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作者:吃不起肉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臥槽?”
“臥槽!”
薛仁貴和觸電了似的,本能地向後一躍。
對方的反應稍稍慢了半拍,便要扯起嗓子喊:
“有敵……”
下半個字還沒說出口,老哥整個人虎軀一震,軟綿綿地癱了下去,後腦勺腫了一個大包。
在他的背後,站著幾位明軍斥候。
“將軍!無恙否?”斥候把手裏的木棒子一扔,擔憂地問。
精銳到底是精銳,老大滾下山後,他們立即下坡跟上,這才勉強來得及支援。
要是讓地上躺平的這貨發出了警報,這支偵查小隊就別想逃出重圍了。
“無事,無事……”薛仁貴短暫平複了一下心緒,立刻吩咐道:
“即刻迴營,通知主帥!”
“遵令!”斥候嘴裏應和著,從包袱裏掏出一把剔骨尖刀。
“你要幹什麽?”薛仁貴納悶地問。
“封口。”
斥候說著便彎下腰,準備替那位在地上躺屍、不省人事的唐軍抹脖子。
這不是明軍斥候殘暴,而是古今中外偵察兵戰術的基操了。
時間緊、任務重、又不能被發現,沒有工夫收俘虜,都是直接抹脖子了事的。
“等等。”薛仁貴想了一想,道:
“還是把這家夥綁在樹上吧。”
老哥怪熱心的,就這麽送他去輪迴,於心不忍。
斥候互視一眼,沒有多說什麽,麻利地把這個幸運的倒黴蛋給綁了起來。
“走!”
一行人飛奔迴營。
一路上,薛仁貴的小心髒撲撲直跳。
當時他還沒什麽感覺,越往後越覺得後怕。
臥槽,臥槽,臥槽!
唐軍居然真的設伏了!
而且還是在朔州城下,行軍的最後一程,大夥兒最疲憊、警惕心最放鬆的時候!
而且看那位老哥胡子拉碴的樣子,他們在此埋伏的時間還不短,至少在五天以上!
真是狡猾狡猾滴!見鬼,朔州不是我大明的勢力範圍嗎!
李世民陛下真是神了!
唐軍從並州出發,還能比明軍提前抵達朔州,不但行軍速度變態,決策時間更是短得變態!
能發現晉陽方向是佯攻並不難,可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就很難了。
判斷出明軍的真實戰略意圖是以進為退,而且是退往朔州,更是難上加難!
要不是李靖和侯君集兩位大仙,在這一路上整出了這麽多幺蛾子。
明軍如果按照正常行軍速度和戒備程度,十有八九是剛好落入唐軍圈套的!
在補給不足、又無防備的狀態下,遭到敵軍主力的全力無恥偷襲,這個損失……
“不敢想,不敢想……”薛仁貴驚出了一身冷汗。
天助大明,真是運氣夠好啊!
居然誤打誤撞,逃過了唐軍的陰謀……
“不,不是這樣的。說不定兩位高人真的識破了唐軍的陰謀詭計,提前做了準備呢?
“是我太年輕了……”
小薛覺得自己圖樣了,誤會了兩位領導。
李衛公並不是衰朽昏聵的權力狂魔,侯君集也並不是官僚惡臭的甩鍋狂魔。
兩人都是高瞻遠矚的大明棟梁啊!
一想到自己童年的偶像仍然是一塵不染的白月光,他緊繃的心情稍稍鬆緩了一些。
…………
“黑夫!黑夫!”
唐軍埋伏的陣位中,幾名士兵正在尋找失蹤的夥伴。
“那家夥跑哪兒去了?解個手怎麽現在還不迴來?老子把他的屁股踢爛!”伍長十分焦急。
大敵當前,突然手下有士兵失蹤,這事絕對細思極恐。
“他不會被老虎……不是,大蟲吃了吧?”老兵漫不經心地猜測。
“哪有老虎吃人沒一點動靜的?!”
伍長一急,都顧不上避諱本朝老祖“李虎”的大名了。
“怕不是明軍的斥候摸上來,把他抹了脖子了!”
此話一出,戰士們的血頓時涼了半截。
畢竟那麽大個明軍部隊已經到伏擊圈門口了,卻突然詭異地停了下來。
該不會真的……
“這事情太大了,必須立刻匯報給上麵!”
伍長覺得自己承擔了這個段位不該承擔的壓力。
“安靜點!你們在吵嚷什麽呢!”校尉低聲怒斥。
他剛來做第n次“最後的”戰前巡檢,就碰到這幾個老哥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的,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而對伍長來說,一個校尉已經算是夠“上麵”了。
“校尉……”
他正要將有士兵失蹤、疑似被明軍斥候偷偷摸掉的情況報告給他。
如果薛仁貴當時真把那個叫“黑夫”的熱心唐軍老哥給抹了脖子,那他們的行蹤就會被早一步發現。
然而因緣巧合的是,薛仁貴留了活口。
而那個活口恰在這個時候醒來,口齒不清地發出“嗚嗚”聲。
“什麽聲音?”
警覺度拉滿的校尉打斷了伍長的匯報。
伍長也豎起耳朵聽了聽,眉毛一動。
“好像是黑夫的聲音?”
“黑夫?”
“就是我正準備向您說的那個……哎,先過去看看吧!”
幾人循著聲音下了山,又花了不少時間一頓好找,終於找到了被五花大綁、神誌不清的黑夫老哥。
“你怎麽了?!”伍長大驚,一邊給他解綁。
黑夫還在那兒傻不愣登的,意識還很模糊。
“我不道啊,尿尿的時候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個天將,說我是個好人,然後醒來就這樣了……”
接著便是什麽托塔李天王下凡降世之類,讓人半懂不懂的胡話。
看來是問不出什麽名堂了。
校尉聽得直呲牙:
“先向上麵匯報吧,我們大概被他們的暗哨發現了。”
…………
唐軍最前線遇到了些小混亂,耽擱了些許時間。
而薛仁貴一行,就是抓著這轉瞬即逝的窗口,連滾帶爬地翻下了山崖,抄小道熟練地繞開唐軍的弓弩射程,縱馬向本部狂奔。
他帶去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前方有唐軍伏兵!
而在唐軍瞭望的視角中,他們隻看見幾匹快馬不知從哪個山溝裏竄了出來,直奔明軍陣營。
那些快馬的跑位非常風騷,讓他們的弓弩無法瞄準,隻能目送對方進了本陣。
然後,一直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明軍,突然和打了雞血一樣,迅速行動起來。
隻是他們行動的方向不是往前,而是往後。
陣型也發生了變化,從樸實無華的一字長蛇行軍陣,變成了主力居中、各廂軍分列中軍六個方向的大型圓形陣列。
程知節立在半山腰,眼睜睜看著到嘴的鴨子突然變出了這套行雲流水的陣型,臉都黑了。
“這是什麽意思?”他低沉地自言自語。
一旁的副將立即為領導解答:
“迴將軍,這是李靖標誌性的六花陣,說明對方準備接敵。
“六花陣有五種基礎陣型,圓陣屬於撤退陣法。”
程知節緩緩轉過頭,雙眼血紅,麵無表情地重複了一遍:
“你給我翻譯翻譯,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呃……”副將莫名感到脖子發涼,硬著頭皮道:
“大概是‘前方有敵人,我軍且戰且退’的意思吧……”
“你再踏馬的翻譯翻譯,什麽叫踏馬的‘且戰且退’?”老程目眥欲裂。
副將都快哭了,這才意識到領導的真實意思:
“這說明……明軍已經發現我們了……”
“人家在等擺好陣型,你踏馬的傻愣著在等什麽?!”
程知節整個人仿佛都在冒火。
“快踏馬的殺出去啊!”
不是將軍,擅自出兵是您能拍板的嗎,不需要請示李世績大總管嗎……副將的話剛到嘴邊,又被他咽了下去。
在化身修羅的瓦崗山匪麵前,他還是很有求生欲的。
…………
“這是……到底是被他們發現了!”
山巔之上,李世績同樣全程目睹了程知節的所見,而且看得還比他更清楚。
一開始明軍這麽龜龜縮縮,他就懷疑是不是走漏了風聲。
現在對方突然變陣,那就更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敵方提前發現了我軍,伏擊失敗!
“可是伏擊失敗了,不代表我軍敗了!”
李世績也是滿眼血紅,活像一個一把梭哈的賭徒。
也確實到了該賭國運的時候了。
大唐整個國家的國力已經透支到了極限,已經撐不了多少時候了。
翻盤的唯一機會,就是一舉殲滅明軍主力,讓疲弊的國家喘一口氣!
現在明軍主力已經送上門了,豈有放跑之理?
不打埋伏,就算正麵較量,唐軍也不是不能贏!
“全軍聽令……”
李世績剛扯起嗓子下令,傳令慌張來報:
“大總管,程知節部不聽命令,擅自出擊了!”
擅自……李世績嘴角一抽。
軍隊裏不聽命令擅動確是大忌,非常挑戰主帥的底線。
可是老程這應對沒毛病。
失去了伏擊的先手優勢,仗難道就不打了?
李世績沒有片刻遲疑,當即下令:
“擂鼓,豎戰旗,全軍出擊!”
…………
唐軍立刻以戰鬥隊形衝下山,幾乎沒有片刻耽擱。
他們本來就是做好了戰鬥姿態,隨時可以開幹的。
現在無非是還得向南邊多跑個把裏地,“迎接”一下遠方的“來客”而已。
而明軍自不必說,本來就是這麽一路戒備過來的。
在得到斥候的預警以後,更是完全做好了戰鬥準備。
大明、大唐,兩個地球絕對強權,終於在今天,在朔州城下,展開了真正意義的正麵對決——
兩國的主力部隊,在沒有任何主客觀條件的限製下,盡情發揮自己所有的技戰術能力,堂堂正正地一決勝負!
其實雙方的指揮層,不論是大唐的李世民、李世績,還是大明的李明、李靖,誰都不想爭這個“堂堂正正”的名號。
兵者詭道也,為了能讓自己的部隊在開戰時占據哪怕“一丟丟”優勢,兩邊的主帥絞盡腦汁。
各種精妙的、絕妙的、乃至下作的陰謀詭計,層出不窮。
然而,在台麵下的一番激烈的攻防戰之後,結果也看到了,雙方勢均力敵。
策略計謀統統失效,誰也占不到誰的便宜。
那就隻能比拚軍隊的硬實力了。
雙方的軍陣如同洪水一般,在最優秀的將軍的指揮下,根據地形、敵情,絲滑地變換著最合適的陣型,兇猛地向對方衝擊著。
如同火星撞地球,醞釀許久的主力正麵對決,開始了。
不論明軍還是唐軍,都是這個時代地表上的最強戰力,與四方蠻夷相比斷檔似的存在。
兩軍同源同種,裝備相似,基本戰術相近。
注定了這場戰鬥將會非常殘酷。
一時間,塵土飛揚,殺聲震天。
兩頭憋了一整個冬天的兇殘餓虎,將滿腹憤怒毫無保留地向對方傾瀉。
…………
“李明陛下也不過如此,心太善了,成不了大事。
“當初要是聽我的,早早的就轉入戰時體製,把全國的資源源源不斷地運往戰場,這仗會打得像現在這樣憋屈?!”
平州,某處熱鬧的路邊酒館裏。
喝多了的懂哥們又開始了男人們第二喜歡的“沒有人比我更懂治國理政”環節。
反正李明陛下已經打噴嚏打習慣了,也無所謂幾個酒鬼在他背後說壞話。
“陛下體恤民情,到你這兒倒成了罪過了?”
懂哥的言論遭到了其他懂哥的圍剿。
“是啊沒錯,你現在站著說話不腰疼,等到稅真收到你頭上了你又不願意。”
“誰說我不願意了?誰說我不願意了?”一開始的那位懂哥還不服輸。
“現在不就是戰時嗎?不已經加稅了嗎?我沒什麽感覺啊!
“不但沒感覺,我還覺得力度不夠大,還想給官府再捐點經費呢!”
這番逆天到疑似反串的言論,卻讓大家沒法反駁。
確實,雖然官府成天“戰時經濟”、“勒緊褲腰帶”、“苦難行軍”地宣傳著,但雷聲大雨點小,老百姓相當無感。
生活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歌照唱舞照跳。
大家夥還能在酒店喝酒吹牛,就是一大例證。
誰家戰爭狀態不節省糧食,酒敞開了喝的?大家都是以前過慣了苦日子的,差不多得了。
前線都吃緊了,後方還這麽緊吃,吃得老百姓都不好意思了。
為什麽不能再勒緊點褲腰帶,多支援將士們一點呢?
就算李明陛下最腦殘的粉絲,心裏也不禁有這樣的疑問。
陛下善過頭了吧……
“嗬,你們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戰爭狀態麽?”
諸位懂哥的身後,傳來一個滄桑低沉的聲音。
大家的目光向聲源望去。
說話的是個中年水手,滿臉褶子,一看就飽經風霜,給他的話又增添了幾分說服力。
“對麵的大唐不就是嗎?海量的物資都花在了打仗上,老百姓都不夠吃的了,所謂‘千裏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說得煞有介事,讓人不得不信了。
“反觀我們這邊呢?毫無鬥誌,簡直是鬆懈!
“別說官府還允許你們浪費糧食聚眾飲酒了,官府自己更浪費,各個港口工場在戰前建造的船,現在非但沒有停工,還在緊鑼密鼓地大建呢!
“仗都打到這時候了,還花這麽大力氣造船幹什麽?主戰場在山區,造大船幹什麽?”
這水手大約是喝多了,滔滔不絕地抱怨起來。
旁邊的懂哥們不敢插話,對水手的吹牛洗耳恭聽。
他們明白了,這位老哥才是真的懂。
當酒肆的氣氛達到了頂點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
酒肆的角落裏,兩位婦人悄然起身,在桌上拍上一張大錢,便靜靜地離開了。
(本章完)
“臥槽!”
薛仁貴和觸電了似的,本能地向後一躍。
對方的反應稍稍慢了半拍,便要扯起嗓子喊:
“有敵……”
下半個字還沒說出口,老哥整個人虎軀一震,軟綿綿地癱了下去,後腦勺腫了一個大包。
在他的背後,站著幾位明軍斥候。
“將軍!無恙否?”斥候把手裏的木棒子一扔,擔憂地問。
精銳到底是精銳,老大滾下山後,他們立即下坡跟上,這才勉強來得及支援。
要是讓地上躺平的這貨發出了警報,這支偵查小隊就別想逃出重圍了。
“無事,無事……”薛仁貴短暫平複了一下心緒,立刻吩咐道:
“即刻迴營,通知主帥!”
“遵令!”斥候嘴裏應和著,從包袱裏掏出一把剔骨尖刀。
“你要幹什麽?”薛仁貴納悶地問。
“封口。”
斥候說著便彎下腰,準備替那位在地上躺屍、不省人事的唐軍抹脖子。
這不是明軍斥候殘暴,而是古今中外偵察兵戰術的基操了。
時間緊、任務重、又不能被發現,沒有工夫收俘虜,都是直接抹脖子了事的。
“等等。”薛仁貴想了一想,道:
“還是把這家夥綁在樹上吧。”
老哥怪熱心的,就這麽送他去輪迴,於心不忍。
斥候互視一眼,沒有多說什麽,麻利地把這個幸運的倒黴蛋給綁了起來。
“走!”
一行人飛奔迴營。
一路上,薛仁貴的小心髒撲撲直跳。
當時他還沒什麽感覺,越往後越覺得後怕。
臥槽,臥槽,臥槽!
唐軍居然真的設伏了!
而且還是在朔州城下,行軍的最後一程,大夥兒最疲憊、警惕心最放鬆的時候!
而且看那位老哥胡子拉碴的樣子,他們在此埋伏的時間還不短,至少在五天以上!
真是狡猾狡猾滴!見鬼,朔州不是我大明的勢力範圍嗎!
李世民陛下真是神了!
唐軍從並州出發,還能比明軍提前抵達朔州,不但行軍速度變態,決策時間更是短得變態!
能發現晉陽方向是佯攻並不難,可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就很難了。
判斷出明軍的真實戰略意圖是以進為退,而且是退往朔州,更是難上加難!
要不是李靖和侯君集兩位大仙,在這一路上整出了這麽多幺蛾子。
明軍如果按照正常行軍速度和戒備程度,十有八九是剛好落入唐軍圈套的!
在補給不足、又無防備的狀態下,遭到敵軍主力的全力無恥偷襲,這個損失……
“不敢想,不敢想……”薛仁貴驚出了一身冷汗。
天助大明,真是運氣夠好啊!
居然誤打誤撞,逃過了唐軍的陰謀……
“不,不是這樣的。說不定兩位高人真的識破了唐軍的陰謀詭計,提前做了準備呢?
“是我太年輕了……”
小薛覺得自己圖樣了,誤會了兩位領導。
李衛公並不是衰朽昏聵的權力狂魔,侯君集也並不是官僚惡臭的甩鍋狂魔。
兩人都是高瞻遠矚的大明棟梁啊!
一想到自己童年的偶像仍然是一塵不染的白月光,他緊繃的心情稍稍鬆緩了一些。
…………
“黑夫!黑夫!”
唐軍埋伏的陣位中,幾名士兵正在尋找失蹤的夥伴。
“那家夥跑哪兒去了?解個手怎麽現在還不迴來?老子把他的屁股踢爛!”伍長十分焦急。
大敵當前,突然手下有士兵失蹤,這事絕對細思極恐。
“他不會被老虎……不是,大蟲吃了吧?”老兵漫不經心地猜測。
“哪有老虎吃人沒一點動靜的?!”
伍長一急,都顧不上避諱本朝老祖“李虎”的大名了。
“怕不是明軍的斥候摸上來,把他抹了脖子了!”
此話一出,戰士們的血頓時涼了半截。
畢竟那麽大個明軍部隊已經到伏擊圈門口了,卻突然詭異地停了下來。
該不會真的……
“這事情太大了,必須立刻匯報給上麵!”
伍長覺得自己承擔了這個段位不該承擔的壓力。
“安靜點!你們在吵嚷什麽呢!”校尉低聲怒斥。
他剛來做第n次“最後的”戰前巡檢,就碰到這幾個老哥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的,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而對伍長來說,一個校尉已經算是夠“上麵”了。
“校尉……”
他正要將有士兵失蹤、疑似被明軍斥候偷偷摸掉的情況報告給他。
如果薛仁貴當時真把那個叫“黑夫”的熱心唐軍老哥給抹了脖子,那他們的行蹤就會被早一步發現。
然而因緣巧合的是,薛仁貴留了活口。
而那個活口恰在這個時候醒來,口齒不清地發出“嗚嗚”聲。
“什麽聲音?”
警覺度拉滿的校尉打斷了伍長的匯報。
伍長也豎起耳朵聽了聽,眉毛一動。
“好像是黑夫的聲音?”
“黑夫?”
“就是我正準備向您說的那個……哎,先過去看看吧!”
幾人循著聲音下了山,又花了不少時間一頓好找,終於找到了被五花大綁、神誌不清的黑夫老哥。
“你怎麽了?!”伍長大驚,一邊給他解綁。
黑夫還在那兒傻不愣登的,意識還很模糊。
“我不道啊,尿尿的時候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個天將,說我是個好人,然後醒來就這樣了……”
接著便是什麽托塔李天王下凡降世之類,讓人半懂不懂的胡話。
看來是問不出什麽名堂了。
校尉聽得直呲牙:
“先向上麵匯報吧,我們大概被他們的暗哨發現了。”
…………
唐軍最前線遇到了些小混亂,耽擱了些許時間。
而薛仁貴一行,就是抓著這轉瞬即逝的窗口,連滾帶爬地翻下了山崖,抄小道熟練地繞開唐軍的弓弩射程,縱馬向本部狂奔。
他帶去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前方有唐軍伏兵!
而在唐軍瞭望的視角中,他們隻看見幾匹快馬不知從哪個山溝裏竄了出來,直奔明軍陣營。
那些快馬的跑位非常風騷,讓他們的弓弩無法瞄準,隻能目送對方進了本陣。
然後,一直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明軍,突然和打了雞血一樣,迅速行動起來。
隻是他們行動的方向不是往前,而是往後。
陣型也發生了變化,從樸實無華的一字長蛇行軍陣,變成了主力居中、各廂軍分列中軍六個方向的大型圓形陣列。
程知節立在半山腰,眼睜睜看著到嘴的鴨子突然變出了這套行雲流水的陣型,臉都黑了。
“這是什麽意思?”他低沉地自言自語。
一旁的副將立即為領導解答:
“迴將軍,這是李靖標誌性的六花陣,說明對方準備接敵。
“六花陣有五種基礎陣型,圓陣屬於撤退陣法。”
程知節緩緩轉過頭,雙眼血紅,麵無表情地重複了一遍:
“你給我翻譯翻譯,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呃……”副將莫名感到脖子發涼,硬著頭皮道:
“大概是‘前方有敵人,我軍且戰且退’的意思吧……”
“你再踏馬的翻譯翻譯,什麽叫踏馬的‘且戰且退’?”老程目眥欲裂。
副將都快哭了,這才意識到領導的真實意思:
“這說明……明軍已經發現我們了……”
“人家在等擺好陣型,你踏馬的傻愣著在等什麽?!”
程知節整個人仿佛都在冒火。
“快踏馬的殺出去啊!”
不是將軍,擅自出兵是您能拍板的嗎,不需要請示李世績大總管嗎……副將的話剛到嘴邊,又被他咽了下去。
在化身修羅的瓦崗山匪麵前,他還是很有求生欲的。
…………
“這是……到底是被他們發現了!”
山巔之上,李世績同樣全程目睹了程知節的所見,而且看得還比他更清楚。
一開始明軍這麽龜龜縮縮,他就懷疑是不是走漏了風聲。
現在對方突然變陣,那就更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敵方提前發現了我軍,伏擊失敗!
“可是伏擊失敗了,不代表我軍敗了!”
李世績也是滿眼血紅,活像一個一把梭哈的賭徒。
也確實到了該賭國運的時候了。
大唐整個國家的國力已經透支到了極限,已經撐不了多少時候了。
翻盤的唯一機會,就是一舉殲滅明軍主力,讓疲弊的國家喘一口氣!
現在明軍主力已經送上門了,豈有放跑之理?
不打埋伏,就算正麵較量,唐軍也不是不能贏!
“全軍聽令……”
李世績剛扯起嗓子下令,傳令慌張來報:
“大總管,程知節部不聽命令,擅自出擊了!”
擅自……李世績嘴角一抽。
軍隊裏不聽命令擅動確是大忌,非常挑戰主帥的底線。
可是老程這應對沒毛病。
失去了伏擊的先手優勢,仗難道就不打了?
李世績沒有片刻遲疑,當即下令:
“擂鼓,豎戰旗,全軍出擊!”
…………
唐軍立刻以戰鬥隊形衝下山,幾乎沒有片刻耽擱。
他們本來就是做好了戰鬥姿態,隨時可以開幹的。
現在無非是還得向南邊多跑個把裏地,“迎接”一下遠方的“來客”而已。
而明軍自不必說,本來就是這麽一路戒備過來的。
在得到斥候的預警以後,更是完全做好了戰鬥準備。
大明、大唐,兩個地球絕對強權,終於在今天,在朔州城下,展開了真正意義的正麵對決——
兩國的主力部隊,在沒有任何主客觀條件的限製下,盡情發揮自己所有的技戰術能力,堂堂正正地一決勝負!
其實雙方的指揮層,不論是大唐的李世民、李世績,還是大明的李明、李靖,誰都不想爭這個“堂堂正正”的名號。
兵者詭道也,為了能讓自己的部隊在開戰時占據哪怕“一丟丟”優勢,兩邊的主帥絞盡腦汁。
各種精妙的、絕妙的、乃至下作的陰謀詭計,層出不窮。
然而,在台麵下的一番激烈的攻防戰之後,結果也看到了,雙方勢均力敵。
策略計謀統統失效,誰也占不到誰的便宜。
那就隻能比拚軍隊的硬實力了。
雙方的軍陣如同洪水一般,在最優秀的將軍的指揮下,根據地形、敵情,絲滑地變換著最合適的陣型,兇猛地向對方衝擊著。
如同火星撞地球,醞釀許久的主力正麵對決,開始了。
不論明軍還是唐軍,都是這個時代地表上的最強戰力,與四方蠻夷相比斷檔似的存在。
兩軍同源同種,裝備相似,基本戰術相近。
注定了這場戰鬥將會非常殘酷。
一時間,塵土飛揚,殺聲震天。
兩頭憋了一整個冬天的兇殘餓虎,將滿腹憤怒毫無保留地向對方傾瀉。
…………
“李明陛下也不過如此,心太善了,成不了大事。
“當初要是聽我的,早早的就轉入戰時體製,把全國的資源源源不斷地運往戰場,這仗會打得像現在這樣憋屈?!”
平州,某處熱鬧的路邊酒館裏。
喝多了的懂哥們又開始了男人們第二喜歡的“沒有人比我更懂治國理政”環節。
反正李明陛下已經打噴嚏打習慣了,也無所謂幾個酒鬼在他背後說壞話。
“陛下體恤民情,到你這兒倒成了罪過了?”
懂哥的言論遭到了其他懂哥的圍剿。
“是啊沒錯,你現在站著說話不腰疼,等到稅真收到你頭上了你又不願意。”
“誰說我不願意了?誰說我不願意了?”一開始的那位懂哥還不服輸。
“現在不就是戰時嗎?不已經加稅了嗎?我沒什麽感覺啊!
“不但沒感覺,我還覺得力度不夠大,還想給官府再捐點經費呢!”
這番逆天到疑似反串的言論,卻讓大家沒法反駁。
確實,雖然官府成天“戰時經濟”、“勒緊褲腰帶”、“苦難行軍”地宣傳著,但雷聲大雨點小,老百姓相當無感。
生活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歌照唱舞照跳。
大家夥還能在酒店喝酒吹牛,就是一大例證。
誰家戰爭狀態不節省糧食,酒敞開了喝的?大家都是以前過慣了苦日子的,差不多得了。
前線都吃緊了,後方還這麽緊吃,吃得老百姓都不好意思了。
為什麽不能再勒緊點褲腰帶,多支援將士們一點呢?
就算李明陛下最腦殘的粉絲,心裏也不禁有這樣的疑問。
陛下善過頭了吧……
“嗬,你們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戰爭狀態麽?”
諸位懂哥的身後,傳來一個滄桑低沉的聲音。
大家的目光向聲源望去。
說話的是個中年水手,滿臉褶子,一看就飽經風霜,給他的話又增添了幾分說服力。
“對麵的大唐不就是嗎?海量的物資都花在了打仗上,老百姓都不夠吃的了,所謂‘千裏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說得煞有介事,讓人不得不信了。
“反觀我們這邊呢?毫無鬥誌,簡直是鬆懈!
“別說官府還允許你們浪費糧食聚眾飲酒了,官府自己更浪費,各個港口工場在戰前建造的船,現在非但沒有停工,還在緊鑼密鼓地大建呢!
“仗都打到這時候了,還花這麽大力氣造船幹什麽?主戰場在山區,造大船幹什麽?”
這水手大約是喝多了,滔滔不絕地抱怨起來。
旁邊的懂哥們不敢插話,對水手的吹牛洗耳恭聽。
他們明白了,這位老哥才是真的懂。
當酒肆的氣氛達到了頂點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
酒肆的角落裏,兩位婦人悄然起身,在桌上拍上一張大錢,便靜靜地離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