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一份死亡名單,朱家皇帝全體起立!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清宮,不知過了多久,隻聽撲通一聲,孫傳庭率先跪在地上,高聲道:“臣,願為皇上效犬馬之勞,寧死無悔!”】
【“臣,盧象升願為皇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臣,陳奇諭願竭盡全力輔佐皇上,雖九死其猶未悔!”】
【大殿內,所有人陸陸續續全都跪在地上,宣誓效忠朱由檢。】
【“很好!”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都說我大明朝堂,大臣們都在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那朕也湊湊熱鬧,從今日開始,你們便與朕為一黨,朝堂上有浙黨、齊黨、東林黨,你們便是帝黨。”】
【帝黨?】
【聽到這個名字,眾人頓時精神抖擻。】
【正如朱由檢所說,朝堂上有許多黨派,他們互相攻伐,拉幫結夥,幾乎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若沒有一個龐大的靠山,甚至在朝堂立足都難以為繼。】
【可若論靠山,誰的重量能有當今皇帝的大?】
【成為皇帝的黨羽,還需要懼怕朝堂上的黨爭嗎?】
【有皇帝做靠山,單憑這一句話,就已經讓這些人自信心爆棚了。】
【當眾人離開後,已是三更時分,乾清宮再次恢複寧靜。】
【朱由檢略顯疲憊的坐在龍椅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萬事俱備,隻等接下來的腥風血雨了。”】
【曹化淳向前一步,開口問道:“主子,這些人真能靠得住嗎?”】
【“當然,整個大明沒有給他們更靠得住的人了。”朱由檢自信一笑。】
看到此處,大明各個時期的人們都有點替朱由檢擔心。
自信是好事。
但盲目自信要不得。
朱由檢雖說對這些人都有深入的了解,但他們也隻是第一次見麵,這麽輕易就將這些人引為心腹,未免有些太草率了。
“我看這些人長得就不咋樣,靠不靠譜啊?”
朱元璋的疑心病又犯了。
他從來都不相信任何人,尤其是大臣,在他眼裏全都不是好東西。
“爹,這孩子的眼光肯定不會差,他看中的人一定有過人之處。”
朱標開口道:“之前的曹文詔、曹變蛟,還有徐光啟、孫元化,不都是幫著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可不一樣。”
朱元璋搖搖頭,否認道:“人心隔肚皮啊,更何況他在位的那個節骨眼,朝堂上早就成了大染缸,黑的白的花的,誰知道這些人以後會是什麽樣?”
“黨爭……”
“哼!”
朱元璋冷笑一聲,目光中閃爍著淩厲的寒芒。
“咱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在咱大明朝竟然會出現這種東西。”
“文官集團,果然不是那小子空穴來風。”
朱元璋小時候家裏窮,沒念過多少書,直到當了皇帝之後,才認真讀了幾本書。
他當然知道黨爭對一個國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黨爭,說的通俗易懂一點,就是內鬥。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鬥爭可以讓一個強大的帝國迅速走向滅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的牛李黨爭,人們都說安史之亂是引起唐朝滅亡的原因,實際上,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朝又延續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真正讓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其實是黨爭。
朝堂大臣之間你爭我奪,拉幫結派,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來搞死對方上麵。
賑災、平叛等等國計民生的大事,全都互相掣肘,拒不配合,最終導致國家亂了,大臣們也都毫無作為,還在忙著鬥倒對方,直至偌大的帝國轟然倒塌。
朱元璋以史為鑒,製定了很多防止黨爭的辦法,甚至廢除宰相製度,同樣有著這方麵考慮。
但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廢除了宰相製度,卻導致文官集團做大,甚至分裂出了黨爭的情況出現。
這就像雪球一點點被滾大,直到朱由檢執政之後,黨爭早已成了無法匹敵的龐然大物。
“爹說的倒也不錯。”
朱棣罕見的支持朱元璋的說法。
“朱由檢這孩子還是太年輕了,不明白朝堂是人情世故的道理。”
“憑他說的一番話,讓人一時熱血可以,但要讓人一直為其肝腦塗地,那就難了。”
大明其他時代的人們也都有相同的擔憂。
越是大明晚期的朝代,人們的認識也就越清醒。
他們深知黨爭的可怕,這有些人早已深陷其中,有時候理想和現實完全不一樣。
朱由檢如此輕信別人,早晚會吃大虧。
而就在人們擔心的時候,【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那塊天幕,忽然出現了一幅畫麵。
畫麵裏出現的是崇禎皇帝吊死煤山之後的場景,好像是在介紹一些忠臣的結局。
【崇禎皇帝死後,大明滅亡,除他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忠臣為國捐軀。】
【總督孫傳庭,戰死。】
【督師盧象升,戰死。】
【將軍曹文詔,戰死。】
【將軍曹變蛟,戰死。】
【內閣大學士範景文,投井而死。】
【戶部尚書倪元璐,自縊而亡。】
【禦史李邦華,文天祥祠自盡而死。】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先是跳城自殺未果,選擇自縊身亡。】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自縊而亡,其子孟章明剛剛金榜題名,便與其父同慷慨赴死,與國同休。】
【……】
當看到【亡國之君·崇禎皇帝】那塊天幕的畫麵後,大明各個時期的人們全都驚呆了。
他們赫然發現,這就是一份死亡名單,而這份名單裏的大臣,幾乎無一例外,全部出現在剛剛光武帝朱由檢所顯示的天幕裏,也就是他組建的帝黨成員。
洪武位麵。
朱元璋緩緩從龍椅上站起來,滿臉肅穆的看著那份死亡名單。
如果說剛剛他很對朱由檢挑選的帝黨成員有所懷疑,那麽現在,他再也沒有任何懷疑了。
不僅沒有,甚至還心懷愧疚。
這些都是大明的忠臣啊!
咱這麽有臉去懷疑他們的忠心?
咱這是在羞辱他們啊!
朱元璋老臉臊的通紅,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
朱標和朱棣同樣肅穆的站在一旁,為這些人致敬。
大明其他時代的皇帝,乃至朝野上下,也都紛紛起身向他們致敬。
“呂芳,扶朕起來。”嘉靖皇帝因為服食丹藥早已雙腿浮腫,難以站立,但他還是堅持要站起來,忍著疼痛看完這份名單。
“王承恩,快把名單裏的人都給朕找來!”
崇禎皇帝也不再矜持了。
作為一個皇帝,誰不想讓朝堂上的忠臣越多越好?
他甚至在心裏暗罵光武帝朱由檢。
好小子!
有好東西隻知道吃獨食是吧?
要不是另外一塊屏幕顯示這些人的結局,朕還真不知道我大明有如此忠心之人!
【“臣,盧象升願為皇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臣,陳奇諭願竭盡全力輔佐皇上,雖九死其猶未悔!”】
【大殿內,所有人陸陸續續全都跪在地上,宣誓效忠朱由檢。】
【“很好!”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都說我大明朝堂,大臣們都在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那朕也湊湊熱鬧,從今日開始,你們便與朕為一黨,朝堂上有浙黨、齊黨、東林黨,你們便是帝黨。”】
【帝黨?】
【聽到這個名字,眾人頓時精神抖擻。】
【正如朱由檢所說,朝堂上有許多黨派,他們互相攻伐,拉幫結夥,幾乎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若沒有一個龐大的靠山,甚至在朝堂立足都難以為繼。】
【可若論靠山,誰的重量能有當今皇帝的大?】
【成為皇帝的黨羽,還需要懼怕朝堂上的黨爭嗎?】
【有皇帝做靠山,單憑這一句話,就已經讓這些人自信心爆棚了。】
【當眾人離開後,已是三更時分,乾清宮再次恢複寧靜。】
【朱由檢略顯疲憊的坐在龍椅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萬事俱備,隻等接下來的腥風血雨了。”】
【曹化淳向前一步,開口問道:“主子,這些人真能靠得住嗎?”】
【“當然,整個大明沒有給他們更靠得住的人了。”朱由檢自信一笑。】
看到此處,大明各個時期的人們都有點替朱由檢擔心。
自信是好事。
但盲目自信要不得。
朱由檢雖說對這些人都有深入的了解,但他們也隻是第一次見麵,這麽輕易就將這些人引為心腹,未免有些太草率了。
“我看這些人長得就不咋樣,靠不靠譜啊?”
朱元璋的疑心病又犯了。
他從來都不相信任何人,尤其是大臣,在他眼裏全都不是好東西。
“爹,這孩子的眼光肯定不會差,他看中的人一定有過人之處。”
朱標開口道:“之前的曹文詔、曹變蛟,還有徐光啟、孫元化,不都是幫著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可不一樣。”
朱元璋搖搖頭,否認道:“人心隔肚皮啊,更何況他在位的那個節骨眼,朝堂上早就成了大染缸,黑的白的花的,誰知道這些人以後會是什麽樣?”
“黨爭……”
“哼!”
朱元璋冷笑一聲,目光中閃爍著淩厲的寒芒。
“咱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在咱大明朝竟然會出現這種東西。”
“文官集團,果然不是那小子空穴來風。”
朱元璋小時候家裏窮,沒念過多少書,直到當了皇帝之後,才認真讀了幾本書。
他當然知道黨爭對一個國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黨爭,說的通俗易懂一點,就是內鬥。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鬥爭可以讓一個強大的帝國迅速走向滅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的牛李黨爭,人們都說安史之亂是引起唐朝滅亡的原因,實際上,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朝又延續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真正讓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其實是黨爭。
朝堂大臣之間你爭我奪,拉幫結派,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來搞死對方上麵。
賑災、平叛等等國計民生的大事,全都互相掣肘,拒不配合,最終導致國家亂了,大臣們也都毫無作為,還在忙著鬥倒對方,直至偌大的帝國轟然倒塌。
朱元璋以史為鑒,製定了很多防止黨爭的辦法,甚至廢除宰相製度,同樣有著這方麵考慮。
但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廢除了宰相製度,卻導致文官集團做大,甚至分裂出了黨爭的情況出現。
這就像雪球一點點被滾大,直到朱由檢執政之後,黨爭早已成了無法匹敵的龐然大物。
“爹說的倒也不錯。”
朱棣罕見的支持朱元璋的說法。
“朱由檢這孩子還是太年輕了,不明白朝堂是人情世故的道理。”
“憑他說的一番話,讓人一時熱血可以,但要讓人一直為其肝腦塗地,那就難了。”
大明其他時代的人們也都有相同的擔憂。
越是大明晚期的朝代,人們的認識也就越清醒。
他們深知黨爭的可怕,這有些人早已深陷其中,有時候理想和現實完全不一樣。
朱由檢如此輕信別人,早晚會吃大虧。
而就在人們擔心的時候,【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那塊天幕,忽然出現了一幅畫麵。
畫麵裏出現的是崇禎皇帝吊死煤山之後的場景,好像是在介紹一些忠臣的結局。
【崇禎皇帝死後,大明滅亡,除他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忠臣為國捐軀。】
【總督孫傳庭,戰死。】
【督師盧象升,戰死。】
【將軍曹文詔,戰死。】
【將軍曹變蛟,戰死。】
【內閣大學士範景文,投井而死。】
【戶部尚書倪元璐,自縊而亡。】
【禦史李邦華,文天祥祠自盡而死。】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先是跳城自殺未果,選擇自縊身亡。】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自縊而亡,其子孟章明剛剛金榜題名,便與其父同慷慨赴死,與國同休。】
【……】
當看到【亡國之君·崇禎皇帝】那塊天幕的畫麵後,大明各個時期的人們全都驚呆了。
他們赫然發現,這就是一份死亡名單,而這份名單裏的大臣,幾乎無一例外,全部出現在剛剛光武帝朱由檢所顯示的天幕裏,也就是他組建的帝黨成員。
洪武位麵。
朱元璋緩緩從龍椅上站起來,滿臉肅穆的看著那份死亡名單。
如果說剛剛他很對朱由檢挑選的帝黨成員有所懷疑,那麽現在,他再也沒有任何懷疑了。
不僅沒有,甚至還心懷愧疚。
這些都是大明的忠臣啊!
咱這麽有臉去懷疑他們的忠心?
咱這是在羞辱他們啊!
朱元璋老臉臊的通紅,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
朱標和朱棣同樣肅穆的站在一旁,為這些人致敬。
大明其他時代的皇帝,乃至朝野上下,也都紛紛起身向他們致敬。
“呂芳,扶朕起來。”嘉靖皇帝因為服食丹藥早已雙腿浮腫,難以站立,但他還是堅持要站起來,忍著疼痛看完這份名單。
“王承恩,快把名單裏的人都給朕找來!”
崇禎皇帝也不再矜持了。
作為一個皇帝,誰不想讓朝堂上的忠臣越多越好?
他甚至在心裏暗罵光武帝朱由檢。
好小子!
有好東西隻知道吃獨食是吧?
要不是另外一塊屏幕顯示這些人的結局,朕還真不知道我大明有如此忠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