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6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明帝還崇尚儒學,因為此時的大漢國家安定,所以便儒家學術的發展得到了大力推廣。”羅玉華繼續道,“劉莊不單單是要皇子宗室等人學習經史,還特地設立了一個學校,聘任高明的經師傳道授業。”
“而且對於禮儀製度,他也非常尊崇。還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製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製度。”
“除此之外,佛教也在此階段漸漸傳入中土。”羅玉華笑道,“漢明帝曾派郎中蔡愔西往天竺,求取佛經。”
“而蔡愔嚐盡千辛萬苦抵達天竺,與大月氏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一起,用白馬馱著佛教經典迴到了洛陽。”
“咦……”徐愛嘖了一聲,“這要不是知道大唐玄奘法師是真人,我差點要以為《西遊記》的故事,是出自這裏了……”
羅玉華抿唇一笑,繼續道:漢明帝劉莊命人在洛陽城中,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用以儲藏佛經,講授佛教。”
“而這所寺院便是古刹白馬寺……”
“除此之外,劉莊還特別尊師重道,善待兄弟……”
“曾經他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羅玉華微笑道,“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麵,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
“老師桓榮生病了,劉莊便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他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等進門之後,又總是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等桓榮去世時,劉莊更是換了衣服,親自臨喪為恩師送葬,還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她歎道,“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傳統意義上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
“而對於自己的兄弟,劉莊也是極其善待的。”她繼續道,“之前提到郭皇後被廢,劉強知道自己太子之位已然岌岌可危,便主動讓出太子之位。這使得劉莊從東海王升為太子,而劉強由太子降為東海王。”
“然而這種兄弟身份的轉變,並沒有讓做為弟弟的漢明帝劉莊,因為哥哥劉強是原太子,從而對他時刻防範。”
“他們兄弟二人依舊相互合作與信任。劉強後來因病去世,劉莊更是十分傷心,並以最高規格送走了自己的兄長。”
“而劉莊的弟弟劉蒼,更是被後世譽為東漢最賢明的王爺,劉莊給了他【副皇帝】的地位,劉蒼也善始善終,為朝政做出巨大的貢獻。”
”公元75年9月5日,四十八歲的劉莊在雒陽東宮前殿去世,諡號孝明皇帝,廟號顯宗。”
“臨終前,他要求所有的皇室子孫在他過世後,都不能鋪張浪費。祭拜他時,也僅需供奉一瓢水和幾條臘肉即可。祭喪百日後,即可除服,恢複正常生活。”
“可以說,明帝在位期間,招撫流民,救濟貧農,興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內安定,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時人頌曰【赫赫盛漢】,他與兒子漢章帝時期更是被稱【明章之治】。”
“好了,關於漢光武帝第四子,劉莊的故事,我們也就說到這裏了……”她長舒一口氣後,看向身邊的三人,笑著問道,“怎麽樣,始皇帝和漢高祖二位陛下覺得,劉莊這位皇四子做的如何?”
“呃……”劉邦愣了一下,然後笑了笑,卻沒多說什麽,這問題問的,他實在不知道怎麽迴答才好。
雖說自己從來都是個不拘小節的性子,但畢竟也是一代帝王,在眾多華夏後世子民麵前,還是不好肆無忌憚的誇讚自家兒孫的……
他這邊不好意思多說什麽,可始皇帝卻開了口:“很好,這位漢明帝確實很不錯……”
“無愧於江山社稷,有功於黎民百姓……”他迴過頭看了一眼劉邦,發自肺腑的讚道,“劉老弟,你們老劉家的這個老四,著實是個了不得的好皇帝啊!”
劉邦聽到他的評價,不禁一愣,但很快他便笑著迴話道:“多謝陛下誇獎……”
除了感謝,這一次他並沒有多說什麽,畢竟,自家兒孫有出息,那對大秦而言,就是一場無形的霸淩……
如果這時候,他再多說什麽,那對始皇帝的刺激豈不是更大了嗎?
彈幕裏看客們看見此情形,竟也都興奮起來,大家竟忍不住在彈幕裏刷起cp來……
“嘖,瞧瞧政哥看向邦弟的眼神,都快拉絲了……”
“怎麽辦,家人們,我好像有點嗑他倆了……”
“哎嘛,突然好想提筆寫點什麽……”
諸如此類的彈幕層出不窮,隻看得徐愛和羅玉華冷汗涔涔……
還好,還好,兩位陛下並不太懂cp的意思,且對滿桌的美味食物更感興趣……
為了不影響直播,徐愛趕忙屏蔽了一些關於cp話題的詞句,以免那二位突然心血來潮問他們,這些都是什麽意思……
“劉莊作為一個優秀的老四,自然也是有個優秀的兒子的……”羅玉華也慌忙轉移了話題,繼續道,“說起來也很奇怪……”
“東漢其實也是一個極其強盛的王朝……”
“但不知道為什麽,每每大家提及東漢時,除了位麵之子劉秀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獻帝協以外,大家提到最多的東漢皇帝,便是東幼兒園裏那幫小家夥們了……”徐愛忍不住發問道。
“可明明漢明帝,漢章帝以及漢和帝都是非常牛掰的皇帝啊,為什麽他們的名氣,在很多人那,甚至還不如晉朝的司馬家族呢?”
“這是個好問題……”羅玉華替她點讚道。
“我個人的感覺是,雖然東漢的那些正常的皇帝們,各個都是雄才大略的存在。”她繼續道,“但他們都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存在。”
“就有點類似明朝天子一般,有能力有魄力的帝王,多半都很短命……”
“而且對於禮儀製度,他也非常尊崇。還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製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製度。”
“除此之外,佛教也在此階段漸漸傳入中土。”羅玉華笑道,“漢明帝曾派郎中蔡愔西往天竺,求取佛經。”
“而蔡愔嚐盡千辛萬苦抵達天竺,與大月氏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一起,用白馬馱著佛教經典迴到了洛陽。”
“咦……”徐愛嘖了一聲,“這要不是知道大唐玄奘法師是真人,我差點要以為《西遊記》的故事,是出自這裏了……”
羅玉華抿唇一笑,繼續道:漢明帝劉莊命人在洛陽城中,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用以儲藏佛經,講授佛教。”
“而這所寺院便是古刹白馬寺……”
“除此之外,劉莊還特別尊師重道,善待兄弟……”
“曾經他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羅玉華微笑道,“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麵,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
“老師桓榮生病了,劉莊便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他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等進門之後,又總是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等桓榮去世時,劉莊更是換了衣服,親自臨喪為恩師送葬,還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她歎道,“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傳統意義上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
“而對於自己的兄弟,劉莊也是極其善待的。”她繼續道,“之前提到郭皇後被廢,劉強知道自己太子之位已然岌岌可危,便主動讓出太子之位。這使得劉莊從東海王升為太子,而劉強由太子降為東海王。”
“然而這種兄弟身份的轉變,並沒有讓做為弟弟的漢明帝劉莊,因為哥哥劉強是原太子,從而對他時刻防範。”
“他們兄弟二人依舊相互合作與信任。劉強後來因病去世,劉莊更是十分傷心,並以最高規格送走了自己的兄長。”
“而劉莊的弟弟劉蒼,更是被後世譽為東漢最賢明的王爺,劉莊給了他【副皇帝】的地位,劉蒼也善始善終,為朝政做出巨大的貢獻。”
”公元75年9月5日,四十八歲的劉莊在雒陽東宮前殿去世,諡號孝明皇帝,廟號顯宗。”
“臨終前,他要求所有的皇室子孫在他過世後,都不能鋪張浪費。祭拜他時,也僅需供奉一瓢水和幾條臘肉即可。祭喪百日後,即可除服,恢複正常生活。”
“可以說,明帝在位期間,招撫流民,救濟貧農,興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內安定,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時人頌曰【赫赫盛漢】,他與兒子漢章帝時期更是被稱【明章之治】。”
“好了,關於漢光武帝第四子,劉莊的故事,我們也就說到這裏了……”她長舒一口氣後,看向身邊的三人,笑著問道,“怎麽樣,始皇帝和漢高祖二位陛下覺得,劉莊這位皇四子做的如何?”
“呃……”劉邦愣了一下,然後笑了笑,卻沒多說什麽,這問題問的,他實在不知道怎麽迴答才好。
雖說自己從來都是個不拘小節的性子,但畢竟也是一代帝王,在眾多華夏後世子民麵前,還是不好肆無忌憚的誇讚自家兒孫的……
他這邊不好意思多說什麽,可始皇帝卻開了口:“很好,這位漢明帝確實很不錯……”
“無愧於江山社稷,有功於黎民百姓……”他迴過頭看了一眼劉邦,發自肺腑的讚道,“劉老弟,你們老劉家的這個老四,著實是個了不得的好皇帝啊!”
劉邦聽到他的評價,不禁一愣,但很快他便笑著迴話道:“多謝陛下誇獎……”
除了感謝,這一次他並沒有多說什麽,畢竟,自家兒孫有出息,那對大秦而言,就是一場無形的霸淩……
如果這時候,他再多說什麽,那對始皇帝的刺激豈不是更大了嗎?
彈幕裏看客們看見此情形,竟也都興奮起來,大家竟忍不住在彈幕裏刷起cp來……
“嘖,瞧瞧政哥看向邦弟的眼神,都快拉絲了……”
“怎麽辦,家人們,我好像有點嗑他倆了……”
“哎嘛,突然好想提筆寫點什麽……”
諸如此類的彈幕層出不窮,隻看得徐愛和羅玉華冷汗涔涔……
還好,還好,兩位陛下並不太懂cp的意思,且對滿桌的美味食物更感興趣……
為了不影響直播,徐愛趕忙屏蔽了一些關於cp話題的詞句,以免那二位突然心血來潮問他們,這些都是什麽意思……
“劉莊作為一個優秀的老四,自然也是有個優秀的兒子的……”羅玉華也慌忙轉移了話題,繼續道,“說起來也很奇怪……”
“東漢其實也是一個極其強盛的王朝……”
“但不知道為什麽,每每大家提及東漢時,除了位麵之子劉秀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獻帝協以外,大家提到最多的東漢皇帝,便是東幼兒園裏那幫小家夥們了……”徐愛忍不住發問道。
“可明明漢明帝,漢章帝以及漢和帝都是非常牛掰的皇帝啊,為什麽他們的名氣,在很多人那,甚至還不如晉朝的司馬家族呢?”
“這是個好問題……”羅玉華替她點讚道。
“我個人的感覺是,雖然東漢的那些正常的皇帝們,各個都是雄才大略的存在。”她繼續道,“但他們都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存在。”
“就有點類似明朝天子一般,有能力有魄力的帝王,多半都很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