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自己的救命糧被孔家用如此荒誕的理由奪走。
於是災民們輕易就被挑動起來,去濟寧知府和孔家大院去討要說法。
濟寧府雖然平時守備鬆懈,但多少還是有些正規的軍事力量,再加上災民普遍虛弱無力。
所以災民們根本沒有攻破濟寧府城,隻在周邊劫掠了一番就潰退了。
但是孔家的老宅就遭殃了,孔家目前的嫡房雖然被大夏王朝封了一個衍聖公的爵位。
但這個爵位在大夏隻是用來祭祀的一個虛爵,雖然有免稅,免疫等多種經濟上的好處,但是並沒有實際的政治權利,更不用談軍事權利了。
孔家的大本營衍聖公府就隻靠著一些家丁奴仆來守護宅園。
麵對成千上萬餓的兩眼放光的災民,這些家丁很快就淹沒在災民的拳腳之下。
隨後,孔家本家的大宅被災民們徹底占領。
住在衍聖公府的當代衍聖公及他的近支親屬,全部被災民們以殘忍的方式弄死了。
除了衍聖公府,災民們還占領了孔家其他族老們的豪宅。
並且災民們確實從孔氏各家的庫房裏搜出了相當多的糧食。
據後來的人估算,孔氏一家搜出來的糧食至少足夠濟寧府全體災民吃三個月以上。
孔家被抄,孔廟被毀,一時間天下士林震怒。
雖然濟寧府把災民暴動的情況上報山東布政司後。
布政使聯合山東都指揮使第一時間派山東衛所的正規軍隊,快速平息了濟寧的災民暴動。
災民暴動雖然很快就為朝廷所平定,但其帶來的影響卻讓朝廷難以收場。
還有就是怎麽對這場暴動的定性和對孔家人以及暴動的災民如何處理?
要是偏向孔家,但是災民們從孔府查抄出來堆積如山的銀錢和糧食,卻瞞不住眾人。
更何況所有人都知道這些災民是被餓的不行才被迫造反的。
但是要是偏向災民,這個就更說不過去了。
畢竟災民暴動時有圍攻濟寧府,劫掠地方的舉動。
還殺害了朝廷封的衍聖公,這種舉動是萬萬不能提倡的。
於是在十月末的小朝會上,大昌帝無奈的坐在龍椅上問道:\"眾愛卿,山東濟寧府發生的這次災民暴動怎麽處理?山東布政司,已經抓住上千名參與其中的暴徒了。
還有,孔家剩餘的族人要求恢複他們衍聖公的名號,又當如何處理?
大家說說吧。”
首相王楠開口道:\"陛下,這沒什麽好討論的,這些叛亂的暴民,都應該依國法處以極刑。
至於孔家的衍聖公這個世襲的爵位,既然原來的主家以其嫡支後裔已經被災民全部斬殺,就應當從孔氏宗親中挑一個有德行的來繼承爵位就行。”
此時,負責去蘇北督糧賑災,剛剛完成任務風塵仆仆趕迴來的副相穀少海出麵反對道:
\"王首相說的倒輕鬆,那孔家之人不顧濟寧府的災情,勾結官府,侵吞七成的賑災糧食。
至少導致上千名災民餓死街頭,他們家的這個罪行怎麽算?\"
說實話,這次孔家這次的下作行為,真的把穀少海給惡心到了。
更何況還差點害得他這次的督糧任務不能完成。
首相王楠:”當代衍聖公的做法確實有違國法,但是其人不是已經被災民斬殺了嗎?難道咱們還要向死人追責不成?\"
至於他在災變中趁機撈取的銀錢,充公給當地官府當救災款就好了嗎。”
穀少海:\"這是何道理?孔家人聯合貪官們侵吞了濟寧府七成的賑災口糧,雖然大頭都歸了當代衍聖公和孔家族老們。
但是孔家所有的男丁,都分到了一定的賑災糧。
難道這些孔家人犯罪就不追究嗎?\"
王楠:“穀副相,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要把孔聖人的嫡係後人都殺光?你要置孔聖於何地?”
看到內閣首相和副相因為對孔家處置意見的爭議差點吵起來。
大昌帝忙出麵調解說:\"好了,好了。兩位愛卿不必吵了。
說完他把眼光看向張偉說:“張先生,你是朝廷禮部尚書,大宗伯。
對孔家的處置牽涉到朝廷的禮儀製度。你作為大宗伯,你來說說應該怎麽辦?\"
大昌帝開口問了,張偉正好趁機表明自己對孔子及其後人的態度。
他緩緩的開口道:\"孔家之罪之惡,當然要懲治。
並且孔家衍聖公這支後人並不能代表孔聖。
孔聖的學說,是我儒家的根本。
我們自然要尊孔祭孔,各項禮儀也不容在輕慢,但是孔聖不一定要這些無德的後人來祭祀。
臣的意見,這次濟寧孔氏趁洪災侵吞救災糧,導致近千名災民餓死,罪責極大。
應當剝奪所有參與人祭祀孔聖的資格。
其衍聖公的爵位也應當廢除。
從此以後祭祀孔夫子的責任,應當由濟寧和曲阜兩級衙門聯合承擔。\"
一句話總結張偉的意思就是:“尊孔子而不尊孔氏後裔。\"
”對於參與暴動的災民,那些參與了圍攻濟寧府和殺害衍聖公的頭目,當然是要處以極刑。
不過,對於被裹挾的普通災民而言,他們本來就是無辜的。
臣以為隻要這些人沒有做出什麽大的惡行,就應當無罪釋放。”
張偉這話說的有理有據,把一件事都一分為二的區分開來。
有錯的都要接受處罰,沒有犯實際錯誤的都免於被國法懲罰。
張偉說完之後,副相郭義正馬上出列道:“大宗伯張閣老,說的是正理。
我等儒生崇敬的是孔聖人和孔聖人“仁義禮智信”的思想理念。
至於所謂的孔聖後裔。
經過這一千多年的朝代輪換,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孔聖人的後裔。
就算真是孔聖的嫡係後裔。
孔子曰:“君子之澤,九世而斬,如今早已經過了九世,他們早已經不再能享受特權了。\"
在副相郭義正的心中,
一群不知道和孔聖隔了多少代血脈的所謂後裔。
竟然敢利用天災侵吞災糧災款,真是死不足惜,整個孔家族人都是罪無可恕的。
於是災民們輕易就被挑動起來,去濟寧知府和孔家大院去討要說法。
濟寧府雖然平時守備鬆懈,但多少還是有些正規的軍事力量,再加上災民普遍虛弱無力。
所以災民們根本沒有攻破濟寧府城,隻在周邊劫掠了一番就潰退了。
但是孔家的老宅就遭殃了,孔家目前的嫡房雖然被大夏王朝封了一個衍聖公的爵位。
但這個爵位在大夏隻是用來祭祀的一個虛爵,雖然有免稅,免疫等多種經濟上的好處,但是並沒有實際的政治權利,更不用談軍事權利了。
孔家的大本營衍聖公府就隻靠著一些家丁奴仆來守護宅園。
麵對成千上萬餓的兩眼放光的災民,這些家丁很快就淹沒在災民的拳腳之下。
隨後,孔家本家的大宅被災民們徹底占領。
住在衍聖公府的當代衍聖公及他的近支親屬,全部被災民們以殘忍的方式弄死了。
除了衍聖公府,災民們還占領了孔家其他族老們的豪宅。
並且災民們確實從孔氏各家的庫房裏搜出了相當多的糧食。
據後來的人估算,孔氏一家搜出來的糧食至少足夠濟寧府全體災民吃三個月以上。
孔家被抄,孔廟被毀,一時間天下士林震怒。
雖然濟寧府把災民暴動的情況上報山東布政司後。
布政使聯合山東都指揮使第一時間派山東衛所的正規軍隊,快速平息了濟寧的災民暴動。
災民暴動雖然很快就為朝廷所平定,但其帶來的影響卻讓朝廷難以收場。
還有就是怎麽對這場暴動的定性和對孔家人以及暴動的災民如何處理?
要是偏向孔家,但是災民們從孔府查抄出來堆積如山的銀錢和糧食,卻瞞不住眾人。
更何況所有人都知道這些災民是被餓的不行才被迫造反的。
但是要是偏向災民,這個就更說不過去了。
畢竟災民暴動時有圍攻濟寧府,劫掠地方的舉動。
還殺害了朝廷封的衍聖公,這種舉動是萬萬不能提倡的。
於是在十月末的小朝會上,大昌帝無奈的坐在龍椅上問道:\"眾愛卿,山東濟寧府發生的這次災民暴動怎麽處理?山東布政司,已經抓住上千名參與其中的暴徒了。
還有,孔家剩餘的族人要求恢複他們衍聖公的名號,又當如何處理?
大家說說吧。”
首相王楠開口道:\"陛下,這沒什麽好討論的,這些叛亂的暴民,都應該依國法處以極刑。
至於孔家的衍聖公這個世襲的爵位,既然原來的主家以其嫡支後裔已經被災民全部斬殺,就應當從孔氏宗親中挑一個有德行的來繼承爵位就行。”
此時,負責去蘇北督糧賑災,剛剛完成任務風塵仆仆趕迴來的副相穀少海出麵反對道:
\"王首相說的倒輕鬆,那孔家之人不顧濟寧府的災情,勾結官府,侵吞七成的賑災糧食。
至少導致上千名災民餓死街頭,他們家的這個罪行怎麽算?\"
說實話,這次孔家這次的下作行為,真的把穀少海給惡心到了。
更何況還差點害得他這次的督糧任務不能完成。
首相王楠:”當代衍聖公的做法確實有違國法,但是其人不是已經被災民斬殺了嗎?難道咱們還要向死人追責不成?\"
至於他在災變中趁機撈取的銀錢,充公給當地官府當救災款就好了嗎。”
穀少海:\"這是何道理?孔家人聯合貪官們侵吞了濟寧府七成的賑災口糧,雖然大頭都歸了當代衍聖公和孔家族老們。
但是孔家所有的男丁,都分到了一定的賑災糧。
難道這些孔家人犯罪就不追究嗎?\"
王楠:“穀副相,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要把孔聖人的嫡係後人都殺光?你要置孔聖於何地?”
看到內閣首相和副相因為對孔家處置意見的爭議差點吵起來。
大昌帝忙出麵調解說:\"好了,好了。兩位愛卿不必吵了。
說完他把眼光看向張偉說:“張先生,你是朝廷禮部尚書,大宗伯。
對孔家的處置牽涉到朝廷的禮儀製度。你作為大宗伯,你來說說應該怎麽辦?\"
大昌帝開口問了,張偉正好趁機表明自己對孔子及其後人的態度。
他緩緩的開口道:\"孔家之罪之惡,當然要懲治。
並且孔家衍聖公這支後人並不能代表孔聖。
孔聖的學說,是我儒家的根本。
我們自然要尊孔祭孔,各項禮儀也不容在輕慢,但是孔聖不一定要這些無德的後人來祭祀。
臣的意見,這次濟寧孔氏趁洪災侵吞救災糧,導致近千名災民餓死,罪責極大。
應當剝奪所有參與人祭祀孔聖的資格。
其衍聖公的爵位也應當廢除。
從此以後祭祀孔夫子的責任,應當由濟寧和曲阜兩級衙門聯合承擔。\"
一句話總結張偉的意思就是:“尊孔子而不尊孔氏後裔。\"
”對於參與暴動的災民,那些參與了圍攻濟寧府和殺害衍聖公的頭目,當然是要處以極刑。
不過,對於被裹挾的普通災民而言,他們本來就是無辜的。
臣以為隻要這些人沒有做出什麽大的惡行,就應當無罪釋放。”
張偉這話說的有理有據,把一件事都一分為二的區分開來。
有錯的都要接受處罰,沒有犯實際錯誤的都免於被國法懲罰。
張偉說完之後,副相郭義正馬上出列道:“大宗伯張閣老,說的是正理。
我等儒生崇敬的是孔聖人和孔聖人“仁義禮智信”的思想理念。
至於所謂的孔聖後裔。
經過這一千多年的朝代輪換,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孔聖人的後裔。
就算真是孔聖的嫡係後裔。
孔子曰:“君子之澤,九世而斬,如今早已經過了九世,他們早已經不再能享受特權了。\"
在副相郭義正的心中,
一群不知道和孔聖隔了多少代血脈的所謂後裔。
竟然敢利用天災侵吞災糧災款,真是死不足惜,整個孔家族人都是罪無可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