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白雲子收治了兩個病患後,便被安排到一住處休息,好養精蓄銳。畢竟他們前一夜忙著學製溫度計,也是一夜未眠。
第二日一大早,整個曲阿所有公差連帶各級編外“網格員”傾巢出動,於各處張貼安民告示,宣導麻疹診治及避瘟事項,並頒布禁足令,給貧困之家發放糧食。
說起來古代社會,也有他的優勢。人們要求低,能有口吃的,就心滿意足。
開始時還有人抵觸將患病幼兒送去安置點集中治療,但一聽說那裏管吃管喝,無不欣然規往。
而有些公職人員本來哀聲怨道,但架不住縣太爺人家胳膊粗家勢壯,打過仗還殺過人,帶著十幾個家兵四處轉悠,遇到不長眼的,便大棒開捶。那些胥吏敢怒而不敢言。風氣一時大好。
白雲子師徒五人則被分派到五個安置點,主持醫治,陳楓則被授予“曲阿行走”一職,負責到各處居中協調、分配物資之職。
兩日後,楓雲散補充到位,大放異彩,受百姓感恩,為同行倚重。而溫度計更是驚掉所有人下巴,此物能讓醫生隔空試溫,有富商當場出手想重金購買,而同行也紛紛傳來羨慕嫉妒。
就連劉延嗣都私下預定了兩根,準備送給朝廷大臣。都沒想到這家夥居然有這麽大手筆。
楓茂濟世堂一炮而紅,醫館同行們也圍了上來。陳楓隻得表示在疹疫結束後,邀大家集於茅山之上,舉辦杏林盛會。
到了第四日,就在曲阿糧藥見底之時,救援也陸續趕到。
實在是那個姓劉的曲阿令太過無恥,你不給人給物,他就威脅要解除自封,釋放病患。
那些毒源能往哪去?自然是哪裏有醫藥、哪裏有吃食就去哪裏。
沒辦法,隻能花錢消災,按單全送。但這口氣實在咽不下,有人已決定在事畢之後,要上奏折狠狠參他一筆。
十日後,曲阿麻疹疫情逐漸消退,潤州那邊也按曲阿行文,按部就班,傳來了好消息。
待送走了最後一個病患,所有人都是如釋重負。
當晚,縣衙包下了全城最大的酒樓,舉行抗疫慶功會。
“諸位。”劉延嗣起身致辭,待樓內平靜下來,接著道:“先有徐逆作亂,後有疹疫肆虐,幸得諸位同僚協力,又得醫者仁心,使疫病未能繼續蔓延。今日,本官欲與諸位同慶此番勝利,共飲此杯!”
話音剛落,樓外正好傳來鞭炮之聲,先是一處,繼而是兩處,於是鞭炮聲接二連三,此起彼伏。
這是曲阿百姓在送瘟神。
酒樓內,一派歡騰。歡唿聲、笑語聲、碰杯聲,交織成一片。
這時,一位醫者打扮的男子站起身來,向劉延嗣一拱手,道:
“劉縣尊,此番抗疫,我等雖出了一份小力,但若無縣尊雷霆手段,小人等亦難有作為。今日,公之功不可謂之小也。下官先敬縣尊一杯!”
這人倒是會拍馬屁的。
劉延嗣聽罷,忙迴禮道:“先生言重了。此番抗疫,若無先生等醫者仁心,疫病焉得平息?”
酒至半酣,一位捕快打扮的男子站起身來,道:“劉大人,此次抗疫,我等雖身在捕快之職,但算也盡了一份力,幸未辱沒大人期望。”
又是個拍馬屁的,倒像把茅山之人給忘了
劉延嗣微笑著點頭:“各位皆是盡職盡責之人。此番抗疫能如此順利,與各位辛苦付出密不可分。”
眼見席間氣氛如此高漲,劉延嗣心中大慰,做官如此,也算是未損家聲了。
他環顧四周,抬手向下壓了一壓,又道:“此間,茅山白雲仙長與揚州陳楓陳公子,鼎力相助,居功甚偉,本官幸得二位相助,才能與諸位一道共克時艱。”
此時剛才那個拍馬的醫生趕緊起身附和:“正是正是,仙長的楓雲散有退燒止痛的神效,解救了多少人於病痛之中?而那溫度計更是神奇的不得了,竟能不試而知其溫,同樣解決了不少女眷之憂慮。
兩物奇效,仙長可不能專美,還希望將來能多多照顧提攜我等。”
白雲子擺了擺手,道:“這事,我說了不算。”又一指陳楓,道:“他說了算。”
陳楓則起身表態:“本月二十五,玉帝巡天,天神下降。彼日,我們相會於茅山。今晚是慶功宴,怎能喧賓奪主,搶了劉大人風光?劉大人施政有方,愛民如子,令人我等敬仰。來來來,大家一起祝大人指日高升,”
劉延嗣隻是一笑,道:“各位都有功勞,待我上奏朝廷,與各位表功。諸位今晚不醉不歸!”
眾人聽罷皆豪情滿懷。
待宴會散場,劉延嗣卻單獨將白雲子和陳楓請至縣衙。
“過了年,不出正月,恐怕我就被貶至邊遠蠻夷之地。”
此時,劉延嗣臉上沒了剛才的風光無限,反而多了落寞和不甘。
白雲子和陳楓兩人皆是不解。
陳楓問道:“聽說徐逆侵潤州時,大人率兵抵抗,誓死不從,現在又立有平疫之功,兩功在手,怎麽不升反降?”
劉延嗣歎了口氣:“這些功勞,都抵不上我與裴炎沾親帶故。”
陳楓心中一動,聽這人直稱裴炎名諱,想來是對他有意見的,便試探起來:“可是當今裴相裴大人?與你沾親帶故,豈不是正好借功拔擢?”
“什麽裴相,都被砍了頭了。”
劉延嗣搖了搖頭,抱怨道:“就是因為他,我才會受牽連。他行為不端,為士族詬病,又因勾結徐逆,被天後所惡,坐謀反之罪受誅。其自是該死,而我僅僅與他沾了點遠房親戚,就成了阿爺不疼,阿婆不愛的,夾在中間兩頭受氣。”
“這人沒說實話,但裴炎之死,是自己的成果,卻連累他遭受池魚之殃。”
陳楓心懷愧疚,便想幫他出主意。
而白雲子卻搖頭道:“福禍相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聽聞此言,劉延嗣一時氣短。
其苦笑道:“我立了功,他們雖不能因我身份直接治罪,但隨便找個其他理由,就能流我千裏之外。
這場大疫,我逼著臨州縣府捐人借物,早把一圈同僚都給得罪了,已落人口實,隻要有人上奏參我,就是給上邊遞了一把尖頭朝我的刀子。”
“怪不得這人要訂兩根溫度計,原來是想往上疏通關係,你不把武後疏通了,疏通那些人有何用處?”
陳楓心裏暗笑,但又怎能坐視這樣為民做事的官員犧牲於朝廷爭鬥之中?而且那些餿主意還是自己出的。
其思索了片刻,便為其出了一個主意。
而劉延嗣越聽,臉上笑意越濃,又連連叫好,到最後竟然笑罵道:“你這主意太損,他們該恨死我了。”
陳楓卻驚奇迴道:“怎麽會?大家一起升官發財,你好,我好,大家好,謝你都來不及呢。”
三人哈哈大笑。
笑完之後,劉延嗣目光殷切地望向陳楓,問道:“陳老弟,要不這奏折,由你來幫我寫?”
陳楓如何不這是劉延嗣的招攬試探?忙擺手:“算了算了,你可別難為我。我這一手字,寫得跟狗爬一樣,別貽笑大方了。你隻需緊緊圍繞那兩個宗旨,隨便寫寫,保準你升官發財。”
劉延嗣失落之情,稍現即隱,但其倒也想得開,便調笑道:“來我這裏,的確是委屈老弟了,既然你不來,那就我去,茅山大會必須給我留個位子,好讓兄弟過去給你撐撐場麵。”
第二日,某縣後堂,縣令正在讀著一本誌怪小說,裏麵講有某種鐵盒子日行千裏,又有大鳥,腹中可裝百人,飛行之快可逐日月。
其一邊罵著荒唐,一邊又看得津津有味。
正沉迷其中,卻被幕僚推醒,說是曲阿縣遣人呈送公文。
縣令不由大罵:“姓劉的還沒完沒了了?當我這裏是聚寶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是當我傻瓜慫包,坑蒙拐騙豪取強奪?不見不見。”
幕僚迴道:“曲阿疫情已然結束,現在應當不是再來索要支援。”
縣令想了想,不耐煩地道:“行了,你要他進來。”
待曲阿過來的衙役捧上公文,他見縣令臉色不好,便小心翼翼賠笑道:“縣尊,我們家老爺要向朝廷上表曲阿平疫一事,想請您幫忙潤色一下。”
“這姓劉的寫個表奏,竟然要我幫他潤色?!當我是他幕僚還是仆人?”縣令勃然大怒:“給我滾,有多遠滾多遠!”
這名衙役哪敢逗留,扔下公文便溜之大吉,走時還嘀咕這家縣老爺也忒小氣,連個賞錢都不給。
官府之間呈送公文,多少給送信之差打賞個三五文銅子,私下再如何合不來,但明麵上也要保持禮尚往來。這人今日不但白跑一趟,還挨了一頓罵,不由懊悔豬油蒙了心。
.....................
“先前來文求這求那,嘴上說得客氣,可一旦不給,就要放任毒源外流。這哪裏是求?分明是搶!我也是好不容易連哄帶騙,才湊齊他們所要之物,如今倒好,變本加厲,竟要我幫他潤色表疏!”縣令越想越氣,抓起桌上公文就要撕碎。隻是撕之前,轉念一想:不妨看看你怎麽請功!是不是說我壞話。
其打開一看,默讀起來:
第二日一大早,整個曲阿所有公差連帶各級編外“網格員”傾巢出動,於各處張貼安民告示,宣導麻疹診治及避瘟事項,並頒布禁足令,給貧困之家發放糧食。
說起來古代社會,也有他的優勢。人們要求低,能有口吃的,就心滿意足。
開始時還有人抵觸將患病幼兒送去安置點集中治療,但一聽說那裏管吃管喝,無不欣然規往。
而有些公職人員本來哀聲怨道,但架不住縣太爺人家胳膊粗家勢壯,打過仗還殺過人,帶著十幾個家兵四處轉悠,遇到不長眼的,便大棒開捶。那些胥吏敢怒而不敢言。風氣一時大好。
白雲子師徒五人則被分派到五個安置點,主持醫治,陳楓則被授予“曲阿行走”一職,負責到各處居中協調、分配物資之職。
兩日後,楓雲散補充到位,大放異彩,受百姓感恩,為同行倚重。而溫度計更是驚掉所有人下巴,此物能讓醫生隔空試溫,有富商當場出手想重金購買,而同行也紛紛傳來羨慕嫉妒。
就連劉延嗣都私下預定了兩根,準備送給朝廷大臣。都沒想到這家夥居然有這麽大手筆。
楓茂濟世堂一炮而紅,醫館同行們也圍了上來。陳楓隻得表示在疹疫結束後,邀大家集於茅山之上,舉辦杏林盛會。
到了第四日,就在曲阿糧藥見底之時,救援也陸續趕到。
實在是那個姓劉的曲阿令太過無恥,你不給人給物,他就威脅要解除自封,釋放病患。
那些毒源能往哪去?自然是哪裏有醫藥、哪裏有吃食就去哪裏。
沒辦法,隻能花錢消災,按單全送。但這口氣實在咽不下,有人已決定在事畢之後,要上奏折狠狠參他一筆。
十日後,曲阿麻疹疫情逐漸消退,潤州那邊也按曲阿行文,按部就班,傳來了好消息。
待送走了最後一個病患,所有人都是如釋重負。
當晚,縣衙包下了全城最大的酒樓,舉行抗疫慶功會。
“諸位。”劉延嗣起身致辭,待樓內平靜下來,接著道:“先有徐逆作亂,後有疹疫肆虐,幸得諸位同僚協力,又得醫者仁心,使疫病未能繼續蔓延。今日,本官欲與諸位同慶此番勝利,共飲此杯!”
話音剛落,樓外正好傳來鞭炮之聲,先是一處,繼而是兩處,於是鞭炮聲接二連三,此起彼伏。
這是曲阿百姓在送瘟神。
酒樓內,一派歡騰。歡唿聲、笑語聲、碰杯聲,交織成一片。
這時,一位醫者打扮的男子站起身來,向劉延嗣一拱手,道:
“劉縣尊,此番抗疫,我等雖出了一份小力,但若無縣尊雷霆手段,小人等亦難有作為。今日,公之功不可謂之小也。下官先敬縣尊一杯!”
這人倒是會拍馬屁的。
劉延嗣聽罷,忙迴禮道:“先生言重了。此番抗疫,若無先生等醫者仁心,疫病焉得平息?”
酒至半酣,一位捕快打扮的男子站起身來,道:“劉大人,此次抗疫,我等雖身在捕快之職,但算也盡了一份力,幸未辱沒大人期望。”
又是個拍馬屁的,倒像把茅山之人給忘了
劉延嗣微笑著點頭:“各位皆是盡職盡責之人。此番抗疫能如此順利,與各位辛苦付出密不可分。”
眼見席間氣氛如此高漲,劉延嗣心中大慰,做官如此,也算是未損家聲了。
他環顧四周,抬手向下壓了一壓,又道:“此間,茅山白雲仙長與揚州陳楓陳公子,鼎力相助,居功甚偉,本官幸得二位相助,才能與諸位一道共克時艱。”
此時剛才那個拍馬的醫生趕緊起身附和:“正是正是,仙長的楓雲散有退燒止痛的神效,解救了多少人於病痛之中?而那溫度計更是神奇的不得了,竟能不試而知其溫,同樣解決了不少女眷之憂慮。
兩物奇效,仙長可不能專美,還希望將來能多多照顧提攜我等。”
白雲子擺了擺手,道:“這事,我說了不算。”又一指陳楓,道:“他說了算。”
陳楓則起身表態:“本月二十五,玉帝巡天,天神下降。彼日,我們相會於茅山。今晚是慶功宴,怎能喧賓奪主,搶了劉大人風光?劉大人施政有方,愛民如子,令人我等敬仰。來來來,大家一起祝大人指日高升,”
劉延嗣隻是一笑,道:“各位都有功勞,待我上奏朝廷,與各位表功。諸位今晚不醉不歸!”
眾人聽罷皆豪情滿懷。
待宴會散場,劉延嗣卻單獨將白雲子和陳楓請至縣衙。
“過了年,不出正月,恐怕我就被貶至邊遠蠻夷之地。”
此時,劉延嗣臉上沒了剛才的風光無限,反而多了落寞和不甘。
白雲子和陳楓兩人皆是不解。
陳楓問道:“聽說徐逆侵潤州時,大人率兵抵抗,誓死不從,現在又立有平疫之功,兩功在手,怎麽不升反降?”
劉延嗣歎了口氣:“這些功勞,都抵不上我與裴炎沾親帶故。”
陳楓心中一動,聽這人直稱裴炎名諱,想來是對他有意見的,便試探起來:“可是當今裴相裴大人?與你沾親帶故,豈不是正好借功拔擢?”
“什麽裴相,都被砍了頭了。”
劉延嗣搖了搖頭,抱怨道:“就是因為他,我才會受牽連。他行為不端,為士族詬病,又因勾結徐逆,被天後所惡,坐謀反之罪受誅。其自是該死,而我僅僅與他沾了點遠房親戚,就成了阿爺不疼,阿婆不愛的,夾在中間兩頭受氣。”
“這人沒說實話,但裴炎之死,是自己的成果,卻連累他遭受池魚之殃。”
陳楓心懷愧疚,便想幫他出主意。
而白雲子卻搖頭道:“福禍相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聽聞此言,劉延嗣一時氣短。
其苦笑道:“我立了功,他們雖不能因我身份直接治罪,但隨便找個其他理由,就能流我千裏之外。
這場大疫,我逼著臨州縣府捐人借物,早把一圈同僚都給得罪了,已落人口實,隻要有人上奏參我,就是給上邊遞了一把尖頭朝我的刀子。”
“怪不得這人要訂兩根溫度計,原來是想往上疏通關係,你不把武後疏通了,疏通那些人有何用處?”
陳楓心裏暗笑,但又怎能坐視這樣為民做事的官員犧牲於朝廷爭鬥之中?而且那些餿主意還是自己出的。
其思索了片刻,便為其出了一個主意。
而劉延嗣越聽,臉上笑意越濃,又連連叫好,到最後竟然笑罵道:“你這主意太損,他們該恨死我了。”
陳楓卻驚奇迴道:“怎麽會?大家一起升官發財,你好,我好,大家好,謝你都來不及呢。”
三人哈哈大笑。
笑完之後,劉延嗣目光殷切地望向陳楓,問道:“陳老弟,要不這奏折,由你來幫我寫?”
陳楓如何不這是劉延嗣的招攬試探?忙擺手:“算了算了,你可別難為我。我這一手字,寫得跟狗爬一樣,別貽笑大方了。你隻需緊緊圍繞那兩個宗旨,隨便寫寫,保準你升官發財。”
劉延嗣失落之情,稍現即隱,但其倒也想得開,便調笑道:“來我這裏,的確是委屈老弟了,既然你不來,那就我去,茅山大會必須給我留個位子,好讓兄弟過去給你撐撐場麵。”
第二日,某縣後堂,縣令正在讀著一本誌怪小說,裏麵講有某種鐵盒子日行千裏,又有大鳥,腹中可裝百人,飛行之快可逐日月。
其一邊罵著荒唐,一邊又看得津津有味。
正沉迷其中,卻被幕僚推醒,說是曲阿縣遣人呈送公文。
縣令不由大罵:“姓劉的還沒完沒了了?當我這裏是聚寶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是當我傻瓜慫包,坑蒙拐騙豪取強奪?不見不見。”
幕僚迴道:“曲阿疫情已然結束,現在應當不是再來索要支援。”
縣令想了想,不耐煩地道:“行了,你要他進來。”
待曲阿過來的衙役捧上公文,他見縣令臉色不好,便小心翼翼賠笑道:“縣尊,我們家老爺要向朝廷上表曲阿平疫一事,想請您幫忙潤色一下。”
“這姓劉的寫個表奏,竟然要我幫他潤色?!當我是他幕僚還是仆人?”縣令勃然大怒:“給我滾,有多遠滾多遠!”
這名衙役哪敢逗留,扔下公文便溜之大吉,走時還嘀咕這家縣老爺也忒小氣,連個賞錢都不給。
官府之間呈送公文,多少給送信之差打賞個三五文銅子,私下再如何合不來,但明麵上也要保持禮尚往來。這人今日不但白跑一趟,還挨了一頓罵,不由懊悔豬油蒙了心。
.....................
“先前來文求這求那,嘴上說得客氣,可一旦不給,就要放任毒源外流。這哪裏是求?分明是搶!我也是好不容易連哄帶騙,才湊齊他們所要之物,如今倒好,變本加厲,竟要我幫他潤色表疏!”縣令越想越氣,抓起桌上公文就要撕碎。隻是撕之前,轉念一想:不妨看看你怎麽請功!是不是說我壞話。
其打開一看,默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