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繳稅繳得積極,還能撈到好處?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茶葉生意被朝廷擱置了一然可以另辟蹊徑,多搞出一條財路來。
江南陸氏的實力不容小覷,一個未來能成為宰相的家夥,同樣也不容小覷。
光是能把整個江南的茶葉都收集起來這一點,足以證明陸敦信的能力。
既然選擇了合作,那麽契約是一定要簽署的。
柳葉叫王玄策把駐守在江南會館的稅官叫過來,雖然稅吏並不管契約這一類的業務,但好歹是衙門的人,在他的見證下簽署契約,公信力要強得多。
...
就在柳葉和陸敦信商量著擬定契約的時候,長安縣的人,以縣令左奎和縣尉韓平為首,全部來到江南會館的門前。
巧合的是,正好跟萬年縣的人撞了個臉對臉!
萬年縣令出身裴氏,名叫裴宣機,乃是故去的民部尚書裴矩之子。
和之前得罪過柳葉的裴家不同,雖然同樣是出自河東裴氏,卻早就斷了親,而且自成一體。
裴矩在前隋的時候就是高官,後來在宇文士及麾下,在竇建德麾下,都位極人臣。
投降大唐之後,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成為了民部尚書。
李世民比較感念裴矩在玄武門之變時候做的貢獻,因此不僅僅封他的幼子裴宣機為萬年縣令,和長安縣令左奎共同管理長安城,還給裴宣機加封了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頭銜。
別看貞觀元年時,裴矩死的時候都八十歲了,時至今日,裴宣機也才堪堪三十歲而已,正是在官場上最為野心勃勃的歲數。
“左縣令好快的腿腳啊,本官剛剛收到風聲,你竟然也趕來了!”
裴宣機陰不陰陽不陽的擠兌左奎,話裏話外都在譏諷他看見銀子跑得比兔子還快。
其實雙方的目的都心照不宣,無非是為了登科樓的稅款而已!
左奎雖然為人古板,但也不是個受氣的人。
“裴縣令的動作也不慢,跑到我長安縣的地盤,連話也不遞給老夫一句!”
這話裏的意思,是在嘲諷裴宣機為了銀子,連規矩都不顧了,直接把手伸到他長安縣的範圍之內。
在貞觀年間,長安縣和萬年縣管轄範圍並不明晰,隻有一個大概的分界。
西邊歸長安縣,東邊則是歸萬年縣。
除此之外,毗鄰皇宮的幾個坊市,以及皇宮北邊那幾個靠近上林苑的坊市,他們沒有管轄的權限。
東西兩市,都歸屬市監司,跟他們更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就導致了一個尷尬的局麵,明明在名義上掌控著整個長安城,但從賦稅上看來,最為富庶的地區,都不會給兩縣上繳一文錢的稅款。
因此,長安縣和萬年縣經常因為稅款的事情出現摩擦。
裴宣機哈哈大笑,道:“左縣令睡糊塗了不成?柳大東家的登科樓在平康坊,那自然是算作我萬年縣的產業,如今這幾家分店,當然歸登科樓管轄!”
“朝廷的商稅條款上寫得明明白白,分店的稅款都需要由總店統一交付!”
左奎被他這番話氣得一臉鐵青。
“放屁!”
“商稅條款也是根據《武德律》製定的,《武德律》上清清楚楚寫著,店鋪開在哪裏,就由當地官府收繳稅款!”
“無知小兒曲解朝廷法度,罪在不赦!”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雙方也等同於是撕破臉皮了。
裴宣機仗著年輕,嗓門比左奎大了一倍多。
“貪得無厭,貪得無厭啊!”
雙方的隨員也跟著罵了起來。
周圍的行人全部都遠遠地躲開,有幾個不怕死的外地行商想過來看看熱鬧,結果被雙方縣衙的衙役,拎著水火棍趕走。
江南會館裏頭也聽見了這邊的動靜。
許敬宗急忙跑出來,擠到雙方中間勸架。
“左縣令,裴縣令,都消消氣,今日小店試營業,給許某幾分薄麵,萬萬不要傷了和氣!”
左奎和裴宣機都很給許敬宗麵子。
“許掌櫃,你來評評理,新開的五家會館全都在我長安縣境內,是不是本就該將賦稅交給長安縣?我長安縣的稅吏昨天就已經入駐進去了,他萬年縣非要來搶!”
“滑天下之大稽!登科樓總店在我萬年縣境內,這本就是萬年縣的內務!”
許敬宗一個腦袋兩個大。
不光是他,整個長安城的商賈都知道,在商稅方麵,朝廷的律法存在很大的漏洞。
交給長安縣合情合理,交給萬年縣也理所應當,除此之外,登科樓掛靠在東市的竹葉軒麾下,就算把賦稅交給市監司,也是應有之理。
這種情況之下,往往就看東家的心意。
“兩位!兩位!先消消火,許某這便去請大東家!”
許敬宗可拿不了主意,趕忙上樓把這裏的情況告訴柳葉。
柳葉一聽,也有些發懵。
他沒想到,稅款的事情竟然讓兩位地位最高的縣令當街對罵了起來...
以前他從來沒關注過繳稅的事情,隻是經常提醒許敬宗他們,千萬不要忘記繳稅,免得這點小事情給家裏帶來麻煩。
“陸兄稍候片刻,柳某先去看一看!”
陸敦信一笑,道:“陸某聽聞長安縣和萬年縣的地位尊崇,兩位縣令也都是清貴之中的清貴,柳兄的登科樓能讓兩位縣令為之動怒,可見柳兄的手筆著實不凡!”
柳葉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道:“陸兄就不要挖苦柳某了,趕緊將契約上的條款敲定下來才是正經事!”
“盡管去吧,剩下的條款交給陸某!”
柳葉衝他拱了拱手,領著許敬宗朝樓下走去。
他一露麵,左奎和裴宣機就湊到他跟前,還是之前的那一套說辭。
裴宣機年輕,腦子明顯要比左奎活泛得多。
在說完了情況之後,裴宣機大聲道:“柳大東家若是願意將登科樓的五大會館搬遷到我萬年縣境內,搬遷的費用,加上店麵和裝修費用,我萬年縣衙全都出了!”
“除此之外,稅款方麵可以給出最大的優惠條件,本官可以做主,減免三成的賦稅!”
左奎一聽,心裏頭咯噔一下。
柳葉開登科樓是為了賺銀子,若是能省去一大筆開銷,自然樂意把店麵都搬遷到萬年縣境內。
到那時候,就真跟長安縣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費那個工夫幹什麽?老夫直接減免三成賦稅,柳公子就用不著搬遷了!”
柳葉聽得眼前一亮!
想不到,繳稅繳得積極,還能撈到好處?
他笑眯眯的衝兩人拱了拱手,道:“左縣令,裴縣令,不如...咱們去裏邊談?”
江南陸氏的實力不容小覷,一個未來能成為宰相的家夥,同樣也不容小覷。
光是能把整個江南的茶葉都收集起來這一點,足以證明陸敦信的能力。
既然選擇了合作,那麽契約是一定要簽署的。
柳葉叫王玄策把駐守在江南會館的稅官叫過來,雖然稅吏並不管契約這一類的業務,但好歹是衙門的人,在他的見證下簽署契約,公信力要強得多。
...
就在柳葉和陸敦信商量著擬定契約的時候,長安縣的人,以縣令左奎和縣尉韓平為首,全部來到江南會館的門前。
巧合的是,正好跟萬年縣的人撞了個臉對臉!
萬年縣令出身裴氏,名叫裴宣機,乃是故去的民部尚書裴矩之子。
和之前得罪過柳葉的裴家不同,雖然同樣是出自河東裴氏,卻早就斷了親,而且自成一體。
裴矩在前隋的時候就是高官,後來在宇文士及麾下,在竇建德麾下,都位極人臣。
投降大唐之後,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成為了民部尚書。
李世民比較感念裴矩在玄武門之變時候做的貢獻,因此不僅僅封他的幼子裴宣機為萬年縣令,和長安縣令左奎共同管理長安城,還給裴宣機加封了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頭銜。
別看貞觀元年時,裴矩死的時候都八十歲了,時至今日,裴宣機也才堪堪三十歲而已,正是在官場上最為野心勃勃的歲數。
“左縣令好快的腿腳啊,本官剛剛收到風聲,你竟然也趕來了!”
裴宣機陰不陰陽不陽的擠兌左奎,話裏話外都在譏諷他看見銀子跑得比兔子還快。
其實雙方的目的都心照不宣,無非是為了登科樓的稅款而已!
左奎雖然為人古板,但也不是個受氣的人。
“裴縣令的動作也不慢,跑到我長安縣的地盤,連話也不遞給老夫一句!”
這話裏的意思,是在嘲諷裴宣機為了銀子,連規矩都不顧了,直接把手伸到他長安縣的範圍之內。
在貞觀年間,長安縣和萬年縣管轄範圍並不明晰,隻有一個大概的分界。
西邊歸長安縣,東邊則是歸萬年縣。
除此之外,毗鄰皇宮的幾個坊市,以及皇宮北邊那幾個靠近上林苑的坊市,他們沒有管轄的權限。
東西兩市,都歸屬市監司,跟他們更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就導致了一個尷尬的局麵,明明在名義上掌控著整個長安城,但從賦稅上看來,最為富庶的地區,都不會給兩縣上繳一文錢的稅款。
因此,長安縣和萬年縣經常因為稅款的事情出現摩擦。
裴宣機哈哈大笑,道:“左縣令睡糊塗了不成?柳大東家的登科樓在平康坊,那自然是算作我萬年縣的產業,如今這幾家分店,當然歸登科樓管轄!”
“朝廷的商稅條款上寫得明明白白,分店的稅款都需要由總店統一交付!”
左奎被他這番話氣得一臉鐵青。
“放屁!”
“商稅條款也是根據《武德律》製定的,《武德律》上清清楚楚寫著,店鋪開在哪裏,就由當地官府收繳稅款!”
“無知小兒曲解朝廷法度,罪在不赦!”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雙方也等同於是撕破臉皮了。
裴宣機仗著年輕,嗓門比左奎大了一倍多。
“貪得無厭,貪得無厭啊!”
雙方的隨員也跟著罵了起來。
周圍的行人全部都遠遠地躲開,有幾個不怕死的外地行商想過來看看熱鬧,結果被雙方縣衙的衙役,拎著水火棍趕走。
江南會館裏頭也聽見了這邊的動靜。
許敬宗急忙跑出來,擠到雙方中間勸架。
“左縣令,裴縣令,都消消氣,今日小店試營業,給許某幾分薄麵,萬萬不要傷了和氣!”
左奎和裴宣機都很給許敬宗麵子。
“許掌櫃,你來評評理,新開的五家會館全都在我長安縣境內,是不是本就該將賦稅交給長安縣?我長安縣的稅吏昨天就已經入駐進去了,他萬年縣非要來搶!”
“滑天下之大稽!登科樓總店在我萬年縣境內,這本就是萬年縣的內務!”
許敬宗一個腦袋兩個大。
不光是他,整個長安城的商賈都知道,在商稅方麵,朝廷的律法存在很大的漏洞。
交給長安縣合情合理,交給萬年縣也理所應當,除此之外,登科樓掛靠在東市的竹葉軒麾下,就算把賦稅交給市監司,也是應有之理。
這種情況之下,往往就看東家的心意。
“兩位!兩位!先消消火,許某這便去請大東家!”
許敬宗可拿不了主意,趕忙上樓把這裏的情況告訴柳葉。
柳葉一聽,也有些發懵。
他沒想到,稅款的事情竟然讓兩位地位最高的縣令當街對罵了起來...
以前他從來沒關注過繳稅的事情,隻是經常提醒許敬宗他們,千萬不要忘記繳稅,免得這點小事情給家裏帶來麻煩。
“陸兄稍候片刻,柳某先去看一看!”
陸敦信一笑,道:“陸某聽聞長安縣和萬年縣的地位尊崇,兩位縣令也都是清貴之中的清貴,柳兄的登科樓能讓兩位縣令為之動怒,可見柳兄的手筆著實不凡!”
柳葉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道:“陸兄就不要挖苦柳某了,趕緊將契約上的條款敲定下來才是正經事!”
“盡管去吧,剩下的條款交給陸某!”
柳葉衝他拱了拱手,領著許敬宗朝樓下走去。
他一露麵,左奎和裴宣機就湊到他跟前,還是之前的那一套說辭。
裴宣機年輕,腦子明顯要比左奎活泛得多。
在說完了情況之後,裴宣機大聲道:“柳大東家若是願意將登科樓的五大會館搬遷到我萬年縣境內,搬遷的費用,加上店麵和裝修費用,我萬年縣衙全都出了!”
“除此之外,稅款方麵可以給出最大的優惠條件,本官可以做主,減免三成的賦稅!”
左奎一聽,心裏頭咯噔一下。
柳葉開登科樓是為了賺銀子,若是能省去一大筆開銷,自然樂意把店麵都搬遷到萬年縣境內。
到那時候,就真跟長安縣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費那個工夫幹什麽?老夫直接減免三成賦稅,柳公子就用不著搬遷了!”
柳葉聽得眼前一亮!
想不到,繳稅繳得積極,還能撈到好處?
他笑眯眯的衝兩人拱了拱手,道:“左縣令,裴縣令,不如...咱們去裏邊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