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勸進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都督,沙俄支援的偽朝主力被我軍殲滅七成有生力量,已經徹底失去戰鬥力。”
“咱們……贏了!”
劉一鳴和徐希顏聯袂而至,手裏拿著電報,十分激動。
徐希顏表現的比劉一鳴更激動,甚至都有些語無倫次:
“自庚子事變、沙俄侵我哈薩克屬邦、英吉利侵我東南,霸占hongkong以來,神州陸沉,堂堂中華,泱泱華夏竟淪為笑柄。”
“偽朝無德,媚外而輕內,以至於撮爾小國東瀛都敢冒犯天威,若非大都督擋住兵峰,已經到了國將不國的地步。”
“偽朝卻怕大都督功高蓋主,允了東瀛所有條件,並出賣國家,向東瀛、沙俄、德意誌借兵。”
“偽朝此行,乃兒皇帝石敬瑭之流,自絕於華夏。”
“自古以來得國之正者,唯漢與明。大都督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得國之正,不下於劉漢朱明,甚至猶有過之。”
“朱明立國時,周邊並無強敵環伺,而我等周邊卻是列強虎視眈眈,高下立判。”
徐希顏眼神堅定的像做出了什麽決定一樣。
撲通一下跪了下去,
“大都督,如今偽朝已敗,然偽朝肆虐神州二百餘年,華夏可謂滿目瘡痍,天下泣血。”
“臣深知大都督無意尊位,但此刻神州龍蛇並起,而世界列強皆虎視眈眈,西歐正在掀起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是湯瀟逸告訴他們的,不然他們還分不清。
因為處於工業革命之中的人,對於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體會沒有這麽深。
“臣死罪:大都督一日不正其名,天下民心一日不定、混亂無序,華夏便落後一日。”
“臣請大都督早登尊位,以安天下黎民,重振華夏雄風。”
湯瀟逸沒想到徐希顏這個老實人突然來這一招,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更沒想到的一旁的劉一鳴,開頭還好,聽到石敬瑭時,他就意識到了不對。
徐希顏每說一句,他的臉就綠了一分。
不是,這些都是我的詞兒吧?!
而且你一個武將,你拽什麽文詞兒?還拽不好!
我才是文臣呀!
不怪劉一鳴生氣,這可是勸進之功!
這個功勞可是很重要的,不說皇帝會給多少好處,光這次對話以後會留在史書上,就夠讓人眼紅了。
擁有最完善曆史傳承記錄的華夏,二十四史又記錄了幾個名字呢?
天大旱人相食,六個字,也許就是數萬數十萬人死亡。
讀書人一生的追求就是青史留名。
“陛下,徐將軍說的在理,目前中原亂做一團,民心不定,已經影響到了生產,安頓黎民百姓刻不容緩。”
劉一鳴幹脆擺爛,直接喊上陛下了。
湯瀟逸摸了摸鼻子:
“好了,起來再說,別跪著,人,跪天跪地跪父母,當初第一次跪著迎接上官,我可是氣憤了好久。”
徐希顏還不起來:
“臣死……”
湯瀟逸扶著額頭:
“站起來!我不喜歡和跪著的人說話,很累。”
徐希顏和劉一鳴趴在地上對視了一眼,劉一鳴撇過頭,慢慢的爬了起來,徐希顏這才站起來。
“清國還在呢,現在說這些,早了一點。”
湯瀟逸想當皇帝嗎?
他隻是個普通人,當然想,而且也能列出當皇帝的一係列好處。
例如沒有經曆數十年動蕩的洗禮,皇帝反而是最能團結華夏的人。
同時華夏也需要一個圖騰,一個共同點來凝聚人心。
而且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引發思想混亂,隻有這樣,華夏才能集中精力對外攝取利益。
但自然也能找出一係列壞處。
例如如何保證貴族和特權集團不會快速腐化。
官僚集團倒是沒得說,搞不搞皇帝,他們都一個樣。
因為此時沒有一個共同點信仰來維護團結,保持一定自淨能力。
“清國已經敗了,接下來盡快控製各地,不要造成太大混亂,盡快恢複生產。”
“然後再考慮對地主進行清算,再授予土地,將士兵安插下去。”
這樣做能穩固根基,雖然也有其他風險,例如可以預見的士兵成為新的地主。
因為人脈更廣,也什麽人都有,說不定最後能造成的破壞更大。
但湯瀟逸並沒有那麽擔心。
接下來是大發展時期。
隨著舊有特權階級被鏟除,資源重新分配後本就會進入大發展周期。
而且湯瀟逸並沒有同地主士大夫階級進行妥協,因為他是用工業化的力量去擊敗他們,沒有和他們深度合作。
就不存在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情況,資源分配更加徹底,集中的也沒這麽快。
而且隨著工業化的展開,一係列農具、化肥、種子將逐步落地,生產力將大幅度提高。
隻要生產力的發展能夠跟得上資源富集的速度,就不會存在太大問題。
至於其他的。
相信後人的智慧。
“另外,發電報給我父親……和嶽父,讓他們來一下。”
湯瀟逸猶豫了一下,決定問一問湯父和鄭景溪的研究成果。
他們在研究英吉利君主立憲製,德意誌君主立憲製,以及奧匈帝國二元君主製甚至東瀛的君主立憲。
總之,他們在研究其他國家怎麽搞君主立憲,哪一個更適合華夏體質。
“大都督,劉長史和徐總參謀長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東南還好,有大都督您坐鎮,無人敢亂來。”
“巴蜀也還好,雖然還在混戰,但義軍並不殘暴。西路軍分軍進長安穩固了一方,但長安以北依舊草莽遍地。”
“西北更是混亂不堪,馬家人趁勢而起,有割據之勢。”
“民心不定,需要一名強人才能安定天下,除了您,再無人能做到。”
秘書發完了電報,也返迴來偷偷勸進。
湯瀟逸要是當了皇帝,那他這個秘書,就是侍中、學士一類的了。
隻要湯瀟逸當皇帝,大家都有好處,為什麽不呢?
“時機還不成熟,再說吧。”
湯瀟逸本來心動的,但看到一個個都那麽想讓他當皇帝,反而冷靜下來。
隱患,已經出現了。
“咱們……贏了!”
劉一鳴和徐希顏聯袂而至,手裏拿著電報,十分激動。
徐希顏表現的比劉一鳴更激動,甚至都有些語無倫次:
“自庚子事變、沙俄侵我哈薩克屬邦、英吉利侵我東南,霸占hongkong以來,神州陸沉,堂堂中華,泱泱華夏竟淪為笑柄。”
“偽朝無德,媚外而輕內,以至於撮爾小國東瀛都敢冒犯天威,若非大都督擋住兵峰,已經到了國將不國的地步。”
“偽朝卻怕大都督功高蓋主,允了東瀛所有條件,並出賣國家,向東瀛、沙俄、德意誌借兵。”
“偽朝此行,乃兒皇帝石敬瑭之流,自絕於華夏。”
“自古以來得國之正者,唯漢與明。大都督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得國之正,不下於劉漢朱明,甚至猶有過之。”
“朱明立國時,周邊並無強敵環伺,而我等周邊卻是列強虎視眈眈,高下立判。”
徐希顏眼神堅定的像做出了什麽決定一樣。
撲通一下跪了下去,
“大都督,如今偽朝已敗,然偽朝肆虐神州二百餘年,華夏可謂滿目瘡痍,天下泣血。”
“臣深知大都督無意尊位,但此刻神州龍蛇並起,而世界列強皆虎視眈眈,西歐正在掀起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是湯瀟逸告訴他們的,不然他們還分不清。
因為處於工業革命之中的人,對於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體會沒有這麽深。
“臣死罪:大都督一日不正其名,天下民心一日不定、混亂無序,華夏便落後一日。”
“臣請大都督早登尊位,以安天下黎民,重振華夏雄風。”
湯瀟逸沒想到徐希顏這個老實人突然來這一招,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更沒想到的一旁的劉一鳴,開頭還好,聽到石敬瑭時,他就意識到了不對。
徐希顏每說一句,他的臉就綠了一分。
不是,這些都是我的詞兒吧?!
而且你一個武將,你拽什麽文詞兒?還拽不好!
我才是文臣呀!
不怪劉一鳴生氣,這可是勸進之功!
這個功勞可是很重要的,不說皇帝會給多少好處,光這次對話以後會留在史書上,就夠讓人眼紅了。
擁有最完善曆史傳承記錄的華夏,二十四史又記錄了幾個名字呢?
天大旱人相食,六個字,也許就是數萬數十萬人死亡。
讀書人一生的追求就是青史留名。
“陛下,徐將軍說的在理,目前中原亂做一團,民心不定,已經影響到了生產,安頓黎民百姓刻不容緩。”
劉一鳴幹脆擺爛,直接喊上陛下了。
湯瀟逸摸了摸鼻子:
“好了,起來再說,別跪著,人,跪天跪地跪父母,當初第一次跪著迎接上官,我可是氣憤了好久。”
徐希顏還不起來:
“臣死……”
湯瀟逸扶著額頭:
“站起來!我不喜歡和跪著的人說話,很累。”
徐希顏和劉一鳴趴在地上對視了一眼,劉一鳴撇過頭,慢慢的爬了起來,徐希顏這才站起來。
“清國還在呢,現在說這些,早了一點。”
湯瀟逸想當皇帝嗎?
他隻是個普通人,當然想,而且也能列出當皇帝的一係列好處。
例如沒有經曆數十年動蕩的洗禮,皇帝反而是最能團結華夏的人。
同時華夏也需要一個圖騰,一個共同點來凝聚人心。
而且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引發思想混亂,隻有這樣,華夏才能集中精力對外攝取利益。
但自然也能找出一係列壞處。
例如如何保證貴族和特權集團不會快速腐化。
官僚集團倒是沒得說,搞不搞皇帝,他們都一個樣。
因為此時沒有一個共同點信仰來維護團結,保持一定自淨能力。
“清國已經敗了,接下來盡快控製各地,不要造成太大混亂,盡快恢複生產。”
“然後再考慮對地主進行清算,再授予土地,將士兵安插下去。”
這樣做能穩固根基,雖然也有其他風險,例如可以預見的士兵成為新的地主。
因為人脈更廣,也什麽人都有,說不定最後能造成的破壞更大。
但湯瀟逸並沒有那麽擔心。
接下來是大發展時期。
隨著舊有特權階級被鏟除,資源重新分配後本就會進入大發展周期。
而且湯瀟逸並沒有同地主士大夫階級進行妥協,因為他是用工業化的力量去擊敗他們,沒有和他們深度合作。
就不存在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情況,資源分配更加徹底,集中的也沒這麽快。
而且隨著工業化的展開,一係列農具、化肥、種子將逐步落地,生產力將大幅度提高。
隻要生產力的發展能夠跟得上資源富集的速度,就不會存在太大問題。
至於其他的。
相信後人的智慧。
“另外,發電報給我父親……和嶽父,讓他們來一下。”
湯瀟逸猶豫了一下,決定問一問湯父和鄭景溪的研究成果。
他們在研究英吉利君主立憲製,德意誌君主立憲製,以及奧匈帝國二元君主製甚至東瀛的君主立憲。
總之,他們在研究其他國家怎麽搞君主立憲,哪一個更適合華夏體質。
“大都督,劉長史和徐總參謀長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東南還好,有大都督您坐鎮,無人敢亂來。”
“巴蜀也還好,雖然還在混戰,但義軍並不殘暴。西路軍分軍進長安穩固了一方,但長安以北依舊草莽遍地。”
“西北更是混亂不堪,馬家人趁勢而起,有割據之勢。”
“民心不定,需要一名強人才能安定天下,除了您,再無人能做到。”
秘書發完了電報,也返迴來偷偷勸進。
湯瀟逸要是當了皇帝,那他這個秘書,就是侍中、學士一類的了。
隻要湯瀟逸當皇帝,大家都有好處,為什麽不呢?
“時機還不成熟,再說吧。”
湯瀟逸本來心動的,但看到一個個都那麽想讓他當皇帝,反而冷靜下來。
隱患,已經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