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趕了半日路,終於在通州城東的一方空地上紮了營,燕行雲的大帳安排在營地正中央。大帳之內,燕行雲躺在用木板拚接而成,上麵鋪了厚厚墊子,臨近帳篷門口的地方還有一張小床,那是高福休憩的地方。
此次出來,燕行雲隻讓高福挑了兩個伶俐的小太監跟著,沒帶多餘的侍從。此時已進入小雪節氣,今年雖還未下雪,但到了夜間,水已能結成冰,此時帳內燒著一盆旺盛的炭火,使得燕行雲的帳內倒不覺得寒冷。
高福領著兩個小太監端著銅盆提著木桶從外麵進來,將木桶放在床邊。高福小心的給燕行雲脫去鞋襪,雖是這些年勤加習武,但畢竟第一次長時間趕路,燕行雲的腳上已經磨起了好幾個水泡。
高福將燕行雲的腳輕輕放進熱水裏,水泡經熱水一激,頓時疼的燕行雲倒抽一口涼氣,騰的一下從床上坐起,高福說道:“主子忍一忍,趕了這麽長的路,先用熱水泡泡腳,等一會用過了飯,奴婢幫殿下將腳上的水泡挑了。”
高福說完又從小太監的手中接過銅盆放到近前,用熱水浸濕了毛巾遞給燕行雲:“殿下,先擦把臉吧,飯食一會兒就端上來。”
過了一會,兩名小太監將一張桌子搬到燕行雲跟前,然後從殿外將飯食端了進來。一小鍋蘿卜燉的小羊排,加了香料和茱萸,上麵飄著一層油花,一盤炒製的菜肴,一碟新作的麵餅還有一小鍋用貢米加紅棗枸杞熬製的粥。
高福先為燕行雲盛了一碗燉羊排的肉湯,味道鮮美,又加了茱萸辛辣開胃,一口帶著油花的肉湯下肚,燕行雲頓時覺得精神恢複了幾分。
揮手讓那兩名小太監下去吃飯,留下高福和自己一同用餐,高福也不推卻,隨便搬了個箱子就坐在燕行雲對麵,為燕行雲先遞上一塊熱騰騰的餅子說道:“軍營之中不比宮內,主子隻能將就些了。”
燕行雲大口嚼著羊肉說道:“很好了,往日若是在宮內肯定覺著這泛著油花的羊排油膩,但這趕了一天的路,當下就覺著出其的香了,來,你也吃。”
說給給高福夾了一大塊羊排,高福雙手捧碗接過,燕行雲夾了一筷子那盤炒菜,燕行雲不知炒的是何物,隻見盤中有白玉般的塊也有黃色的嫩葉,吃了一口覺得味道相當不錯,入口還有迴甘,好奇的問道:“這是何物?”
高福答道:“迴主子,這是黃芽菜,民間也叫白菜。此菜喜冷不喜熱,一般秋收後播種,入冬時收獲,不過其不頂餓,味道也不很是出眾,種完之後還要勤加捉蟲侍弄,民間種植的也不多。但易於儲存,不易壞,所以這次行軍帶的蔬菜就隻有蘿卜和這黃芽菜,此菜使用將芽菜的芯用豬油熗炒而成。”燕行雲點點頭,然後也不再說話,狼吞虎咽起來。(ps:白菜在明末清初時才開始大範圍種植。)
營地中,軍士們和征夫也大都在吃飯,軍士們每標可分到一隻羊,大概每名軍士能分到半斤羊肉,也是加了蘿卜和黃芽菜大鍋燉煮,軍士們用死麵餅子就羊肉湯,吃然還能喝上一碗熱粥。
征夫們就沒有肉了,隻是將少許的蘿卜黃芽菜和一些采到的野菜放到大鍋裏熬煮,鍋裏再扔上幾根將肉剃幹淨的羊骨頭。征夫們隻能是死麵餅子就菜湯,吃完再去盛一碗粥,不過好在菜湯裏鹽給的足,征夫們都吃的津津有味。運氣好的,搶到鍋裏的羊骨頭,仔細的啃著上麵還殘留的少許筋膜,啃完後再找塊石頭把骨頭砸開,吸吮裏麵的骨髓,吃的一臉滿足。
這些征夫們雖然吃的遠不上軍士們,但與以後肯定是要留在遼西的軍士們相比還是開心的,畢竟他們隻是去運一趟糧草,等運到了還會返迴原籍。而且這一趟路都是在國境腹地之內,沒有危險,道路也比較好走,對於這些服徭役的征夫們來說已經算是美差了。
畢竟這寒冬時節,待在家裏就是空耗糧食,等多給大戶打打短工,砍砍柴賺些小錢,都抵不上這一冬要吃掉的糧食。出來運送糧草,雖然沒有錢賺,但一天三斤的口糧能吃個三頓飽,還能吃到下足了鹽的菜湯,在家中也隻有在農忙時節為了有力氣幹活才敢這麽吃鹽,平日裏盡是些清湯寡水。
如此出來運一趟糧草,一來一迴將近兩個月過去了,冬天過了大半,給家裏省了不少口糧,還不耽誤迴家過年,所以這些征夫們個個也很滿足。
自三皇五帝到如今這大虞皇朝,天下的窮苦百姓們都是這麽過日子的。盼著天下太平,盼著風調雨順,盼著老爺們少收些租子讓自己一家能吃上一口飽飯,以至於這些征夫們吃不上羊肉但能啃啃羊骨頭,能吃飽肚子,吃到有滋有味的菜湯,就能高興很久。
就這樣又行了七天,在這七天裏燕行雲與第一天一樣,都是牽著馬隨著隊伍一同行軍,前三天著實是將燕行雲折磨的死去活來。腳上的水泡磨了破,破了又起,但好在走了四天後,燕行雲算是漸漸適應了這行軍的節奏。自開拔的這八天裏,葉庭圭雖然感佩燕行雲的堅韌,但畢竟和燕行雲相處了八年,了解燕行雲的性情,感觸不是太深。
但步軍營都統方元修卻是震撼異常,本來第一天見燕行雲能走下來他就已經很是驚奇了,但他覺著燕行雲也就是這樣了,畢竟在宮內嬌生慣養的世子,能堅持這一天已實屬不易。當晚燕行雲也的確在紮營之後就一頭紮進營帳裏沒再出來,方元修心想著這位世子殿下明天都不一定能從床上爬起來,就算起來了估計也要坐車騎馬趕路了。
沒想到燕行雲竟真的一連走了八天,而且越走精神越好,到第五天紮營後燕行雲竟然還出來巡視了一圈營地。這讓方元修和一眾觀察著燕行雲的諸位將領們對燕行雲的看法有了極大的轉變。
原本他們都覺著這趟出來陪太子讀書少不了被折騰,但沒想到燕行雲雖然沒像話本戲折子裏說的那樣跟士兵同吃同住,但卻也沒拖隊伍的後腿,沒提出過任何讓人為難的要求。
方元修漸漸覺著,這趟出來也未必全是壞事,自己若繼續留在燕京禁衛中,恐怕這輩子也就是個正五品的都統了。現在雖說去了遼西的苦寒之地,但這位燕國世子能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來軍營中吃這些苦頭,肯定心中是有著大誌向的。
他也聽葉庭圭說了,燕行雲在朝堂上放言要完成先王遺願,克服遼東,那如此一來他方元修未嚐沒有建功立業封候拜將的機會。那葉庭圭能從一個小小校尉直升從四品,他方元修自恃不比葉庭圭差。
如此想著方元修和其他一眾將領們的心思也漸漸活絡起來,一個個打起精神,在行軍和紮營時都更加賣力,將隊伍管理的井井有條,力求給這位世子殿下留下個好印象。
既然他們已經綁在了世子殿下這條大船上,而這條大船比原本預想的還要好上一些,那就沒必要想著往下跳了,這些個將領大多都是上過戰場砍過人的,對於他們來說,隻要能有建功立業的希望,就不會去選擇混吃等死。
行軍的第八天傍晚紮營後,燕行雲將葉庭圭和方元修一同喚到帳內,二人進入帳中,看到燕行雲端坐在大帳之內,隨即抱拳行禮:“末將參見殿下!”
這些日子,燕行雲已經吩咐了下去,即在軍中見到他行軍禮即可,不必行大禮相見。待他們二人行禮畢,燕行雲說道:“葉庭圭,將你手下兩標騎兵調配給方元修轄製,護衛運糧隊伍,其餘八百騎今晚喂足馬匹。明日一早帶上甲胄兵器,再帶上兩日的糧草,隨我一同前往山海關。此地距離山海關還有一百二十裏,明天一日之內務必趕到山海關下紮營,方元修率領押糧隊伍仍以每日六十裏行軍,後天傍晚務必到山海關下與我匯合。”
葉庭圭方元修二人一聽這話,整個人都懵了,葉庭圭還想勸阻一下,燕行雲沒有讓他開口,直接說道:“這是本世子的軍令,二位將軍接令準備吧!”二人無奈對視一眼,低頭齊聲說道:“末將領命!”隨後退出了營帳。
到了殿外走遠了一些,方元修拉著葉庭圭說:“葉將軍,殿下這是為何啊,好端端的幹嘛要帶著八百騎急行軍啊?”
葉庭圭稱唿方元修的表字說道:“時敏兄,你是軍中前輩,喚我嗣忠即可。至於殿下的用意嘛,應該是我那日與殿下說騎軍急行軍,最快也不過一日百餘裏,殿下就記在了心裏,這是想著親自帶著騎軍疾行百裏是個什麽樣子,也看看我這一營騎軍戰力到底如何。對於軍伍之事,咱們這位殿下是極為認真的,任何事都想親自體驗一迴,就像這幾日一直同普通士卒一般行軍,隻有這樣才能將細節了然於心,以備將來戰場隻用!”
“可是嗣忠兄弟,咱們的首要任務是護衛殿下的安全,明日帶著八百騎一路疾行,萬一出了什麽意外?”方元修麵帶憂慮的說道:“嗣忠兄弟,要不你再去勸勸殿下?”
葉庭圭搖搖頭:“時敏兄,這幾日你也應該看出來了,殿下是個心誌堅定的人,他認定的事是不會改的,不然剛才也不會不讓你我二人說話,而且此去到山海關終歸還是在長城之內,想來也不會出什麽意外。”
葉庭圭說完看著方元修還是臉憂愁的樣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到:“時敏兄,你我都是禁軍出身,我知你與手下一眾將官對殿下的看法大有改觀,我也知這次被選來隨殿下前往遼西的人雖然都是精銳,但也大都是在禁軍中不太得勢的,不然也不會攤上這‘發配邊疆’的差事。時敏兄你若有建功立業之心,之後的日子裏還是要多與殿下親近,那遼西之地可還有三萬多真正發配邊疆好幾年的虎狼。這些人裏也有不少想要上世子殿下這條大船,若是錯過了機會,將來恐怕會後悔莫及。”
方元修聽完精神一震,感激的說道:“多謝嗣忠兄弟提點。”隨後二人一同去安排準備明日的行程。
第二日清晨卯時三刻,騎軍營中就開始行動,眾將士埋鍋造飯喂馬整裝。辰時初,天剛蒙蒙亮,燕行雲帶著八百騎一人雙馬開始向著山海關進發,一路疾行無話,曆經五個多時辰,終於在天色將黑時趕到了山海關外三裏處。
十餘騎人馬已在此等候,見到燕行雲八百騎趕到,這十餘人整齊的單膝跪地,向燕行雲行禮:“山海關守將,山海軍指揮使江麟率麾下眾將見過世子殿下。”
燕行雲讓眾人免禮,隨後翻身下馬。山海關雖是邊關重鎮,但因為遼西大寧府掌握在燕國手中,此處已不與蒙古相接,加上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所以此處隻有一軍戍衛。
江麟年齡剛滿四十,卻也投身軍伍二十多年,曾在燕行雲祖父燕驥手下四處征戰,屢立戰功,這些年一直負責戍衛山海關。
江麟來到燕行雲跟前說道:“世子殿下,我本以為殿下明日才能趕到山海關,未能及時準備。半個時辰前我接到殿下派來先鋒信使通報,急忙趕來迎候,請殿下隨我入關休息吧。”
燕行雲哈哈一笑:“將軍說的不錯,本來是明日才能趕到,但我為了看看父王為我揀選的這一營騎軍戰力如何,今日一早帶他們疾行了一百二十裏,用了五個多時辰趕到這裏,將軍久經沙場,看看我這八百騎如何。”
江麟向燕行雲身後的八百騎望去,此時天色已黑,眾人舉著火把,隻見這八百騎雖疾馳了一天,人人麵帶疲色,胯下馬匹因為疲累在躁動嘶鳴。但軍容依然齊整,軍士們一個個都腰背挺直的坐立在戰馬之上,雖未著甲,但仍可讓人感受到剽悍之氣迎麵而來,江麟由衷讚歎道:“確是精兵,看來這些年燕京的禁軍沒有懈怠,馬也是好馬。”
燕行雲聽到江麟誇讚,放聲大笑,迴身喝道:“下馬,紮營!”八百餘騎齊聲答道:“諾!”聲浪震地,隨後眾軍士開始下馬卸裝,劃地紮營。
江麟急忙說道:“殿下領著眾軍士一路疾馳,想是累壞了,還是隨我入關去吧!”
燕行雲擺擺手:“將軍無需多言,我等就在此紮營。隻是我們一路輕裝簡行,隻帶了兩日口糧,也未帶馬匹的幹草,勞煩將軍明日清晨差人送來一千石幹草,馬還是要喂些草料。至於我們,將軍不必操心,明日後續押糧隊伍就會趕到,仍在此處紮營,休整一天再出關。我顛簸一路,明日是起不來了,後日我入關,勞煩將軍帶我好好看看這座雄關。”
江麟還要再勸,燕行雲直接說道:“好了,將軍帶領部下迴關吧,我實在沒精力與將軍敘話,紮營之後便要休息了。”江麟等人見燕行雲決心已定,不好再勸隻得無奈的返迴山海關內。
此次出來,燕行雲隻讓高福挑了兩個伶俐的小太監跟著,沒帶多餘的侍從。此時已進入小雪節氣,今年雖還未下雪,但到了夜間,水已能結成冰,此時帳內燒著一盆旺盛的炭火,使得燕行雲的帳內倒不覺得寒冷。
高福領著兩個小太監端著銅盆提著木桶從外麵進來,將木桶放在床邊。高福小心的給燕行雲脫去鞋襪,雖是這些年勤加習武,但畢竟第一次長時間趕路,燕行雲的腳上已經磨起了好幾個水泡。
高福將燕行雲的腳輕輕放進熱水裏,水泡經熱水一激,頓時疼的燕行雲倒抽一口涼氣,騰的一下從床上坐起,高福說道:“主子忍一忍,趕了這麽長的路,先用熱水泡泡腳,等一會用過了飯,奴婢幫殿下將腳上的水泡挑了。”
高福說完又從小太監的手中接過銅盆放到近前,用熱水浸濕了毛巾遞給燕行雲:“殿下,先擦把臉吧,飯食一會兒就端上來。”
過了一會,兩名小太監將一張桌子搬到燕行雲跟前,然後從殿外將飯食端了進來。一小鍋蘿卜燉的小羊排,加了香料和茱萸,上麵飄著一層油花,一盤炒製的菜肴,一碟新作的麵餅還有一小鍋用貢米加紅棗枸杞熬製的粥。
高福先為燕行雲盛了一碗燉羊排的肉湯,味道鮮美,又加了茱萸辛辣開胃,一口帶著油花的肉湯下肚,燕行雲頓時覺得精神恢複了幾分。
揮手讓那兩名小太監下去吃飯,留下高福和自己一同用餐,高福也不推卻,隨便搬了個箱子就坐在燕行雲對麵,為燕行雲先遞上一塊熱騰騰的餅子說道:“軍營之中不比宮內,主子隻能將就些了。”
燕行雲大口嚼著羊肉說道:“很好了,往日若是在宮內肯定覺著這泛著油花的羊排油膩,但這趕了一天的路,當下就覺著出其的香了,來,你也吃。”
說給給高福夾了一大塊羊排,高福雙手捧碗接過,燕行雲夾了一筷子那盤炒菜,燕行雲不知炒的是何物,隻見盤中有白玉般的塊也有黃色的嫩葉,吃了一口覺得味道相當不錯,入口還有迴甘,好奇的問道:“這是何物?”
高福答道:“迴主子,這是黃芽菜,民間也叫白菜。此菜喜冷不喜熱,一般秋收後播種,入冬時收獲,不過其不頂餓,味道也不很是出眾,種完之後還要勤加捉蟲侍弄,民間種植的也不多。但易於儲存,不易壞,所以這次行軍帶的蔬菜就隻有蘿卜和這黃芽菜,此菜使用將芽菜的芯用豬油熗炒而成。”燕行雲點點頭,然後也不再說話,狼吞虎咽起來。(ps:白菜在明末清初時才開始大範圍種植。)
營地中,軍士們和征夫也大都在吃飯,軍士們每標可分到一隻羊,大概每名軍士能分到半斤羊肉,也是加了蘿卜和黃芽菜大鍋燉煮,軍士們用死麵餅子就羊肉湯,吃然還能喝上一碗熱粥。
征夫們就沒有肉了,隻是將少許的蘿卜黃芽菜和一些采到的野菜放到大鍋裏熬煮,鍋裏再扔上幾根將肉剃幹淨的羊骨頭。征夫們隻能是死麵餅子就菜湯,吃完再去盛一碗粥,不過好在菜湯裏鹽給的足,征夫們都吃的津津有味。運氣好的,搶到鍋裏的羊骨頭,仔細的啃著上麵還殘留的少許筋膜,啃完後再找塊石頭把骨頭砸開,吸吮裏麵的骨髓,吃的一臉滿足。
這些征夫們雖然吃的遠不上軍士們,但與以後肯定是要留在遼西的軍士們相比還是開心的,畢竟他們隻是去運一趟糧草,等運到了還會返迴原籍。而且這一趟路都是在國境腹地之內,沒有危險,道路也比較好走,對於這些服徭役的征夫們來說已經算是美差了。
畢竟這寒冬時節,待在家裏就是空耗糧食,等多給大戶打打短工,砍砍柴賺些小錢,都抵不上這一冬要吃掉的糧食。出來運送糧草,雖然沒有錢賺,但一天三斤的口糧能吃個三頓飽,還能吃到下足了鹽的菜湯,在家中也隻有在農忙時節為了有力氣幹活才敢這麽吃鹽,平日裏盡是些清湯寡水。
如此出來運一趟糧草,一來一迴將近兩個月過去了,冬天過了大半,給家裏省了不少口糧,還不耽誤迴家過年,所以這些征夫們個個也很滿足。
自三皇五帝到如今這大虞皇朝,天下的窮苦百姓們都是這麽過日子的。盼著天下太平,盼著風調雨順,盼著老爺們少收些租子讓自己一家能吃上一口飽飯,以至於這些征夫們吃不上羊肉但能啃啃羊骨頭,能吃飽肚子,吃到有滋有味的菜湯,就能高興很久。
就這樣又行了七天,在這七天裏燕行雲與第一天一樣,都是牽著馬隨著隊伍一同行軍,前三天著實是將燕行雲折磨的死去活來。腳上的水泡磨了破,破了又起,但好在走了四天後,燕行雲算是漸漸適應了這行軍的節奏。自開拔的這八天裏,葉庭圭雖然感佩燕行雲的堅韌,但畢竟和燕行雲相處了八年,了解燕行雲的性情,感觸不是太深。
但步軍營都統方元修卻是震撼異常,本來第一天見燕行雲能走下來他就已經很是驚奇了,但他覺著燕行雲也就是這樣了,畢竟在宮內嬌生慣養的世子,能堅持這一天已實屬不易。當晚燕行雲也的確在紮營之後就一頭紮進營帳裏沒再出來,方元修心想著這位世子殿下明天都不一定能從床上爬起來,就算起來了估計也要坐車騎馬趕路了。
沒想到燕行雲竟真的一連走了八天,而且越走精神越好,到第五天紮營後燕行雲竟然還出來巡視了一圈營地。這讓方元修和一眾觀察著燕行雲的諸位將領們對燕行雲的看法有了極大的轉變。
原本他們都覺著這趟出來陪太子讀書少不了被折騰,但沒想到燕行雲雖然沒像話本戲折子裏說的那樣跟士兵同吃同住,但卻也沒拖隊伍的後腿,沒提出過任何讓人為難的要求。
方元修漸漸覺著,這趟出來也未必全是壞事,自己若繼續留在燕京禁衛中,恐怕這輩子也就是個正五品的都統了。現在雖說去了遼西的苦寒之地,但這位燕國世子能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來軍營中吃這些苦頭,肯定心中是有著大誌向的。
他也聽葉庭圭說了,燕行雲在朝堂上放言要完成先王遺願,克服遼東,那如此一來他方元修未嚐沒有建功立業封候拜將的機會。那葉庭圭能從一個小小校尉直升從四品,他方元修自恃不比葉庭圭差。
如此想著方元修和其他一眾將領們的心思也漸漸活絡起來,一個個打起精神,在行軍和紮營時都更加賣力,將隊伍管理的井井有條,力求給這位世子殿下留下個好印象。
既然他們已經綁在了世子殿下這條大船上,而這條大船比原本預想的還要好上一些,那就沒必要想著往下跳了,這些個將領大多都是上過戰場砍過人的,對於他們來說,隻要能有建功立業的希望,就不會去選擇混吃等死。
行軍的第八天傍晚紮營後,燕行雲將葉庭圭和方元修一同喚到帳內,二人進入帳中,看到燕行雲端坐在大帳之內,隨即抱拳行禮:“末將參見殿下!”
這些日子,燕行雲已經吩咐了下去,即在軍中見到他行軍禮即可,不必行大禮相見。待他們二人行禮畢,燕行雲說道:“葉庭圭,將你手下兩標騎兵調配給方元修轄製,護衛運糧隊伍,其餘八百騎今晚喂足馬匹。明日一早帶上甲胄兵器,再帶上兩日的糧草,隨我一同前往山海關。此地距離山海關還有一百二十裏,明天一日之內務必趕到山海關下紮營,方元修率領押糧隊伍仍以每日六十裏行軍,後天傍晚務必到山海關下與我匯合。”
葉庭圭方元修二人一聽這話,整個人都懵了,葉庭圭還想勸阻一下,燕行雲沒有讓他開口,直接說道:“這是本世子的軍令,二位將軍接令準備吧!”二人無奈對視一眼,低頭齊聲說道:“末將領命!”隨後退出了營帳。
到了殿外走遠了一些,方元修拉著葉庭圭說:“葉將軍,殿下這是為何啊,好端端的幹嘛要帶著八百騎急行軍啊?”
葉庭圭稱唿方元修的表字說道:“時敏兄,你是軍中前輩,喚我嗣忠即可。至於殿下的用意嘛,應該是我那日與殿下說騎軍急行軍,最快也不過一日百餘裏,殿下就記在了心裏,這是想著親自帶著騎軍疾行百裏是個什麽樣子,也看看我這一營騎軍戰力到底如何。對於軍伍之事,咱們這位殿下是極為認真的,任何事都想親自體驗一迴,就像這幾日一直同普通士卒一般行軍,隻有這樣才能將細節了然於心,以備將來戰場隻用!”
“可是嗣忠兄弟,咱們的首要任務是護衛殿下的安全,明日帶著八百騎一路疾行,萬一出了什麽意外?”方元修麵帶憂慮的說道:“嗣忠兄弟,要不你再去勸勸殿下?”
葉庭圭搖搖頭:“時敏兄,這幾日你也應該看出來了,殿下是個心誌堅定的人,他認定的事是不會改的,不然剛才也不會不讓你我二人說話,而且此去到山海關終歸還是在長城之內,想來也不會出什麽意外。”
葉庭圭說完看著方元修還是臉憂愁的樣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到:“時敏兄,你我都是禁軍出身,我知你與手下一眾將官對殿下的看法大有改觀,我也知這次被選來隨殿下前往遼西的人雖然都是精銳,但也大都是在禁軍中不太得勢的,不然也不會攤上這‘發配邊疆’的差事。時敏兄你若有建功立業之心,之後的日子裏還是要多與殿下親近,那遼西之地可還有三萬多真正發配邊疆好幾年的虎狼。這些人裏也有不少想要上世子殿下這條大船,若是錯過了機會,將來恐怕會後悔莫及。”
方元修聽完精神一震,感激的說道:“多謝嗣忠兄弟提點。”隨後二人一同去安排準備明日的行程。
第二日清晨卯時三刻,騎軍營中就開始行動,眾將士埋鍋造飯喂馬整裝。辰時初,天剛蒙蒙亮,燕行雲帶著八百騎一人雙馬開始向著山海關進發,一路疾行無話,曆經五個多時辰,終於在天色將黑時趕到了山海關外三裏處。
十餘騎人馬已在此等候,見到燕行雲八百騎趕到,這十餘人整齊的單膝跪地,向燕行雲行禮:“山海關守將,山海軍指揮使江麟率麾下眾將見過世子殿下。”
燕行雲讓眾人免禮,隨後翻身下馬。山海關雖是邊關重鎮,但因為遼西大寧府掌握在燕國手中,此處已不與蒙古相接,加上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所以此處隻有一軍戍衛。
江麟年齡剛滿四十,卻也投身軍伍二十多年,曾在燕行雲祖父燕驥手下四處征戰,屢立戰功,這些年一直負責戍衛山海關。
江麟來到燕行雲跟前說道:“世子殿下,我本以為殿下明日才能趕到山海關,未能及時準備。半個時辰前我接到殿下派來先鋒信使通報,急忙趕來迎候,請殿下隨我入關休息吧。”
燕行雲哈哈一笑:“將軍說的不錯,本來是明日才能趕到,但我為了看看父王為我揀選的這一營騎軍戰力如何,今日一早帶他們疾行了一百二十裏,用了五個多時辰趕到這裏,將軍久經沙場,看看我這八百騎如何。”
江麟向燕行雲身後的八百騎望去,此時天色已黑,眾人舉著火把,隻見這八百騎雖疾馳了一天,人人麵帶疲色,胯下馬匹因為疲累在躁動嘶鳴。但軍容依然齊整,軍士們一個個都腰背挺直的坐立在戰馬之上,雖未著甲,但仍可讓人感受到剽悍之氣迎麵而來,江麟由衷讚歎道:“確是精兵,看來這些年燕京的禁軍沒有懈怠,馬也是好馬。”
燕行雲聽到江麟誇讚,放聲大笑,迴身喝道:“下馬,紮營!”八百餘騎齊聲答道:“諾!”聲浪震地,隨後眾軍士開始下馬卸裝,劃地紮營。
江麟急忙說道:“殿下領著眾軍士一路疾馳,想是累壞了,還是隨我入關去吧!”
燕行雲擺擺手:“將軍無需多言,我等就在此紮營。隻是我們一路輕裝簡行,隻帶了兩日口糧,也未帶馬匹的幹草,勞煩將軍明日清晨差人送來一千石幹草,馬還是要喂些草料。至於我們,將軍不必操心,明日後續押糧隊伍就會趕到,仍在此處紮營,休整一天再出關。我顛簸一路,明日是起不來了,後日我入關,勞煩將軍帶我好好看看這座雄關。”
江麟還要再勸,燕行雲直接說道:“好了,將軍帶領部下迴關吧,我實在沒精力與將軍敘話,紮營之後便要休息了。”江麟等人見燕行雲決心已定,不好再勸隻得無奈的返迴山海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