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韓非:你跟我講法?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倆要是湊一對,那就不好了。”
李緣這話讓嬴政一陣不悅:“怎麽?難道寡人就不配有武侯這種臣子?”
配是配的,但這是建立在現在這個嬴政的前提下。
如果將曆史上的嬴政和曆史上的武侯組合到一塊,那兩者……
“那又如何?”
嬴政很是自信道:“哪怕沒有你,寡人也會對忠臣報以足夠的信任,這一點你不是也認同過嗎?”
“可他和你不是一個思想啊!”李緣說。
“他不是經常北伐嗎?你猜那些軍費怎麽來的?是蜀漢對其他國家一直保持貿易順差賺來的,而不是對百姓涸澤而漁的索取進行窮兵黷武,他思想或許不是我們後世那種樣子,但僅憑他做出的那一點,他要是在你原本的那個秦朝,你幹那些工程時他不反對你才怪呢!”
李緣從隨身空間裏找了找,翻出了另外幾本書。
《漢晉春秋》《後漢書》《華陽國誌》
諸葛亮之所以偉大,並不全是因為他的忠誠這一點,還有他那極高的道德準則、以及那近乎全能的智慧。
劉備托孤後,南中反叛,諸葛亮並沒有一掌權就打,而是先穩定已經崩潰的蜀漢內部、尤其是經濟。
恢複農業生產、調整百官製度、修訂法律法規、發掘培養人才、整頓擴編軍隊、維護水利工程、發展蜀錦、茶葉、冶鐵、製鹽等等產業……
他掌權蜀漢的那個時期,蜀地百姓在那個天下皆窮苦的時代,成為了三國百姓中相對來說過得最好的一個——以至於在他死後,哪怕蜀漢官方沒給他立廟、但民間百姓依然會自發祭祀。
因為是他靠著自己那近乎全能的實力將蜀漢各方麵勉強整合在了一起。
他死了,蜀漢百姓的生活就迴到了那個亂世應該有的水平……
他死了,蜀漢就沒了。
“所以,如果他出現在你原本的那個秦朝,你和他之間隻有兩種結果。”李緣說:“要麽,他被你氣死或者辭官歸隱。”
“要麽,你讓他負責國內經濟然後等有富餘了你再考慮你的事——就如同他掌權蜀漢時一旦積攢一兩年錢糧就趕緊想著北伐一樣。不過我估計結果不太樂觀,因為他北伐缺糧,你的事估計到後麵也會缺些什麽。然後就是你倆再鬧矛盾,重迴第一個結果。”
這話讓嬴政對他怒目而視。
因為這話說得,好像是他沒辦法擁有武侯這種臣子一樣?
可怒目了一會,他自己都氣消了……
仔細一想,若是原本那個自己,好像真的……跟諸葛亮配合不起來……
想到這個結果,嬴政原本有些喪氣。
但忽然間卻靈光一閃!
“你說,如今的李斯,會不會成為諸葛亮那樣的人?”
“不會。”
“為什麽?”
“你家和他家沒那感情。”李緣很直白:“諸葛亮不會去想自己死後、老劉家是否會擔心他兒子借著老爹的威勢亂來,老劉家也不會擔心他諸葛家是否會造反。你們……”
李緣沒說了。
再說下去就傷君臣感情了。
哦對了,是嬴政和李斯的君臣感情……
……
北地郡。
義渠縣。
一間宅子裏,韓非正在聽著本縣玄衣衛負責人的報告。
北地郡,由秦昭王滅義渠國之後所設立,郡治為義渠縣。
而經過幾十年的經營下來,這北地郡內雖然還有義渠人,但他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各方麵都與老秦人幾無二致。
如果沒有關外遊走的一些義渠人迴來聯絡他們叛亂的話,他們也可以勉強自稱一聲‘秦人’了。
韓非來這裏的目的,是因為北地郡在官製改革後,原本的郡守府官員似乎鬥起來了。
首先要說的是,官製改革後,郡一級取消了郡丞。
政務上除了郡守,多了兩個副郡守;下方則是十幾個不同部門,與鹹陽的部級不同,這裏稱局,未來縣級官衙改革後則稱司。
如今的北地郡郡守叫卓維,原本隻是郡中的郡丞。
但由於其作風較為清廉、且來到北地郡後幾年一直兢兢業業,被廷會任命為新的郡守。
原本的郡守,則因為有些懶政而被李斯做主直接降為了副郡守,並且另一個郡守也由外郡的官員空降。
而在郡裏的十幾個事務局裏,他分到了眼下最為繁忙、事務最重的礦局,以及與工人相關的工局——表麵上看,這是兩個最好賺功勞的部門,他應該高興;可如果和之前一對比,那就高興不起來了。
由於其在北地郡已經許久,郡中官員勢力遠比新郡守卓維和空降的副郡守要大,因此他幾乎是以一己之力處處給另外兩人使絆子。
而隨著一個新案子的出現,這場官製改革的鬥爭讓李斯等人忍不了。
一個十三歲的小男孩,將與自家有矛盾的鄰居家給殺了。
這個小男孩是北地郡設立後被昭王遷來的正宗老秦人,而鄰居家是原本居住此地的義渠人。
當卓維負責的刑局衙役上門抓人時,小男孩的父親卻說小男孩有腦疾,並且有幾戶鄰居為其作證,要求免罪。
聽到這,韓非心底有些憤怒。
大秦已經在逐步修改原本的秦法了,而新秦法相比以前寬鬆許多,雖然沒有全部製定完全,但對百姓的約束方麵卻有許多條文已經更改並傳達各地了。
在新秦法中。
【16歲以下幼兒犯法,其本人受罰數月不等的勞作教育,其父母治罪;滿16者,與大人同罪。】
但同時也還有一條附加的:
【因特殊情況所至者,應酌情考慮減免或不處罰。】
當初,韓非是考慮到了一些法律不容、但道德允許的情況,比如:父母受到欺壓,幼兒為了報仇。
韓非所在的韓國,由於申不害的路被韓國君臣走歪了,加上韓國處於中間地帶,連連戰爭加上官府不作為,他在韓國見到的民間疾苦故事太多了,也包括此種案件。
以前他可能隻會歎息一句。
但當他在秦國為官,秦國又打算修改法律時,他決定在法律上為平民們做些事。
既然已經是秦國的官了,那就當個好官——這是韓非對自己的要求。
於是在參與法律製定的過程中,他試圖將自己心中那個完美的世界在秦國顯化。
嚴刑峻法是必須的,這是為了治國!
但在法律之前,人們最樸素的道德情感更應該受到尊重,韓非不希望看到自己心中的法和道德準則相衝突的那一刻。
可如今,自己支持的這條法律卻被人當成了一個坑害政敵的武器?
卓維不認可那小男孩是特殊情況。
哪有13歲的小男孩能在深夜越過他人庭院、撬開他人大門、殺了鄰居一家、又破壞現場迴去的?
就算是趁著深夜,這小男孩也未必太牛了一點吧?
卓維不相信那個據說有‘腦疾’的小男孩有這實力……
可仵作和衙役看過現場後,又都隻發現了那個小男孩來過的痕跡……
很顯然,這是有人對那一家進行報複,最後嫁禍給那個小男孩一家。
也許,未必是“嫁禍”。
當卓維準備將有嫌疑的腦疾男孩一家全部抓起來再慢慢審問時,這樁案子卻忽然間傳開了。
並且雙方之間秦人和義渠人的身份,在流言中莫名被放大了重要性,挑起了對立。
然後卓維就知道,這案子估計跟自己那個‘老上級’有關。
“那個孩子真……真的有……有腦疾?”韓非問了一句,玄衣衛負責人沉默了一下:“現在看來有。”
“現在?”韓非有些疑惑。
“他們一家被軟禁起來後,據監視他們的刑局官吏說,孩子不正常。”
“意……意思是,以前如何並……並不知道?”
“是的,北地郡民間糾紛一直很多,沒有誰會關注一個孩子是否有疾;加上周圍那幾戶作證的人全都是遷過來的秦人,那小孩本就頑皮,周圍的本地義渠人也分不清許多時候是頑皮之舉還是瘋癲,所以……”
韓非沉默了下來。
他還是第一次遇見用腦疾孩子來當兇手的案子,照此看來,那個別有心思副郡守淩喆,倒是找了一個新的爭鬥方向。
而如果李緣在這,他估計不會有任何驚訝吧……
“明日,讓卓維和……和淩喆一起來見……見我,另外準備一……一些東西……”韓非吩咐了一些事後,獨自打開了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記事本,記下了一些關鍵信息。
如果淩喆隻是懶政,他不會在本地被降級這麽大,朝廷裏總歸是講些臉麵的。
淩喆之所以被如此安排的原因,是因為在中央官製改革以及使用了數字和新的計數方式後,他們發現北地郡往年的一些收支不正常。
而淩喆作為在北地郡接近十年的本地官員、又是連續擔任了好幾年主官,要說他和此事無關,估計誰都不信。
不過各郡都有些問題,李斯等人也沒想過現在就大刀闊斧的全麵處理,隻是這次北地郡的事鬧得太大了,他們覺得既然要來處理,那就把這裏處理得幹脆一點。
韓非有自信,在權勢相等的情況下,沒有誰可以鬥贏自己。
更何況,自己如今是刑部副部長,身負王命的欽差大臣!
“腦疾?”
韓非自言自語了一句。
如果有病可以作為違法的理由,這豈不是對正常人不公平?
第二天。
韓非起了個大早,在門口看到了等待在這裏的卓維和淩喆,以及郡內的其他一些局長們。
此時可沒有‘鹹陽幾項規定’,如果不是韓非本身就不喜歡那些排場,恐怕他來北地郡這幾天,這裏會是另一番模樣。
卓維和淩喆兩人率先上前行禮,韓非製止了他們。
“跟本官去……去一個地方。”
眾人紛紛跟上。
但當到達郡守府側麵的一個小院子外時,他們才發現這是要去看被軟禁的那一家人。
“韓副部,您要見他們直接說一聲就是,何必我們……”
韓非抬手製止了他。
隨後淩喆才發現,院子門口看守的人不是郡守府的人,而是跟著韓非一起從鹹陽來的士卒。
“進去後,誰都不能說……說話,也不準發……發出聲音。”
韓非說了一句,隨後帶著他們走了進去。
院子裏,一個小吏已經等在了這裏。
“韓副部,水燒好了。”
“泡麵吧,給……給他們送進去,就……就那麽說。”
“唯!”
眾人看著小吏走入庖屋,又被韓非帶到了院子內側的一間屋子外。
側麵十幾米外的另一間屋子,就是那個腦疾男孩的住處。
不一會,國師府出品的方便麵味道傳來,眾人還聞出了是紅燒味的那個。
雖然國師府並沒有把方便麵劃入精品係列,但這個畢竟隻是用來吃的,不是用的,大部分百姓頂多也就重大節日裏買點。
但對於韓非和身後這些郡中官員們來說,那花銷隻是小意思。
後方,小吏端著一碗方便麵走進了那個小孩的房間。
“娃子,鹹陽來的大官已經查清了,你的腦疾確實不應該作為處罰依據,你家可以迴去了。”小吏將麵放在了桌案上:“大官看你是個娃子特意給你一碗麵,這麵可是國師讓科學院造出來的,我都饞了。”
床榻上的男孩看著那碗方便麵,咽了咽口水。
他聽爹娘提起過國師、科學院這些東西,也知道有些東西自家買不起,更知道凡是有國師和科學院連在一起造出來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他趕忙朝著桌案跑去,那麵的香氣讓從未吃過這個的他第一反應就覺得肯定好吃。
麵裏已經插了一雙箸(筷子),但卻插反了。
男孩拿出來,將大頭那一端舔幹淨了,露出了開心的神情。
然後翻轉筷子,以不太熟練的動作夾著麵開始吃了起來。
畢竟他家裏用木棍自己削出來的筷子,和官府裏的還是有些不同的,他也沒吃過幾次需要用到筷子的食物。
屋外不遠處。
韓非看著這一幕,神情一肅。
“懂箸、會用箸,且知正反之意,其已明事理,斬!”
此話一出,身後跟著的幾個士卒立刻衝了進去,似乎準備將男孩就地斬殺。
“韓副部,不可啊!”
淩喆趕忙勸道:“按新秦律民刑篇第……”
韓非:“你……你跟我講法?”
“……”
這話一說,周圍人都沉默了。
卓維甚至有點想笑。
淩喆有些愕然,自己貌似問了句毫無勝算的話……
李緣這話讓嬴政一陣不悅:“怎麽?難道寡人就不配有武侯這種臣子?”
配是配的,但這是建立在現在這個嬴政的前提下。
如果將曆史上的嬴政和曆史上的武侯組合到一塊,那兩者……
“那又如何?”
嬴政很是自信道:“哪怕沒有你,寡人也會對忠臣報以足夠的信任,這一點你不是也認同過嗎?”
“可他和你不是一個思想啊!”李緣說。
“他不是經常北伐嗎?你猜那些軍費怎麽來的?是蜀漢對其他國家一直保持貿易順差賺來的,而不是對百姓涸澤而漁的索取進行窮兵黷武,他思想或許不是我們後世那種樣子,但僅憑他做出的那一點,他要是在你原本的那個秦朝,你幹那些工程時他不反對你才怪呢!”
李緣從隨身空間裏找了找,翻出了另外幾本書。
《漢晉春秋》《後漢書》《華陽國誌》
諸葛亮之所以偉大,並不全是因為他的忠誠這一點,還有他那極高的道德準則、以及那近乎全能的智慧。
劉備托孤後,南中反叛,諸葛亮並沒有一掌權就打,而是先穩定已經崩潰的蜀漢內部、尤其是經濟。
恢複農業生產、調整百官製度、修訂法律法規、發掘培養人才、整頓擴編軍隊、維護水利工程、發展蜀錦、茶葉、冶鐵、製鹽等等產業……
他掌權蜀漢的那個時期,蜀地百姓在那個天下皆窮苦的時代,成為了三國百姓中相對來說過得最好的一個——以至於在他死後,哪怕蜀漢官方沒給他立廟、但民間百姓依然會自發祭祀。
因為是他靠著自己那近乎全能的實力將蜀漢各方麵勉強整合在了一起。
他死了,蜀漢百姓的生活就迴到了那個亂世應該有的水平……
他死了,蜀漢就沒了。
“所以,如果他出現在你原本的那個秦朝,你和他之間隻有兩種結果。”李緣說:“要麽,他被你氣死或者辭官歸隱。”
“要麽,你讓他負責國內經濟然後等有富餘了你再考慮你的事——就如同他掌權蜀漢時一旦積攢一兩年錢糧就趕緊想著北伐一樣。不過我估計結果不太樂觀,因為他北伐缺糧,你的事估計到後麵也會缺些什麽。然後就是你倆再鬧矛盾,重迴第一個結果。”
這話讓嬴政對他怒目而視。
因為這話說得,好像是他沒辦法擁有武侯這種臣子一樣?
可怒目了一會,他自己都氣消了……
仔細一想,若是原本那個自己,好像真的……跟諸葛亮配合不起來……
想到這個結果,嬴政原本有些喪氣。
但忽然間卻靈光一閃!
“你說,如今的李斯,會不會成為諸葛亮那樣的人?”
“不會。”
“為什麽?”
“你家和他家沒那感情。”李緣很直白:“諸葛亮不會去想自己死後、老劉家是否會擔心他兒子借著老爹的威勢亂來,老劉家也不會擔心他諸葛家是否會造反。你們……”
李緣沒說了。
再說下去就傷君臣感情了。
哦對了,是嬴政和李斯的君臣感情……
……
北地郡。
義渠縣。
一間宅子裏,韓非正在聽著本縣玄衣衛負責人的報告。
北地郡,由秦昭王滅義渠國之後所設立,郡治為義渠縣。
而經過幾十年的經營下來,這北地郡內雖然還有義渠人,但他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各方麵都與老秦人幾無二致。
如果沒有關外遊走的一些義渠人迴來聯絡他們叛亂的話,他們也可以勉強自稱一聲‘秦人’了。
韓非來這裏的目的,是因為北地郡在官製改革後,原本的郡守府官員似乎鬥起來了。
首先要說的是,官製改革後,郡一級取消了郡丞。
政務上除了郡守,多了兩個副郡守;下方則是十幾個不同部門,與鹹陽的部級不同,這裏稱局,未來縣級官衙改革後則稱司。
如今的北地郡郡守叫卓維,原本隻是郡中的郡丞。
但由於其作風較為清廉、且來到北地郡後幾年一直兢兢業業,被廷會任命為新的郡守。
原本的郡守,則因為有些懶政而被李斯做主直接降為了副郡守,並且另一個郡守也由外郡的官員空降。
而在郡裏的十幾個事務局裏,他分到了眼下最為繁忙、事務最重的礦局,以及與工人相關的工局——表麵上看,這是兩個最好賺功勞的部門,他應該高興;可如果和之前一對比,那就高興不起來了。
由於其在北地郡已經許久,郡中官員勢力遠比新郡守卓維和空降的副郡守要大,因此他幾乎是以一己之力處處給另外兩人使絆子。
而隨著一個新案子的出現,這場官製改革的鬥爭讓李斯等人忍不了。
一個十三歲的小男孩,將與自家有矛盾的鄰居家給殺了。
這個小男孩是北地郡設立後被昭王遷來的正宗老秦人,而鄰居家是原本居住此地的義渠人。
當卓維負責的刑局衙役上門抓人時,小男孩的父親卻說小男孩有腦疾,並且有幾戶鄰居為其作證,要求免罪。
聽到這,韓非心底有些憤怒。
大秦已經在逐步修改原本的秦法了,而新秦法相比以前寬鬆許多,雖然沒有全部製定完全,但對百姓的約束方麵卻有許多條文已經更改並傳達各地了。
在新秦法中。
【16歲以下幼兒犯法,其本人受罰數月不等的勞作教育,其父母治罪;滿16者,與大人同罪。】
但同時也還有一條附加的:
【因特殊情況所至者,應酌情考慮減免或不處罰。】
當初,韓非是考慮到了一些法律不容、但道德允許的情況,比如:父母受到欺壓,幼兒為了報仇。
韓非所在的韓國,由於申不害的路被韓國君臣走歪了,加上韓國處於中間地帶,連連戰爭加上官府不作為,他在韓國見到的民間疾苦故事太多了,也包括此種案件。
以前他可能隻會歎息一句。
但當他在秦國為官,秦國又打算修改法律時,他決定在法律上為平民們做些事。
既然已經是秦國的官了,那就當個好官——這是韓非對自己的要求。
於是在參與法律製定的過程中,他試圖將自己心中那個完美的世界在秦國顯化。
嚴刑峻法是必須的,這是為了治國!
但在法律之前,人們最樸素的道德情感更應該受到尊重,韓非不希望看到自己心中的法和道德準則相衝突的那一刻。
可如今,自己支持的這條法律卻被人當成了一個坑害政敵的武器?
卓維不認可那小男孩是特殊情況。
哪有13歲的小男孩能在深夜越過他人庭院、撬開他人大門、殺了鄰居一家、又破壞現場迴去的?
就算是趁著深夜,這小男孩也未必太牛了一點吧?
卓維不相信那個據說有‘腦疾’的小男孩有這實力……
可仵作和衙役看過現場後,又都隻發現了那個小男孩來過的痕跡……
很顯然,這是有人對那一家進行報複,最後嫁禍給那個小男孩一家。
也許,未必是“嫁禍”。
當卓維準備將有嫌疑的腦疾男孩一家全部抓起來再慢慢審問時,這樁案子卻忽然間傳開了。
並且雙方之間秦人和義渠人的身份,在流言中莫名被放大了重要性,挑起了對立。
然後卓維就知道,這案子估計跟自己那個‘老上級’有關。
“那個孩子真……真的有……有腦疾?”韓非問了一句,玄衣衛負責人沉默了一下:“現在看來有。”
“現在?”韓非有些疑惑。
“他們一家被軟禁起來後,據監視他們的刑局官吏說,孩子不正常。”
“意……意思是,以前如何並……並不知道?”
“是的,北地郡民間糾紛一直很多,沒有誰會關注一個孩子是否有疾;加上周圍那幾戶作證的人全都是遷過來的秦人,那小孩本就頑皮,周圍的本地義渠人也分不清許多時候是頑皮之舉還是瘋癲,所以……”
韓非沉默了下來。
他還是第一次遇見用腦疾孩子來當兇手的案子,照此看來,那個別有心思副郡守淩喆,倒是找了一個新的爭鬥方向。
而如果李緣在這,他估計不會有任何驚訝吧……
“明日,讓卓維和……和淩喆一起來見……見我,另外準備一……一些東西……”韓非吩咐了一些事後,獨自打開了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記事本,記下了一些關鍵信息。
如果淩喆隻是懶政,他不會在本地被降級這麽大,朝廷裏總歸是講些臉麵的。
淩喆之所以被如此安排的原因,是因為在中央官製改革以及使用了數字和新的計數方式後,他們發現北地郡往年的一些收支不正常。
而淩喆作為在北地郡接近十年的本地官員、又是連續擔任了好幾年主官,要說他和此事無關,估計誰都不信。
不過各郡都有些問題,李斯等人也沒想過現在就大刀闊斧的全麵處理,隻是這次北地郡的事鬧得太大了,他們覺得既然要來處理,那就把這裏處理得幹脆一點。
韓非有自信,在權勢相等的情況下,沒有誰可以鬥贏自己。
更何況,自己如今是刑部副部長,身負王命的欽差大臣!
“腦疾?”
韓非自言自語了一句。
如果有病可以作為違法的理由,這豈不是對正常人不公平?
第二天。
韓非起了個大早,在門口看到了等待在這裏的卓維和淩喆,以及郡內的其他一些局長們。
此時可沒有‘鹹陽幾項規定’,如果不是韓非本身就不喜歡那些排場,恐怕他來北地郡這幾天,這裏會是另一番模樣。
卓維和淩喆兩人率先上前行禮,韓非製止了他們。
“跟本官去……去一個地方。”
眾人紛紛跟上。
但當到達郡守府側麵的一個小院子外時,他們才發現這是要去看被軟禁的那一家人。
“韓副部,您要見他們直接說一聲就是,何必我們……”
韓非抬手製止了他。
隨後淩喆才發現,院子門口看守的人不是郡守府的人,而是跟著韓非一起從鹹陽來的士卒。
“進去後,誰都不能說……說話,也不準發……發出聲音。”
韓非說了一句,隨後帶著他們走了進去。
院子裏,一個小吏已經等在了這裏。
“韓副部,水燒好了。”
“泡麵吧,給……給他們送進去,就……就那麽說。”
“唯!”
眾人看著小吏走入庖屋,又被韓非帶到了院子內側的一間屋子外。
側麵十幾米外的另一間屋子,就是那個腦疾男孩的住處。
不一會,國師府出品的方便麵味道傳來,眾人還聞出了是紅燒味的那個。
雖然國師府並沒有把方便麵劃入精品係列,但這個畢竟隻是用來吃的,不是用的,大部分百姓頂多也就重大節日裏買點。
但對於韓非和身後這些郡中官員們來說,那花銷隻是小意思。
後方,小吏端著一碗方便麵走進了那個小孩的房間。
“娃子,鹹陽來的大官已經查清了,你的腦疾確實不應該作為處罰依據,你家可以迴去了。”小吏將麵放在了桌案上:“大官看你是個娃子特意給你一碗麵,這麵可是國師讓科學院造出來的,我都饞了。”
床榻上的男孩看著那碗方便麵,咽了咽口水。
他聽爹娘提起過國師、科學院這些東西,也知道有些東西自家買不起,更知道凡是有國師和科學院連在一起造出來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他趕忙朝著桌案跑去,那麵的香氣讓從未吃過這個的他第一反應就覺得肯定好吃。
麵裏已經插了一雙箸(筷子),但卻插反了。
男孩拿出來,將大頭那一端舔幹淨了,露出了開心的神情。
然後翻轉筷子,以不太熟練的動作夾著麵開始吃了起來。
畢竟他家裏用木棍自己削出來的筷子,和官府裏的還是有些不同的,他也沒吃過幾次需要用到筷子的食物。
屋外不遠處。
韓非看著這一幕,神情一肅。
“懂箸、會用箸,且知正反之意,其已明事理,斬!”
此話一出,身後跟著的幾個士卒立刻衝了進去,似乎準備將男孩就地斬殺。
“韓副部,不可啊!”
淩喆趕忙勸道:“按新秦律民刑篇第……”
韓非:“你……你跟我講法?”
“……”
這話一說,周圍人都沉默了。
卓維甚至有點想笑。
淩喆有些愕然,自己貌似問了句毫無勝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