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人類都有的一個超能力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2章 人類都有的一個超能力
趙佳林就相對來說自信了許多。
“我是真的充分研究過顧然的那個函數的,所以我知道那個邏輯有多詭異,”他看著郵箱中那密密麻麻的郵件說道:“其實說不定我和這些人一樣,研究到頭可能也隻在表麵打轉。”
“所以我還是比較直觀的能感受到這個孩子的思維和想法有多天才的。”
趙佳林描述著自己當時的心境:“更不用說我還是寄托者老師你的厚望的,所以在研究的時候,可想而知我是非常重視的,”
“當我幾乎把關於核物理的所有認知全部調動了出來,結果還是沒有能和這個函數邏輯聯係起來的時候,那時候我的內心是非常煎熬的。”
“那感覺就像是陷入了一個迷宮裏,一邊是被給予厚望,必須要衝出去,一邊是左衝右撞,頭破血流,但沒有一點兒光亮。”
“說實話這種感覺我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但是呢,這小子給我提了建議之後,就感覺那個黑暗的迷宮中,那條正確的出路突然被點亮了,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走了出去。”
“這種感覺是很難形容的。”
趙佳林喃喃道:“其實之前做實驗的時候,很多課題我也和許多院士合作過,也受到過院士們的指點,”
“但我從來沒有過今天的這種感覺。”
“過去的時候,指點可能是能讓你往前再走一步或者兩步,但今天這種卻是直接一口氣把人送到了終點。”
看著趙佳林繪聲繪色的描述,米非凡道:“不用添油加醋了。”
“就加了一點兒。”
米非凡雖然對這個高中生開始出現了些期待,但心中還是不斷的降低著自己的預期。
作為一個在中科院呆了半輩子的人,他很清楚不世出的天才是什麽樣子。
像顧然這樣的人,出現一個,他是能接受和理解的。
但如果一個又一個出現,那多少就有點讓人犯嘀咕了。
尤其是作為中科院下屬科研所的負責人,他深知科研應該是什麽樣子。
就像是他給許多實驗室題的十六個字一樣:克服困難,勇敢攀登,穩紮穩打,腳踏實地。
而現在他心裏總有一些虛浮,
一個顧然,是驚喜。
兩個、三個顧然,那就是擔憂了。
他一方麵希望湧現天才,一方麵又擔心過於高估了天才的作用而忽視了穩紮穩打的重要性。
顧然是葉老認證過的,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
但葉老認證的認證,不等於葉老的認證。
“倒也並不誇張,”顧然道:“如果說這些內容真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那就足以證明他的天賦了。”
“他才上高中。”
“就是因為他才上高中,而且看起來沒有提前學過高等數學,所以才能證明天賦。”
米非凡哭笑不得:“或許是瞎蒙的呢?”
顧然道:“這就有點強詞奪理了,從他的聊天記錄上的提問可以看出來,它的思考是循序漸進的,從弄明白這個函數到讀懂這個函數的作用,都是有跡可循的,顯然不是瞎蒙。”
米非凡不解的搖了搖頭:“那我很難理解一個高中生怎麽會弄懂的。”
“直覺。”
“直覺?”
“或許是一種數學能力吧,”顧然道:“就像成年人都有一個關於數學的超能力,”
“在你麵前擺放一些物體,隻要數量在五以下,你可以不用任何思考,就能準確的說出他的個數。”
趙佳林聽著,然後拿著米非凡筆筒裏的筆,放在了桌麵上。
然後隨機撒出去幾個,進行了簡單的測試。
“還真是。”
他頗感興趣的說道:“是不是五以下的數量數的比較快?”
他指著散落在桌麵上的筆:“一二三。”
“一二三四。”
“一二。”
基本上很短時間就能數出來了。
顧然搖搖頭:“結婚了嗎?”
趙佳林一愣:“結了,孩子都兩歲了。”
“迴去讓你孩子數一下,你會發現,他會按部就班的按照順序一個一個進行計數,”
顧然拿起幾根筆,然後撒了出去:“幾?”
“三。”
“那你迴憶一下你是按照什麽順序數的?”
趙佳林思索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
“是在心裏默數麽?”
趙佳林依舊搖了搖頭。
因為他能夠十分清晰知道,在他把數字脫口而出的時候,他是沒有進行一個計數過程的。
就好像是那幾根筆就像是數字本身一樣。
顧然道:“實際上,這個能力是真實存在的,不少科學家也對此有過研究,人在麵對五個數量以下的物體,是不需要通過計數,瞬間就可以給出答案的。”
“當然,具體的原因,到現在還隻是一個猜測,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解釋。”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隻是人類最基礎的一個關於數學的能力。”
“那以這個為起點,是否存在更加高級一些的數覺?”
“答案是有的。”
“如果我說3、4、5,你會想到什麽?”
趙佳林幾乎不假思索道:“數列,或者勾股定理。”
“3.。”
“圓周率。”
趙佳林依舊是表達,但還是很快意識到了什麽,解釋道:“不對,不對不對,這是因為這些數字已經形成了記憶,可以隨時調動,所以才和數學沒有關係了吧?”
顧然道:“當你看到一些數字,然後瞬間調動出意識中與這個數字關聯的邏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類似數覺的能力。”
“比如圓周率其實是3.……但在聽到那串數字之後,直覺還是條件反射一般給了你答案。”
趙佳林道:“主要是我沒有來得及聽到後麵,這算是我比較武斷了。”
顧然則搖了搖頭:“實際上,無論你說‘圓周率’還是說‘不是圓周率’,這實際上都是數覺的體現。”
“因為在那一刻,你意識已經在一瞬間拿出了圓周率與這個數字進行了對應。”
趙佳林一怔,然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有點意思哈。”
“而有些人的數覺不止如此,甚至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擁有這個能力,但意識還是能夠對許多數據,敏銳的給出一些對應。”
趙佳林就相對來說自信了許多。
“我是真的充分研究過顧然的那個函數的,所以我知道那個邏輯有多詭異,”他看著郵箱中那密密麻麻的郵件說道:“其實說不定我和這些人一樣,研究到頭可能也隻在表麵打轉。”
“所以我還是比較直觀的能感受到這個孩子的思維和想法有多天才的。”
趙佳林描述著自己當時的心境:“更不用說我還是寄托者老師你的厚望的,所以在研究的時候,可想而知我是非常重視的,”
“當我幾乎把關於核物理的所有認知全部調動了出來,結果還是沒有能和這個函數邏輯聯係起來的時候,那時候我的內心是非常煎熬的。”
“那感覺就像是陷入了一個迷宮裏,一邊是被給予厚望,必須要衝出去,一邊是左衝右撞,頭破血流,但沒有一點兒光亮。”
“說實話這種感覺我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但是呢,這小子給我提了建議之後,就感覺那個黑暗的迷宮中,那條正確的出路突然被點亮了,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走了出去。”
“這種感覺是很難形容的。”
趙佳林喃喃道:“其實之前做實驗的時候,很多課題我也和許多院士合作過,也受到過院士們的指點,”
“但我從來沒有過今天的這種感覺。”
“過去的時候,指點可能是能讓你往前再走一步或者兩步,但今天這種卻是直接一口氣把人送到了終點。”
看著趙佳林繪聲繪色的描述,米非凡道:“不用添油加醋了。”
“就加了一點兒。”
米非凡雖然對這個高中生開始出現了些期待,但心中還是不斷的降低著自己的預期。
作為一個在中科院呆了半輩子的人,他很清楚不世出的天才是什麽樣子。
像顧然這樣的人,出現一個,他是能接受和理解的。
但如果一個又一個出現,那多少就有點讓人犯嘀咕了。
尤其是作為中科院下屬科研所的負責人,他深知科研應該是什麽樣子。
就像是他給許多實驗室題的十六個字一樣:克服困難,勇敢攀登,穩紮穩打,腳踏實地。
而現在他心裏總有一些虛浮,
一個顧然,是驚喜。
兩個、三個顧然,那就是擔憂了。
他一方麵希望湧現天才,一方麵又擔心過於高估了天才的作用而忽視了穩紮穩打的重要性。
顧然是葉老認證過的,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
但葉老認證的認證,不等於葉老的認證。
“倒也並不誇張,”顧然道:“如果說這些內容真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那就足以證明他的天賦了。”
“他才上高中。”
“就是因為他才上高中,而且看起來沒有提前學過高等數學,所以才能證明天賦。”
米非凡哭笑不得:“或許是瞎蒙的呢?”
顧然道:“這就有點強詞奪理了,從他的聊天記錄上的提問可以看出來,它的思考是循序漸進的,從弄明白這個函數到讀懂這個函數的作用,都是有跡可循的,顯然不是瞎蒙。”
米非凡不解的搖了搖頭:“那我很難理解一個高中生怎麽會弄懂的。”
“直覺。”
“直覺?”
“或許是一種數學能力吧,”顧然道:“就像成年人都有一個關於數學的超能力,”
“在你麵前擺放一些物體,隻要數量在五以下,你可以不用任何思考,就能準確的說出他的個數。”
趙佳林聽著,然後拿著米非凡筆筒裏的筆,放在了桌麵上。
然後隨機撒出去幾個,進行了簡單的測試。
“還真是。”
他頗感興趣的說道:“是不是五以下的數量數的比較快?”
他指著散落在桌麵上的筆:“一二三。”
“一二三四。”
“一二。”
基本上很短時間就能數出來了。
顧然搖搖頭:“結婚了嗎?”
趙佳林一愣:“結了,孩子都兩歲了。”
“迴去讓你孩子數一下,你會發現,他會按部就班的按照順序一個一個進行計數,”
顧然拿起幾根筆,然後撒了出去:“幾?”
“三。”
“那你迴憶一下你是按照什麽順序數的?”
趙佳林思索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
“是在心裏默數麽?”
趙佳林依舊搖了搖頭。
因為他能夠十分清晰知道,在他把數字脫口而出的時候,他是沒有進行一個計數過程的。
就好像是那幾根筆就像是數字本身一樣。
顧然道:“實際上,這個能力是真實存在的,不少科學家也對此有過研究,人在麵對五個數量以下的物體,是不需要通過計數,瞬間就可以給出答案的。”
“當然,具體的原因,到現在還隻是一個猜測,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解釋。”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隻是人類最基礎的一個關於數學的能力。”
“那以這個為起點,是否存在更加高級一些的數覺?”
“答案是有的。”
“如果我說3、4、5,你會想到什麽?”
趙佳林幾乎不假思索道:“數列,或者勾股定理。”
“3.。”
“圓周率。”
趙佳林依舊是表達,但還是很快意識到了什麽,解釋道:“不對,不對不對,這是因為這些數字已經形成了記憶,可以隨時調動,所以才和數學沒有關係了吧?”
顧然道:“當你看到一些數字,然後瞬間調動出意識中與這個數字關聯的邏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類似數覺的能力。”
“比如圓周率其實是3.……但在聽到那串數字之後,直覺還是條件反射一般給了你答案。”
趙佳林道:“主要是我沒有來得及聽到後麵,這算是我比較武斷了。”
顧然則搖了搖頭:“實際上,無論你說‘圓周率’還是說‘不是圓周率’,這實際上都是數覺的體現。”
“因為在那一刻,你意識已經在一瞬間拿出了圓周率與這個數字進行了對應。”
趙佳林一怔,然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有點意思哈。”
“而有些人的數覺不止如此,甚至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擁有這個能力,但意識還是能夠對許多數據,敏銳的給出一些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