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以朱雀大街為界,南北十四街,東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東五十四坊歸萬年縣管轄,街西五十四坊,歸長安縣管轄,京兆尹總管兩縣。
此時已經要臨近正午,承天門城樓上的鼓聲不知敲過多少下,各條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樓依次跟進。
每天開啟與關閉城門都依靠這些鼓樓,光是敲鼓便要花費數個時辰,唐人遵循所謂的“開闔之節”,以一種緩慢流逝的時間觀來過自己的生活。
在鼓樓鼓聲敲過六百下時,一騎著高頭皂馬的青衣小吏從朱雀大街上奔向萬年縣縣獄而來。縣獄門口被身披甲胄,手持弓弩,腰懸橫刀的衛士上前阻攔。不多時,便有縣尉各牽一條褐紅色細犬上前盤問。
此犬兇烈,乃是大唐皇室禦用獵犬,頭長而狹窄,頸部極長,結實圓拱,身軀美麗靈活若弓,也被用作看守稽查。
小吏懼怕細犬,連忙掏出市舶司長史的龜符,交由縣尉查驗,確定龜符鐫刻的官職姓名不似偽造,這才將人帶進去見縣獄節級。
萬年縣縣獄關押的大多都是犯官,為防止有人私下劫牢,牢獄所用的堂頂都是采用陶瓦輔以木瓦鋪墊而成,曾有暴風拔樹砸頂而不損的美譽,關押人犯的監牢更是采用了於闐出產的青石,混雜了入土而不爛的芸輝香草碎屑而製成的泥壁,堪稱固若金湯。
市舶司小吏走進萬年縣獄公廨時,一眼便瞧見了下晗留著一圈絡腮胡的縣獄節級張衝,此人正蜷在胡床上,手裏捧著銀爐取暖。
小吏聞了聞炭火飄散的氣味,便知爐裏所用的炭條正是西涼國販賣到長安的西涼青炭,這種炭堅硬如鐵,名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熱氣逼人,不可靠近。
張衝本是玉山營三年老兵,後來靠其姐夫萬年縣丞的關係打點,補了這縣獄節級的位子,算是入了最低等的武職,何況萬年縣在皇城跟腳,權貴多集中於此地,關係更是盤根錯節,張衝能坐穩這節級,還從中撈取不少油水,人稱得上圓滑世故。
聽小吏輕言崇義坊間衛生僚瘍科之李稷博士名諱,張節級嘴角忽綻一抹玩味之笑:“提那風魔之人作甚?”
“風魔?”小吏一臉困惑,宛如霧中探花。
張衝見其憨態,反倒對此事添了幾分好奇之色,悠悠道:“此人昔日不過庸常之輩,混跡長安底層,妻逝孤身的鰥夫一個,僚內醫署內少有與其來往的。可就在六個月之前,此人竟如脫胎換骨!”
“何以脫胎換骨?”小吏追問。
“他不僅瘍科外科之術精湛,擅製精鹽,連那造紙之術也略窺門徑。三月前,更豪擲千金,購得長安東市一鋪,售以美容養顏的玉脂膏,連聖上亦讚不絕口,金銀如流水般湧入。然天有不測風雲,此人竟觸怒了梁王愛侄,如今身陷囹圄,七日之後,便是其秋後問斬之時!”
小吏不懂這何處奇怪:“許是此人忽然開竅了?這有什麽奇處?”
張衝眼神一閃,繼續說道:“奇的是,此人在生死存亡之際,竟口出妄言,自詡為‘穿越而來’的異客,言能預知千年事,此等神通,怕是連欽天監的監正也望塵莫及。可笑的是,我僅詢其何時能助我飛黃騰達,他卻支吾其詞,顯是江湖術士之流,或是得知命不久矣,神誌錯亂罷了,終歸難逃一死。”
“節級大人,此人殺不得!”小吏情急之下,脫口而出,隨即意識到失言,縣令之令如山,他區區市舶司小吏,怎敢輕易置喙。
“張節級,我家長史有要事需此人相助!”小吏終是吐露心聲,其背後緣由,耐人尋味。
城東九裏乃是朝堂所設停泊港,其中有諸國自廣州運來的船舶貨物,市舶司於此設立交易處,任由百姓與諸國商販交易,但今日開阜時每一曼那(阿拉伯人)隨船而來的王子亞都跟一香藥商人發生了爭執,兩夥人在停泊港內械鬥,王子亞都被人捅了一刀,腹部被豁開了個大口子,腸子都斷成了兩節,他家長史請了不少太醫署醫官來治,都沒有辦法,最後是本地一個胡醫舉薦此人,言明此人精通瘍科醫術,定能救活亞都王子。
見事涉外邦,知小吏沒有說謊,張衝查看了市舶司長史的龜符,賣了對方這個人情,不過仍嚴肅的叮囑了一番。
“小子,用完人之後定要將其完全無虞地帶迴,否則出了岔子,別說你我,你們長史都脫不了身!”
見小吏麵色吃緊,知曉其中厲害,張衝便掏出自己的龜符交由獄卒一並前去提人。
西域狂沙,數不清的屍體,還有到處彌漫的血腥味。
李稷隻記得自己在沙漠上被吐蕃人追殺,拚命地逃,突然傳來“嘶啦”一聲,他胸口伴隨銳物劃傷的痛楚,倒在了沙漠上,鮮血從胸口流出很快就幹涸成一灘血漬,他麵目近乎扭曲,渾身被太陽暴曬得濕透了衣袍。
那吐蕃士兵拉扯著他的頭發前行,血滴落在滾燙的沙子上很快就被烤幹,他眼睜睜看著對方衝著自己舉起了彎刀,隨即重重落下。
哀嚎聲直竄入耳,血腥洶湧而出,一道迫近的還有他那顆滾燙的人頭。
李稷猛地醒來,涼風一拂,驚覺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放眼望去見四周盡是土牆,這才意識到自己還在萬年縣獄裏,方才不過是場噩夢罷了,摸了摸自己的腦袋,見它還安安全全的架在脖子上,不由鬆了口氣。
他是六個月前穿越而來,便想著如書中那些穿越者一般,靠著後世知識在長安風生水起,什麽粗鹽提煉精鹽,製造美容化妝品,搞活版印刷術,想法起初是好的,的確也賺了一筆,但他忽略了這個時代是封建帝製,權貴世家當道,無權無勢者身懷重金反而成了危險,這些人想要捏死他如同捏死一隻蝲蛄,什麽主角光環都是扯淡。
那梁王寵侄隻因看上了他那養顏的玉脂膏與精鹽的製方,便不問青紅皂白,隨便編排了個罪名將他網羅問斬。
李稷一聲痛苦喘息,努力迴想自己穿越而來的點點滴滴,想到自己即將就要被斬首,也不知死了以後還能不能迴到原來的世界裏。
牢獄中又開始了用刑,聽著那些人的哀嚎聲,李稷臉上不知是同情還是同命相連的憐憫。不知何時,牢門木檻上突然傳來幾聲敲打,他抬眼望過去,隻瞧老獄卒帶著位青袍小吏站在門前。
“你是李稷李介象?”小吏瞧著眼前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年輕人,根本看不出醫博士的模樣,眼中有了幾分懷疑。
李稷愣了下,旋即說道:“我就是。”
小吏知道很可能便是此人了,也來不及跟他解釋,衝著獄卒拱了拱手:“勞煩將此人帶出,卸掉枷鎖,今日宵禁前我定將人安全送迴。”
那獄卒已年過五旬,身子微微佝僂,見了市舶司小吏手持了節級龜符,不疑有假,上前卸掉了李稷頭上的枷鎖,隻是臨走前又托了對方一把,捏得他手生疼,小聲叮囑起來:“李家小子,此事是福是禍,都在人為,你要想活命便要把握住這次機會!”說完便退了下去,順手將李稷象征瘍科醫博士的龜符裝在了袋子裏,順手塞進了他懷中,又將他入獄時帶的醫箱還了迴來。
小吏顧不得說話,已經心急如焚,將人一路從萬年縣牢獄中帶出,這才稍稍打量了下對方,見他身高足有六尺,挺背細腰,倒是生了副好身材,蓬頭垢麵下那兩道細長臥蠶,也是生得好看,又見他環顧左右眼中迷茫,便大聲問他:“李博士可會騎乘?”
李稷搖了搖頭。
小吏早有準備,從衛士那裏牽了匹矯健的大驢過來。
九品下敘的醫官騎驢倒也合適。
他看了一眼牙門前的日晷,知時間不多,趕緊攙扶李稷上驢。
他人在前頭牽繩上馬,李稷在後倒騎著大驢,一馬一驢前後奔出了萬年縣,朝著城東九裏停泊港趕去。因長安城內施行《儀製令》,禁止車、馬在城內及人口稠密的鬧市區內高速奔走,小吏拿了長史龜符,選了條無人近路,向天空用力一揮馬鞭,沿著大道右側快速奔馳起來。
此時已經要臨近正午,承天門城樓上的鼓聲不知敲過多少下,各條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樓依次跟進。
每天開啟與關閉城門都依靠這些鼓樓,光是敲鼓便要花費數個時辰,唐人遵循所謂的“開闔之節”,以一種緩慢流逝的時間觀來過自己的生活。
在鼓樓鼓聲敲過六百下時,一騎著高頭皂馬的青衣小吏從朱雀大街上奔向萬年縣縣獄而來。縣獄門口被身披甲胄,手持弓弩,腰懸橫刀的衛士上前阻攔。不多時,便有縣尉各牽一條褐紅色細犬上前盤問。
此犬兇烈,乃是大唐皇室禦用獵犬,頭長而狹窄,頸部極長,結實圓拱,身軀美麗靈活若弓,也被用作看守稽查。
小吏懼怕細犬,連忙掏出市舶司長史的龜符,交由縣尉查驗,確定龜符鐫刻的官職姓名不似偽造,這才將人帶進去見縣獄節級。
萬年縣縣獄關押的大多都是犯官,為防止有人私下劫牢,牢獄所用的堂頂都是采用陶瓦輔以木瓦鋪墊而成,曾有暴風拔樹砸頂而不損的美譽,關押人犯的監牢更是采用了於闐出產的青石,混雜了入土而不爛的芸輝香草碎屑而製成的泥壁,堪稱固若金湯。
市舶司小吏走進萬年縣獄公廨時,一眼便瞧見了下晗留著一圈絡腮胡的縣獄節級張衝,此人正蜷在胡床上,手裏捧著銀爐取暖。
小吏聞了聞炭火飄散的氣味,便知爐裏所用的炭條正是西涼國販賣到長安的西涼青炭,這種炭堅硬如鐵,名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熱氣逼人,不可靠近。
張衝本是玉山營三年老兵,後來靠其姐夫萬年縣丞的關係打點,補了這縣獄節級的位子,算是入了最低等的武職,何況萬年縣在皇城跟腳,權貴多集中於此地,關係更是盤根錯節,張衝能坐穩這節級,還從中撈取不少油水,人稱得上圓滑世故。
聽小吏輕言崇義坊間衛生僚瘍科之李稷博士名諱,張節級嘴角忽綻一抹玩味之笑:“提那風魔之人作甚?”
“風魔?”小吏一臉困惑,宛如霧中探花。
張衝見其憨態,反倒對此事添了幾分好奇之色,悠悠道:“此人昔日不過庸常之輩,混跡長安底層,妻逝孤身的鰥夫一個,僚內醫署內少有與其來往的。可就在六個月之前,此人竟如脫胎換骨!”
“何以脫胎換骨?”小吏追問。
“他不僅瘍科外科之術精湛,擅製精鹽,連那造紙之術也略窺門徑。三月前,更豪擲千金,購得長安東市一鋪,售以美容養顏的玉脂膏,連聖上亦讚不絕口,金銀如流水般湧入。然天有不測風雲,此人竟觸怒了梁王愛侄,如今身陷囹圄,七日之後,便是其秋後問斬之時!”
小吏不懂這何處奇怪:“許是此人忽然開竅了?這有什麽奇處?”
張衝眼神一閃,繼續說道:“奇的是,此人在生死存亡之際,竟口出妄言,自詡為‘穿越而來’的異客,言能預知千年事,此等神通,怕是連欽天監的監正也望塵莫及。可笑的是,我僅詢其何時能助我飛黃騰達,他卻支吾其詞,顯是江湖術士之流,或是得知命不久矣,神誌錯亂罷了,終歸難逃一死。”
“節級大人,此人殺不得!”小吏情急之下,脫口而出,隨即意識到失言,縣令之令如山,他區區市舶司小吏,怎敢輕易置喙。
“張節級,我家長史有要事需此人相助!”小吏終是吐露心聲,其背後緣由,耐人尋味。
城東九裏乃是朝堂所設停泊港,其中有諸國自廣州運來的船舶貨物,市舶司於此設立交易處,任由百姓與諸國商販交易,但今日開阜時每一曼那(阿拉伯人)隨船而來的王子亞都跟一香藥商人發生了爭執,兩夥人在停泊港內械鬥,王子亞都被人捅了一刀,腹部被豁開了個大口子,腸子都斷成了兩節,他家長史請了不少太醫署醫官來治,都沒有辦法,最後是本地一個胡醫舉薦此人,言明此人精通瘍科醫術,定能救活亞都王子。
見事涉外邦,知小吏沒有說謊,張衝查看了市舶司長史的龜符,賣了對方這個人情,不過仍嚴肅的叮囑了一番。
“小子,用完人之後定要將其完全無虞地帶迴,否則出了岔子,別說你我,你們長史都脫不了身!”
見小吏麵色吃緊,知曉其中厲害,張衝便掏出自己的龜符交由獄卒一並前去提人。
西域狂沙,數不清的屍體,還有到處彌漫的血腥味。
李稷隻記得自己在沙漠上被吐蕃人追殺,拚命地逃,突然傳來“嘶啦”一聲,他胸口伴隨銳物劃傷的痛楚,倒在了沙漠上,鮮血從胸口流出很快就幹涸成一灘血漬,他麵目近乎扭曲,渾身被太陽暴曬得濕透了衣袍。
那吐蕃士兵拉扯著他的頭發前行,血滴落在滾燙的沙子上很快就被烤幹,他眼睜睜看著對方衝著自己舉起了彎刀,隨即重重落下。
哀嚎聲直竄入耳,血腥洶湧而出,一道迫近的還有他那顆滾燙的人頭。
李稷猛地醒來,涼風一拂,驚覺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放眼望去見四周盡是土牆,這才意識到自己還在萬年縣獄裏,方才不過是場噩夢罷了,摸了摸自己的腦袋,見它還安安全全的架在脖子上,不由鬆了口氣。
他是六個月前穿越而來,便想著如書中那些穿越者一般,靠著後世知識在長安風生水起,什麽粗鹽提煉精鹽,製造美容化妝品,搞活版印刷術,想法起初是好的,的確也賺了一筆,但他忽略了這個時代是封建帝製,權貴世家當道,無權無勢者身懷重金反而成了危險,這些人想要捏死他如同捏死一隻蝲蛄,什麽主角光環都是扯淡。
那梁王寵侄隻因看上了他那養顏的玉脂膏與精鹽的製方,便不問青紅皂白,隨便編排了個罪名將他網羅問斬。
李稷一聲痛苦喘息,努力迴想自己穿越而來的點點滴滴,想到自己即將就要被斬首,也不知死了以後還能不能迴到原來的世界裏。
牢獄中又開始了用刑,聽著那些人的哀嚎聲,李稷臉上不知是同情還是同命相連的憐憫。不知何時,牢門木檻上突然傳來幾聲敲打,他抬眼望過去,隻瞧老獄卒帶著位青袍小吏站在門前。
“你是李稷李介象?”小吏瞧著眼前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年輕人,根本看不出醫博士的模樣,眼中有了幾分懷疑。
李稷愣了下,旋即說道:“我就是。”
小吏知道很可能便是此人了,也來不及跟他解釋,衝著獄卒拱了拱手:“勞煩將此人帶出,卸掉枷鎖,今日宵禁前我定將人安全送迴。”
那獄卒已年過五旬,身子微微佝僂,見了市舶司小吏手持了節級龜符,不疑有假,上前卸掉了李稷頭上的枷鎖,隻是臨走前又托了對方一把,捏得他手生疼,小聲叮囑起來:“李家小子,此事是福是禍,都在人為,你要想活命便要把握住這次機會!”說完便退了下去,順手將李稷象征瘍科醫博士的龜符裝在了袋子裏,順手塞進了他懷中,又將他入獄時帶的醫箱還了迴來。
小吏顧不得說話,已經心急如焚,將人一路從萬年縣牢獄中帶出,這才稍稍打量了下對方,見他身高足有六尺,挺背細腰,倒是生了副好身材,蓬頭垢麵下那兩道細長臥蠶,也是生得好看,又見他環顧左右眼中迷茫,便大聲問他:“李博士可會騎乘?”
李稷搖了搖頭。
小吏早有準備,從衛士那裏牽了匹矯健的大驢過來。
九品下敘的醫官騎驢倒也合適。
他看了一眼牙門前的日晷,知時間不多,趕緊攙扶李稷上驢。
他人在前頭牽繩上馬,李稷在後倒騎著大驢,一馬一驢前後奔出了萬年縣,朝著城東九裏停泊港趕去。因長安城內施行《儀製令》,禁止車、馬在城內及人口稠密的鬧市區內高速奔走,小吏拿了長史龜符,選了條無人近路,向天空用力一揮馬鞭,沿著大道右側快速奔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