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皇帝的刀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清宮內朱厚熜神色莫名坐在禦座上,禮部左侍郎王瓚跪伏在地。
門下聽政之後,戶部尚書楊潭被貶努爾幹都司,另一個主人公王瓚,皇帝卻沒有發落。
王瓚日日在府邸中煎熬,複盤起那日的行為,不由時時懊悔自己太過衝動。
可惜事情已經幹了,再怎麽想都於事無補,隻能靜候天意。
在門下聽政之前,他就已經遣散了家中奴仆,自知此舉必定兇多吉少,也不想連累他人。
眼下府邸中倒是冷冷清清,連個端茶倒水的人都沒有,他也隻得苦哈哈地自己燒火做飯。
想來大明朝第一個同時得罪內閣和朝臣的人,也唯有他一個了吧?
王瓚正在低頭沉思,上方的朱厚熜卻開口了。
“三國曹丕上位,何人之助也?”
朱厚璁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打得王瓚措手不及。
現在是大明,關千年前的三國什麽事?如今的陛下又怎麽會突然提起曹魏?
王瓚的大腦轉得飛快,陛下一舉一動皆有深意,怎麽會突然說無有關係的事。
三國時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間艱難選擇,何者為帝繼承曹魏,這期間是誰給他提供了幫助?
王瓚又聯想到如今的朝局,一個名字出現在他的心底,他卻渾身冷汗直冒,將頭重重地磕在了乾清宮的地板上。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
朱厚熜的言外之意,他就是三國的賈詡。
上方的朱厚熜,沉默了片刻之後開口道:“朕欣賞你的膽魄,敢於向強者揮刀。”
朱厚熜加深了語氣:“不瘋魔不成活,你倒是有些氣概。”
王瓚連忙開口:“臣惶恐”
隨即他又狀若無意的言到:“朕先前翻看三國誌,時勢造英雄也!”
“朕命你到南京擔任禮部侍郎,兼江南巡鹽禦史!”
王瓚的心跳得很快,他完全不敢相信朱厚熜會這樣做,自己非但沒有貶官處死,反而升遷高升。
王瓚趕忙領旨謝恩,司禮監掌印太監麥福領著他出了宮門。
臨行之際,給了他一本《三國誌》,說是陛下贈予他的,希望他好自為之。
王瓚感覺這一天實在魔幻,早上還擔憂什麽時候被問罪,中午就進宮麵見聖上,因禍得福。
他呆臥在床鋪上,久久沒有迴神,直到下意識地鬆手,將手中的《三國誌》丟在地上,才一下子反應過來。
看到地上的《三國誌》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忙不迭地撿起翻看了起來。
果然,書頁中有幾頁明顯被夾了起來,甚至還特意用朱筆勾畫了。
王瓚看著入神,最後將書恭敬地放在桌案上,對著窗外喟然長歎:“我以為擺了所有人一手,甚至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事實我過於高看自己,又太過輕視他人,終究聖心難測!”
窗外有清風,不經意地翻開了書上被折過的一頁,所寫的正是劉備臨終托孤諸葛亮!
王瓚神色堅定,他做好了決定,朝堂上他已無立足之地,可他還有一條路可走。
做皇帝的孤臣,成為當今聖上手中的一把刀!
江南官場盤根錯節,販鹽涉及的利益連閻王都會忍不住伸手,可想而知江南巡鹽禦史是怎樣的一個差事。
王瓚卻並不感到害怕,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此刻的他仿佛再一次看到了直麵內閣與皇帝的自己。
皇帝的意思他懂,讓他插進江南官紳的心髒,攪一個天翻地覆,即使血流成河也不在乎。
想到此處,他一下子奔出房門,在院落中對著天空哈哈大笑,笑得撕心裂肺。
最後竟一下子脫力摔在地上,他也幹脆直接整個人躺在院子裏,眼睛直直地看著天上的雲,眼眶中兩行清淚就這麽流了出來。
朱厚熜隨手用朱筆批答了六部的奏章,又伸出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神思轉念間,他開始感歎皇帝工作的繁重。
也難怪古代的皇帝都那麽短命,畢竟這工作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高強度,高消耗,高危險,實打實的三高工作。
如果要做一個好帝王那就更加不簡單,熬夜是日常,勤勉是基本功,不宵衣旰食,不枕戈以待,怎麽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朱厚熜笑了笑,口中喃喃自語:“盡職而不累,盡興而不廢!”
陸炳卻在一邊看得目瞪口呆,從早上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個時辰,朱厚熜已經批改了五百份奏本,甚至還抽空接見了幾個朝臣,這實在……
“陸炳,遼東的錦衣衛安排好了嗎?”
還在神遊天外的陸炳,一下子打了個哆嗦,正色道:“根據主上的安排,三千六百人的錦衣衛,已經潛伏入遼東,另外楊潭周圍也派了人保護,外人絕無可乘之機。”
朱厚熜點點頭,朝堂上的事絕對不能簡簡單單非黑即白,也不能單純地為惡為善進行判斷。
楊潭是江南官紳明麵上的代表人沒錯,可他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華夷論擁護者。
他曾經數次批駁袒護女真三部的官員,甚至直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也因此,他成為了一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朱厚熜秉持罪不至死皆可用的觀點,將他流放到努爾幹都司,還特意將他的兩個學生調任努爾幹都司的都指揮同知。
想來這老頭也繼續能為大明事業發光發熱,甚至說不定有出人意料的功效。
朱厚熜喚來麥福,將書案上的奏折都移開,又打開放在書案一側的《皇明祖訓》。
老朱真的是一個猛人,放在古往今來的帝皇當中,也排得上前列。
可惜時代限製了他,有些想法已經不再適合當世,甚至與朱厚熜所知道的世界大勢背道而馳。
顯然,朱厚熜想要振興大明,這《皇明祖訓》是必須要動的,可不能由他皇帝來動,如果他動那就是不孝,就是違背祖製!
朱厚熜翻看了一下《皇明祖訓》,既然他不好動,那就讓別人當這個推手。
不情不願的可不行,最好是心甘情願,義無反顧!
他玩味一笑,指了指手中的書:“從提升官員俸祿開始,這把火也該燒起來了!”
一旁的陸炳緊皺眉頭,心中有千萬個疑惑,可也不好開口。
他看了一眼麥福,一張老臉堆著笑,老神在在的,又轉過身看了一眼黃錦,青年麵若冰霜,若有所思。
門下聽政之後,戶部尚書楊潭被貶努爾幹都司,另一個主人公王瓚,皇帝卻沒有發落。
王瓚日日在府邸中煎熬,複盤起那日的行為,不由時時懊悔自己太過衝動。
可惜事情已經幹了,再怎麽想都於事無補,隻能靜候天意。
在門下聽政之前,他就已經遣散了家中奴仆,自知此舉必定兇多吉少,也不想連累他人。
眼下府邸中倒是冷冷清清,連個端茶倒水的人都沒有,他也隻得苦哈哈地自己燒火做飯。
想來大明朝第一個同時得罪內閣和朝臣的人,也唯有他一個了吧?
王瓚正在低頭沉思,上方的朱厚熜卻開口了。
“三國曹丕上位,何人之助也?”
朱厚璁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打得王瓚措手不及。
現在是大明,關千年前的三國什麽事?如今的陛下又怎麽會突然提起曹魏?
王瓚的大腦轉得飛快,陛下一舉一動皆有深意,怎麽會突然說無有關係的事。
三國時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間艱難選擇,何者為帝繼承曹魏,這期間是誰給他提供了幫助?
王瓚又聯想到如今的朝局,一個名字出現在他的心底,他卻渾身冷汗直冒,將頭重重地磕在了乾清宮的地板上。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
朱厚熜的言外之意,他就是三國的賈詡。
上方的朱厚熜,沉默了片刻之後開口道:“朕欣賞你的膽魄,敢於向強者揮刀。”
朱厚熜加深了語氣:“不瘋魔不成活,你倒是有些氣概。”
王瓚連忙開口:“臣惶恐”
隨即他又狀若無意的言到:“朕先前翻看三國誌,時勢造英雄也!”
“朕命你到南京擔任禮部侍郎,兼江南巡鹽禦史!”
王瓚的心跳得很快,他完全不敢相信朱厚熜會這樣做,自己非但沒有貶官處死,反而升遷高升。
王瓚趕忙領旨謝恩,司禮監掌印太監麥福領著他出了宮門。
臨行之際,給了他一本《三國誌》,說是陛下贈予他的,希望他好自為之。
王瓚感覺這一天實在魔幻,早上還擔憂什麽時候被問罪,中午就進宮麵見聖上,因禍得福。
他呆臥在床鋪上,久久沒有迴神,直到下意識地鬆手,將手中的《三國誌》丟在地上,才一下子反應過來。
看到地上的《三國誌》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忙不迭地撿起翻看了起來。
果然,書頁中有幾頁明顯被夾了起來,甚至還特意用朱筆勾畫了。
王瓚看著入神,最後將書恭敬地放在桌案上,對著窗外喟然長歎:“我以為擺了所有人一手,甚至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事實我過於高看自己,又太過輕視他人,終究聖心難測!”
窗外有清風,不經意地翻開了書上被折過的一頁,所寫的正是劉備臨終托孤諸葛亮!
王瓚神色堅定,他做好了決定,朝堂上他已無立足之地,可他還有一條路可走。
做皇帝的孤臣,成為當今聖上手中的一把刀!
江南官場盤根錯節,販鹽涉及的利益連閻王都會忍不住伸手,可想而知江南巡鹽禦史是怎樣的一個差事。
王瓚卻並不感到害怕,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此刻的他仿佛再一次看到了直麵內閣與皇帝的自己。
皇帝的意思他懂,讓他插進江南官紳的心髒,攪一個天翻地覆,即使血流成河也不在乎。
想到此處,他一下子奔出房門,在院落中對著天空哈哈大笑,笑得撕心裂肺。
最後竟一下子脫力摔在地上,他也幹脆直接整個人躺在院子裏,眼睛直直地看著天上的雲,眼眶中兩行清淚就這麽流了出來。
朱厚熜隨手用朱筆批答了六部的奏章,又伸出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神思轉念間,他開始感歎皇帝工作的繁重。
也難怪古代的皇帝都那麽短命,畢竟這工作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高強度,高消耗,高危險,實打實的三高工作。
如果要做一個好帝王那就更加不簡單,熬夜是日常,勤勉是基本功,不宵衣旰食,不枕戈以待,怎麽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朱厚熜笑了笑,口中喃喃自語:“盡職而不累,盡興而不廢!”
陸炳卻在一邊看得目瞪口呆,從早上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個時辰,朱厚熜已經批改了五百份奏本,甚至還抽空接見了幾個朝臣,這實在……
“陸炳,遼東的錦衣衛安排好了嗎?”
還在神遊天外的陸炳,一下子打了個哆嗦,正色道:“根據主上的安排,三千六百人的錦衣衛,已經潛伏入遼東,另外楊潭周圍也派了人保護,外人絕無可乘之機。”
朱厚熜點點頭,朝堂上的事絕對不能簡簡單單非黑即白,也不能單純地為惡為善進行判斷。
楊潭是江南官紳明麵上的代表人沒錯,可他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華夷論擁護者。
他曾經數次批駁袒護女真三部的官員,甚至直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也因此,他成為了一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朱厚熜秉持罪不至死皆可用的觀點,將他流放到努爾幹都司,還特意將他的兩個學生調任努爾幹都司的都指揮同知。
想來這老頭也繼續能為大明事業發光發熱,甚至說不定有出人意料的功效。
朱厚熜喚來麥福,將書案上的奏折都移開,又打開放在書案一側的《皇明祖訓》。
老朱真的是一個猛人,放在古往今來的帝皇當中,也排得上前列。
可惜時代限製了他,有些想法已經不再適合當世,甚至與朱厚熜所知道的世界大勢背道而馳。
顯然,朱厚熜想要振興大明,這《皇明祖訓》是必須要動的,可不能由他皇帝來動,如果他動那就是不孝,就是違背祖製!
朱厚熜翻看了一下《皇明祖訓》,既然他不好動,那就讓別人當這個推手。
不情不願的可不行,最好是心甘情願,義無反顧!
他玩味一笑,指了指手中的書:“從提升官員俸祿開始,這把火也該燒起來了!”
一旁的陸炳緊皺眉頭,心中有千萬個疑惑,可也不好開口。
他看了一眼麥福,一張老臉堆著笑,老神在在的,又轉過身看了一眼黃錦,青年麵若冰霜,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