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7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短命……”在漢居觀看天幕的眾人皆是一愣,尤其是明朝眾人,更是心頭一顫……
“怎麽會短命呢?”馬皇後忍不住輕聲嘀咕道,“咱們的孩兒們到底遇到什麽事了……”
大漢王朝的漢武帝劉徹也是一臉嚴肅,什麽情況,大漢就大漢,怎麽還西漢,東漢起來了?
而此時,直播間裏的漢高祖劉邦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羅丫頭,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短命啊……”
羅玉華歎息了一聲,然後看向劉邦解釋道:“疾病天災,這種情況造成的問題,往往都是沒辦法,畢竟大漢年代早遠,醫療跟不上,屬於人之常情……”
“但東漢皇帝普遍短命的原因,其實更複雜一些……”她咬咬牙,索性直接說明白了,“除了我剛剛提到的醫療問題以外,我個人還總結了四個東漢皇帝短命的原因……”
“我說的不一定對,僅隻供參考啊……”她不好意思的看著漢高祖劉邦解釋道,“第一,事皇族內部近親婚姻的問題。”
“東漢皇族內部存在近親婚姻的現象,說起來是為了保證什麽血統高貴,實際上,近親結婚屬於違背人倫的行為。”
“像漢章帝的竇皇後與竇貴妃,以及漢安帝的閻皇後等,都是近親結婚。”
“這對皇帝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其嚴重影響,也會縮短了他們的壽命。”大概怕他們聽不明白,羅玉華解釋道,“近親結婚,可能老祖宗們會覺得,這是保持了皇族血統的高貴……”
“但實際上,近親結婚,會使基因產生缺陷,引發一係列的隱性疾病,甚至身體殘疾,智商低下,甚至不孕不育……”
“藍星西方哈布斯堡王朝和維多利亞女王等王室的近親結婚傳統,就導致遺傳病的傳播,給家族帶來災難。”
“所以,我們新華夏已經采取法律和科技手段禁止和防止近親結婚,以保證優生優育。”
“竟還有這種事……”這下不單單是劉邦個人了,包括始皇帝在內的,所有在客棧裏的五大王朝老祖宗們,都驚呆了……
他們當然不會懷疑自家子孫後代的言論,隻是詫異於什麽這近親結婚會產生這麽多的問題……
“其二便是不良生活習慣,曆史上很多皇帝,比如漢和帝劉肇,清世宗雍正,還有大明最有權勢的太子爺朱標,都是因為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最終早逝的。”羅玉華繼續道,“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是鐵打的,血肉之軀,一直高強負荷的工作,受不了的”
記下來,記下來……
這次皇帝們都不囉嗦了,大家紛紛在心裏掏出小本本來,將羅玉華的話記了下來……
“這第三點,便是外戚幹政的問題嚴重……”
“像是東漢中後期,外戚勢力逐漸坐大,使得朝政日益腐敗。為了穩固自身權勢,外戚們都傾向於選擇年幼的皇子作為皇位繼承人,這使得皇帝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政治經驗和判斷力,容易受到外戚的控製和影響。”
“皇帝成了傀儡……”她歎息道,“那小命自然也就就攥在了別人手裏了……”
“同樣的,文官集團的問題,也和外戚一樣,像是明朝,可不出現了文臣官員和皇帝鬥法的現象嗎?”
……
“文官集團……”中年朱棣此時緊蹙眉頭,“怎麽會呢,到底誰給他們的權利?”
“最後的問題就是宦官專權的問題。”羅玉華繼續道,“宦官在漢唐明三大王朝末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的權力擴張,也會影響了皇帝的健康狀況。”
“宦官專權導致皇帝與朝臣之間的關係緊張,宦官屬於內侍,很多宦官更是陪著皇帝長大的,當他們開始手握權利時,皇帝便很難在政治鬥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因為對方太了解你了,這樣一來,帝王就容易受到宦官的排擠和陷害。”
“這其中,秦二世可不是典型的例子嗎……”徐愛瞄了一眼始皇帝,然後插嘴道,“想想趙高,假傳遺詔,逼死大秦正統的繼承人,然後扶立胡亥……”
“最後還幹出殺皇帝這樣的事情來……”她皺眉道,“這種情況下,皇帝可不就短命了嗎?”
“……我……”此時漢居裏的趙高早已嚇得臉色慘白,他身邊的蒙恬更是險些要把手裏的長劍架在他的脖頸上了,“胡說……我……我怎麽會幹出這等事來……”
始皇帝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劉邦,卻見他也皺著眉頭,臉露不悅……
眼看著嬴政看了過來,劉邦明白他是想跟自己證實一下,趙高的事情。
於是他輕輕朝著嬴政點了點頭,示意他,徐愛並沒有說謊……
這下始皇帝徹底坐不住了,他甚至有想要起身離開直播間,迴到漢居親手捅死趙高的打算……
但作為華夏的第一位帝王,能在暴怒的情況下理智的思考,從而權衡利弊是其最大的優點之一。
他明白,收拾趙高機會很多,但與後世子孫交流,了解華夏進程的機會,卻隻有這一次了……
所以即便是再生氣,他終究還是忍了下來……
羅玉華很想安慰他兩句,但卻不知該如何開口,隻能輕聲道:“文明進程都是一代人一代人,在前人的經驗裏吸取教訓,慢慢發展起來的……”
“任何一個朝代也好,一個帝王也罷,都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沒有錯誤……”她笑道,“秦漢兩朝作為華夏帝製王朝的開創者和繼任者都,已經做到了許多同時代的國家根本無法企及的高度了……”
“月滿則缺,水滿則溢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的……”
“好了好了,下麵我們再來聊一聊東漢的另一位老四皇帝有多牛吧……”她微笑著說道,“剛剛提到,漢明帝劉莊在四十三歲時駕崩……”
“繼承他皇位的是他的第五子劉劉……”
“怎麽會短命呢?”馬皇後忍不住輕聲嘀咕道,“咱們的孩兒們到底遇到什麽事了……”
大漢王朝的漢武帝劉徹也是一臉嚴肅,什麽情況,大漢就大漢,怎麽還西漢,東漢起來了?
而此時,直播間裏的漢高祖劉邦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羅丫頭,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短命啊……”
羅玉華歎息了一聲,然後看向劉邦解釋道:“疾病天災,這種情況造成的問題,往往都是沒辦法,畢竟大漢年代早遠,醫療跟不上,屬於人之常情……”
“但東漢皇帝普遍短命的原因,其實更複雜一些……”她咬咬牙,索性直接說明白了,“除了我剛剛提到的醫療問題以外,我個人還總結了四個東漢皇帝短命的原因……”
“我說的不一定對,僅隻供參考啊……”她不好意思的看著漢高祖劉邦解釋道,“第一,事皇族內部近親婚姻的問題。”
“東漢皇族內部存在近親婚姻的現象,說起來是為了保證什麽血統高貴,實際上,近親結婚屬於違背人倫的行為。”
“像漢章帝的竇皇後與竇貴妃,以及漢安帝的閻皇後等,都是近親結婚。”
“這對皇帝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其嚴重影響,也會縮短了他們的壽命。”大概怕他們聽不明白,羅玉華解釋道,“近親結婚,可能老祖宗們會覺得,這是保持了皇族血統的高貴……”
“但實際上,近親結婚,會使基因產生缺陷,引發一係列的隱性疾病,甚至身體殘疾,智商低下,甚至不孕不育……”
“藍星西方哈布斯堡王朝和維多利亞女王等王室的近親結婚傳統,就導致遺傳病的傳播,給家族帶來災難。”
“所以,我們新華夏已經采取法律和科技手段禁止和防止近親結婚,以保證優生優育。”
“竟還有這種事……”這下不單單是劉邦個人了,包括始皇帝在內的,所有在客棧裏的五大王朝老祖宗們,都驚呆了……
他們當然不會懷疑自家子孫後代的言論,隻是詫異於什麽這近親結婚會產生這麽多的問題……
“其二便是不良生活習慣,曆史上很多皇帝,比如漢和帝劉肇,清世宗雍正,還有大明最有權勢的太子爺朱標,都是因為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最終早逝的。”羅玉華繼續道,“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是鐵打的,血肉之軀,一直高強負荷的工作,受不了的”
記下來,記下來……
這次皇帝們都不囉嗦了,大家紛紛在心裏掏出小本本來,將羅玉華的話記了下來……
“這第三點,便是外戚幹政的問題嚴重……”
“像是東漢中後期,外戚勢力逐漸坐大,使得朝政日益腐敗。為了穩固自身權勢,外戚們都傾向於選擇年幼的皇子作為皇位繼承人,這使得皇帝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政治經驗和判斷力,容易受到外戚的控製和影響。”
“皇帝成了傀儡……”她歎息道,“那小命自然也就就攥在了別人手裏了……”
“同樣的,文官集團的問題,也和外戚一樣,像是明朝,可不出現了文臣官員和皇帝鬥法的現象嗎?”
……
“文官集團……”中年朱棣此時緊蹙眉頭,“怎麽會呢,到底誰給他們的權利?”
“最後的問題就是宦官專權的問題。”羅玉華繼續道,“宦官在漢唐明三大王朝末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的權力擴張,也會影響了皇帝的健康狀況。”
“宦官專權導致皇帝與朝臣之間的關係緊張,宦官屬於內侍,很多宦官更是陪著皇帝長大的,當他們開始手握權利時,皇帝便很難在政治鬥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因為對方太了解你了,這樣一來,帝王就容易受到宦官的排擠和陷害。”
“這其中,秦二世可不是典型的例子嗎……”徐愛瞄了一眼始皇帝,然後插嘴道,“想想趙高,假傳遺詔,逼死大秦正統的繼承人,然後扶立胡亥……”
“最後還幹出殺皇帝這樣的事情來……”她皺眉道,“這種情況下,皇帝可不就短命了嗎?”
“……我……”此時漢居裏的趙高早已嚇得臉色慘白,他身邊的蒙恬更是險些要把手裏的長劍架在他的脖頸上了,“胡說……我……我怎麽會幹出這等事來……”
始皇帝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劉邦,卻見他也皺著眉頭,臉露不悅……
眼看著嬴政看了過來,劉邦明白他是想跟自己證實一下,趙高的事情。
於是他輕輕朝著嬴政點了點頭,示意他,徐愛並沒有說謊……
這下始皇帝徹底坐不住了,他甚至有想要起身離開直播間,迴到漢居親手捅死趙高的打算……
但作為華夏的第一位帝王,能在暴怒的情況下理智的思考,從而權衡利弊是其最大的優點之一。
他明白,收拾趙高機會很多,但與後世子孫交流,了解華夏進程的機會,卻隻有這一次了……
所以即便是再生氣,他終究還是忍了下來……
羅玉華很想安慰他兩句,但卻不知該如何開口,隻能輕聲道:“文明進程都是一代人一代人,在前人的經驗裏吸取教訓,慢慢發展起來的……”
“任何一個朝代也好,一個帝王也罷,都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沒有錯誤……”她笑道,“秦漢兩朝作為華夏帝製王朝的開創者和繼任者都,已經做到了許多同時代的國家根本無法企及的高度了……”
“月滿則缺,水滿則溢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的……”
“好了好了,下麵我們再來聊一聊東漢的另一位老四皇帝有多牛吧……”她微笑著說道,“剛剛提到,漢明帝劉莊在四十三歲時駕崩……”
“繼承他皇位的是他的第五子劉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