朱元璋滿麵欣慰地看著朱標說。
此時的朱元璋,心情隨著朱標的話而轉變,似乎完全忘了之前因朱棣之事而鬱結的那幾天。
“今日是父皇壽辰,剛才父皇一臉嚴肅,大家都噤若寒蟬,壽宴之時父皇就別想那些煩心事了,兒臣懇求,從現在起父皇多笑笑吧。”
隨即,朱標帶著微笑勸慰朱元璋。
因為今天是朱元璋的壽辰,朱標自覺身體狀況尚可,便來參加了。
但一進壽宴現場,他就留意到眾人沉悶的表情,尤其是朱元璋那緊繃的臉,立刻明白了症結所在,於是勸說朱元璋多笑笑。
“笑?沒問題,隻要你病能好,我天天笑都行。”朱元璋爽朗地應道。
在所有兒子中,朱元璋最看重朱標。
朱桂也能輕易拿出無數珍寶。
但對他而言,再多的珍寶也造不出足夠大的聲勢。
他要做的是壓過藩王冒領軍功這等醜聞的大事。
於是,他打算讓幾架飛機在壽宴上空飛過,作為賀禮。
這定會讓朱元璋滿意,
同時掩蓋朱棣冒領軍功的醜行。
更重要的是,此舉能為朱桂贏得巨大的聲望!
若能在如此盛大的慶典上大放異彩,朱桂的名字將傳遍萬國!
這對朱桂日後西征、並吞周邊國家大有裨益!
“讓錦衣衛開著飛機過來,停在機場待命。”
朱桂冷靜地下達指令。
自從第一架“代王號”飛機問世後,朱桂便命工廠繼續趕製。
目前共造出三架飛機。
但航空學院的學生尚未熟練掌握飛行技巧,
朱桂隻好讓身為教官的錦衣衛親自上陣。
原本隻是漢武帝用來監督的錦衣衛,
到了朱桂手中,成了多功能的兵種。
所幸,被漢武帝選中的錦衣衛本就是萬裏挑一的人才,加上係統的輔助,他們學習飛行的速度極快。
朱桂從中挑選了三位技術最好的,負責壽宴上的飛行表演。
就在這時,朱桂腦海中響起係統提示音:
【叮!階段性競爭任務完成!】
【恭喜您獲得獎勵:一百部有線電話!】
朱棣微微一愣,隨即想起任務的由來。
那是通過遊說使臣,讓東察合台汗國和朝鮮王朝各自有一百人實行九九六工作製的競爭任務。
看來,那兩人迴去後已著手實施。
如此一來,自己在壽宴上的壯舉又添了一份資本。
隨後,隨著各地官員、各國使節的陸續抵達,
朱元璋的壽宴正式拉開帷幕!
皇宮廣場上,楊靖設下的宴席,
前來祝壽的百官、民眾代表、各界人士、藩王、各國使節,
濟濟一堂!
雖說老朱的壽宴本該是喜慶之事,
因為朱棣擅自領了別人的軍功,
朱元璋的臉色到現在還沒舒展開。
老朱整日板著個臉,就跟誰欠了他一大筆錢似的。
旁人自知身份不及朱棣,也不敢再去觸這個黴頭,盡量讓自己隱形,別撞槍口上。
於是,盡管廣場上桌椅擠得滿滿當當,人聲鼎沸,但音量卻控製得恰到好處,所有人都顯得格外沉悶。
朱棣也現身於廣場,坐在特製的輪椅上。
.感受到壽宴上這股子冷清,他的心裏更不是滋味了。
“哎!”他暗自歎息,“都是我燕王府惹的禍!”
“不然,這壽宴該是熱熱鬧鬧的。”他瞅了眼首位上臉色難看的朱元璋,心中五味雜陳。
朱元璋這股子悶氣的來源,朱棣心知肚明,無非就是那冒領之功,而源頭正是他自己。
因此,朱元璋的壽宴才會籠罩在這層陰霾之下。
換成別人,或許老朱早就一怒之下解決了,氣兩天也就過去了。
可偏偏是朱棣,是自己的兒子,砍不得,也放不下,這讓朱元璋越想越憋屈。
偏偏身邊又沒有誰能勸得動他,場麵就這樣尷尬地僵持著。
甚至因為朱元璋的沉默,許多賓客連賀禮的名字都沒機會報。
“這樣下去可不成。”朱桂也坐在席間,瞧見朱元璋那張陰沉的臉,眉頭不禁一皺。
他沒想到朱棣這事對朱元璋打擊這麽大,都好幾天了,朱元璋的情緒還沒緩過來。
實際上,朱元璋心裏有種深深的失望。
在朱桂嶄露頭角前,除了朱標,朱棣是最得老朱器重的。
.後來朱桂快速崛起,取代了朱棣的地位,成了朱標之外老朱最看好的人。
但朱棣在老朱心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老朱曾設想,自己百年之後,朱桂和朱棣共同鎮守大明北疆,成為帝國的兩道堅壁!
如此一來,兩位藩王相互製約,誰也不能獨大,威脅到皇權。
可讓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的是,朱棣竟然幹出了冒領軍功這樣的醜事!
這可是觸動了朱元璋的大忌!
一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人竟做出這種事,老朱心如刀絞,忍不住連連喘息,嚇得周圍人一愣一愣的。
“要不要去勸勸老朱?”見朱元璋神色不定,大口喘氣,朱桂心中盤算著。
能在這個時候勸得住老朱的,必然是有分量的人物。
朱桂自認還算夠格。
正待他準備行動時,見有人推著一輛大同府特製的鋼圈輪椅過來,便鬆了口氣。
有這人在,自己就不用開口了。
“父皇,今日是您的壽辰,這麽喜慶的日子,何必愁眉苦臉呢?”輪椅停在朱元璋桌旁,輪椅上的朱標輕笑道。
此言一出,沉浸在鬱悶中的朱元璋猛然驚醒。
“標兒,你怎麽來了?”轉頭看見重病纏身的朱標,朱元璋猛地喊了出來。
“快迴家,迴床上躺著!”老朱邊說邊急著起身,要送朱標迴家。
畢竟朱標病重,需要靜養,這種喧鬧的場合不適合他。
“父皇,我今天感覺好多了,不用送我迴去。”朱標笑著攔下了朱元璋。
這一幕讓老朱臉上閃過一絲驚喜。
如果朱標真的能康複,那朱棣的事也就不足掛齒了。
畢竟有朱標坐鎮,無論朱棣如何,朱標都能掌控得住。
“好好好!你能好起來最好!”朱元璋滿麵欣慰地看著朱標說。
此時的朱元璋,心情隨著朱標的話而轉變,似乎完全忘了之前因朱棣之事而鬱結的那幾天。
“今日是父皇壽辰,剛才父皇一臉嚴肅,大家都噤若寒蟬,壽宴之時父皇就別想那些煩心事了,兒臣懇求,從現在起父皇多笑笑吧。”
隨即,朱標帶著微笑勸慰朱元璋。
因為今天是朱元璋的壽辰,朱標自覺身體狀況尚可,便來參加了。
但一進壽宴現場,他就留意到眾人沉悶的表情,尤其是朱元璋那緊繃的臉,立刻明白了症結所在,於是勸說朱元璋多笑笑。
“笑?沒問題,隻要你病能好,我天天笑都行。”朱元璋爽朗地應道。
在所有兒子中,朱元璋最看重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