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飯菜也就是那麽迴事。
尤其是行軍途中的野炊,大部分就是小米加豆類混在一起煮,煮熟了後,講究的加上醬料鹽巴韭菜,不講究的直接薅兩把野菜放進去,稀裏糊塗的趁熱一吃,就能將肚子糊弄過去。
當然,劉淮自然要講究一些。準確的說是忠義軍甲騎吃得要好一些。
這也是明明白白在全軍公示出來的,因為甲騎要承擔最為危險的任務,啃最硬的骨頭,打最難的仗,所以甲騎不隻是吃得好,賞錢高,撫恤高,敘功時還要靠前。
這也很好解釋,一線作戰的軍士願意跟民夫享有同樣的待遇嗎?道理都是一樣的,甲騎也不願意跟槍陣有同樣的待遇,否則誰還會跟著劉大郎往人堆裏衝?
吃大鍋飯平均分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如果你眼饞這些待遇,那麽好,下一次公開遴選的時候,你自可以到各自軍官麵前展示本事,如果合格入伍,那麽這些待遇你也可以有。
說迴甲騎的糧食,他們除了最基礎的豆子穀子之外,還能有幾個麵餅,一條肉幹。別看在後世這些東西不算什麽,但在此時的北地,都已經算是了不得的美味了。
而對於劉淮等軍官來說,在食物上同樣沒有什麽優待,跟本部所率兵馬所吃得差不多,隻是分量大一些而已。
大鍋在阿典論家門口架了起來,又有人打來井水,抱來更多柴薪,很快就將鍋中的水煮沸。
劉淮將那些硬得能砸死人的麵餅剁碎,然後又剁了兩條肉幹,連帶著一把鹽巴一同扔進了鍋裏,片刻之後,就成了一大鍋麵糊湯。
這時候,這幾家農人都已經出門,或近或遠的站著,呆呆地望著這一大鍋麵糊湯,如同被扼住喉嚨的鴨子般伸長脖子,艱難的吞咽著口水。
劉淮從馬上取下一個大馬勺與四個木碗,先給依舊在飲馬的張白魚等人盛滿,隨後將馬勺遞給同樣麵露渴望之色的阿典論。
“這些足夠你們吃的,自己分,別鬧亂子。”
說罷,劉淮就端著木碗去一旁了。
阿典論接過馬勺,呆愣了片刻,又是欣喜出言:“你們一人拿一碗出來,都擺在俺麵前,快!”
似乎擔心劉淮反悔一般,總共十幾個村民紛紛迴到屋子,把碗都拿了出來,擺在了阿典論麵前。
阿典論大聲說道:“不管是誰的碗,等會都隨便拿,但一人隻許拿一碗,俺給你們均分了鍋裏的麵粥,俺最後再拿!這是最公平的,曉得嗎?”
劉淮在一旁,飲著碗中麵粥,暗暗點頭。
果真是最公平的。
那些村民不知道是明白了阿典論分飯的門道,還是本來就比較信服此人,並沒有提出反對,而是眼巴巴的看著鍋中的麵粥。
張白魚與劉淮並立,稀溜溜的吃著麵粥,看著幾步外的村民們將分到的吃食飛速吃完,又把涮鍋水都分了,各自吃了個肚圓,又遙遙向著這邊跪地叩首,不由得歎了口氣。
劉淮挑眉笑道:“怎麽,張四郎又開始感古傷今了?”
張白魚俊秀的臉上表情複雜,卻是立即迴應:“大郎莫要嘲笑,我隻是有些疑惑。”
沒待劉淮詢問,張白魚就說道:“這些人全都是女真人,我應該……應該……恨他們的,對,我應該恨他們的,我應該想著把他們都宰了,細細剁成臊子才對,可……可我無論如何都恨不起來,甚至想著,找個地方安置他們才對。大郎,你說我是不是有些毛病?”
劉淮繼續吸溜麵粥,用另一隻手指了指張白魚:“你這不是毛病,你這是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正是所謂的君子遠庖廚,張四郎可謂得‘仁’之三味了。”
張白魚擺手:“大郎你莫要再取笑我了。”
劉淮變得正色:“這如何是取笑呢?我問你,若是你沒看到這些人,你麾下兵卒說圍起來了一個女真莊子,你會不會下令雞犬不留?”
張白魚猶豫片刻:“若之前,我自然有可能下令,而如今,我真的見了這群女真人過得有多慘,我……我也不知道了……”
劉淮同樣莫名長歎:“是啊,沒真正看一眼,如何能知道階級矛盾竟然已經到了能壓過民族矛盾的程度了呢?”
“什麽?”張白魚沒有聽懂,連忙詢問。
“沒什麽。”劉淮搖頭,還要再說什麽,卻見那名老嫗在阿典論的攙扶下走了過來。
劉淮放下木碗,隨意一拱手,剛要寒暄兩句,卻聽到老嫗說道:“諸位貴人都是漢人吧?”
阿典論當即愣住,看了看自家母親,有看向劉淮等人,張嘴欲言卻是心亂如麻,不知所措。
劉淮卻也不奇怪:“老夫人好眼力,卻不知道我們如何露了破綻。”
老嫗搖頭:“破綻太多了,也隻有俺這心急的傻兒子才會把你們認作女真貴人。”
“哦?”劉淮似乎有些不信。
老嫗繼續說道:“像俺這種半截人都入土的老朽更是如此,僅用鼻子聞,也能分辨出來。
我們女真貴人身上都有刀子味,而你們漢人貴人身上都有麥子味。越是位高權重,誌向遠大,身上的味也就越重。
而貴人你身上的麥子味,已經濃鬱到百步之外就能讓老朽聞到的程度了。”
劉淮笑了笑,不置可否:“那你們還要跟我走嗎?”
老嫗斬釘截鐵的說道:“走!俺們自然要隨貴人走的!”
“阿娘?”阿典論驚奇出聲。
“蠢兒子。”老嫗重重跺腳:“你不是說了嗎,沂水縣這兩天就會亂,現在有貴人相助還不跟著走嗎?就因為貴人是漢人,你就要反複?
難道你跟著掏大糞的那宋幫主就不是漢人了?難道家裏收了好多女真漢子當騎奴的朱三爺就不是漢人了?”
阿典論也迴過味來,當即重重點頭。
當然,作為活了幾十年,經曆過許多的老嫗還有一事沒說出口。
這四名精壯騎士明顯不是什麽善類,你不能因為人家發了點善心,就把他們當成什麽軟弱可欺之輩。
最重要的一點,這四名漢人騎士藏頭露尾的不知道來沂水縣幹什麽,你現在要與他們分道揚鑣,對方瞬間翻臉開始殺人又如何?
真當這十幾名老弱能對抗這些正經騎士嗎?
劉淮從水囊中倒出涼白開,涮了涮木碗,複又一飲而盡,擦著嘴巴說道:“老夫人既然如此通透,那我也不妨直說。
我這裏有前途,也有財帛土地,更有安生日子,但這些都是我們忠義軍拿命搏殺來的,是給漢人,而不是給女真人的。”
劉淮聲音並沒有壓低,而是朗聲說來,不止麵前的阿典論驚慌失措,就連十幾步外,一直圍攏在火堆旁,暗中觀察著這邊的十幾人也同時惶恐。
老嫗反應極快,當即把阿典論摁倒在地:“俺的兒子,也可以是漢人。”
劉淮隨即叉著腰大笑出聲:“漢人可不是那麽好當的,先是得改風俗、改漢名、識漢字,然後還得編戶籍、墾荒地,這些你們都願意?”
老嫗連忙說道:“我兒早就不剃發,而是用束發襆頭,也同樣識得漢字,隻是名字還沒有改,請貴人賜名。”
阿典論也反應了過來,重重叩首:“請貴人賜名。”
劉淮掃視了那十幾名依舊呆愣之人,緩緩言道:“若戰陣相執,則需要審判罪人、臨陣抽殺、勞動改造後,爾等女真人才能變成漢人。但如今你們是主動投效,則可略過這幾步。”
“阿典論。”劉淮說道:“你以後就叫典論,阿典部的其他人都依照此例!”
“典論謝過郎君!”
劉淮繼續說道:“老夫人,你讓他們都去收拾一下,速速休息,明早天一亮,咱們就出發。”
尤其是行軍途中的野炊,大部分就是小米加豆類混在一起煮,煮熟了後,講究的加上醬料鹽巴韭菜,不講究的直接薅兩把野菜放進去,稀裏糊塗的趁熱一吃,就能將肚子糊弄過去。
當然,劉淮自然要講究一些。準確的說是忠義軍甲騎吃得要好一些。
這也是明明白白在全軍公示出來的,因為甲騎要承擔最為危險的任務,啃最硬的骨頭,打最難的仗,所以甲騎不隻是吃得好,賞錢高,撫恤高,敘功時還要靠前。
這也很好解釋,一線作戰的軍士願意跟民夫享有同樣的待遇嗎?道理都是一樣的,甲騎也不願意跟槍陣有同樣的待遇,否則誰還會跟著劉大郎往人堆裏衝?
吃大鍋飯平均分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如果你眼饞這些待遇,那麽好,下一次公開遴選的時候,你自可以到各自軍官麵前展示本事,如果合格入伍,那麽這些待遇你也可以有。
說迴甲騎的糧食,他們除了最基礎的豆子穀子之外,還能有幾個麵餅,一條肉幹。別看在後世這些東西不算什麽,但在此時的北地,都已經算是了不得的美味了。
而對於劉淮等軍官來說,在食物上同樣沒有什麽優待,跟本部所率兵馬所吃得差不多,隻是分量大一些而已。
大鍋在阿典論家門口架了起來,又有人打來井水,抱來更多柴薪,很快就將鍋中的水煮沸。
劉淮將那些硬得能砸死人的麵餅剁碎,然後又剁了兩條肉幹,連帶著一把鹽巴一同扔進了鍋裏,片刻之後,就成了一大鍋麵糊湯。
這時候,這幾家農人都已經出門,或近或遠的站著,呆呆地望著這一大鍋麵糊湯,如同被扼住喉嚨的鴨子般伸長脖子,艱難的吞咽著口水。
劉淮從馬上取下一個大馬勺與四個木碗,先給依舊在飲馬的張白魚等人盛滿,隨後將馬勺遞給同樣麵露渴望之色的阿典論。
“這些足夠你們吃的,自己分,別鬧亂子。”
說罷,劉淮就端著木碗去一旁了。
阿典論接過馬勺,呆愣了片刻,又是欣喜出言:“你們一人拿一碗出來,都擺在俺麵前,快!”
似乎擔心劉淮反悔一般,總共十幾個村民紛紛迴到屋子,把碗都拿了出來,擺在了阿典論麵前。
阿典論大聲說道:“不管是誰的碗,等會都隨便拿,但一人隻許拿一碗,俺給你們均分了鍋裏的麵粥,俺最後再拿!這是最公平的,曉得嗎?”
劉淮在一旁,飲著碗中麵粥,暗暗點頭。
果真是最公平的。
那些村民不知道是明白了阿典論分飯的門道,還是本來就比較信服此人,並沒有提出反對,而是眼巴巴的看著鍋中的麵粥。
張白魚與劉淮並立,稀溜溜的吃著麵粥,看著幾步外的村民們將分到的吃食飛速吃完,又把涮鍋水都分了,各自吃了個肚圓,又遙遙向著這邊跪地叩首,不由得歎了口氣。
劉淮挑眉笑道:“怎麽,張四郎又開始感古傷今了?”
張白魚俊秀的臉上表情複雜,卻是立即迴應:“大郎莫要嘲笑,我隻是有些疑惑。”
沒待劉淮詢問,張白魚就說道:“這些人全都是女真人,我應該……應該……恨他們的,對,我應該恨他們的,我應該想著把他們都宰了,細細剁成臊子才對,可……可我無論如何都恨不起來,甚至想著,找個地方安置他們才對。大郎,你說我是不是有些毛病?”
劉淮繼續吸溜麵粥,用另一隻手指了指張白魚:“你這不是毛病,你這是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正是所謂的君子遠庖廚,張四郎可謂得‘仁’之三味了。”
張白魚擺手:“大郎你莫要再取笑我了。”
劉淮變得正色:“這如何是取笑呢?我問你,若是你沒看到這些人,你麾下兵卒說圍起來了一個女真莊子,你會不會下令雞犬不留?”
張白魚猶豫片刻:“若之前,我自然有可能下令,而如今,我真的見了這群女真人過得有多慘,我……我也不知道了……”
劉淮同樣莫名長歎:“是啊,沒真正看一眼,如何能知道階級矛盾竟然已經到了能壓過民族矛盾的程度了呢?”
“什麽?”張白魚沒有聽懂,連忙詢問。
“沒什麽。”劉淮搖頭,還要再說什麽,卻見那名老嫗在阿典論的攙扶下走了過來。
劉淮放下木碗,隨意一拱手,剛要寒暄兩句,卻聽到老嫗說道:“諸位貴人都是漢人吧?”
阿典論當即愣住,看了看自家母親,有看向劉淮等人,張嘴欲言卻是心亂如麻,不知所措。
劉淮卻也不奇怪:“老夫人好眼力,卻不知道我們如何露了破綻。”
老嫗搖頭:“破綻太多了,也隻有俺這心急的傻兒子才會把你們認作女真貴人。”
“哦?”劉淮似乎有些不信。
老嫗繼續說道:“像俺這種半截人都入土的老朽更是如此,僅用鼻子聞,也能分辨出來。
我們女真貴人身上都有刀子味,而你們漢人貴人身上都有麥子味。越是位高權重,誌向遠大,身上的味也就越重。
而貴人你身上的麥子味,已經濃鬱到百步之外就能讓老朽聞到的程度了。”
劉淮笑了笑,不置可否:“那你們還要跟我走嗎?”
老嫗斬釘截鐵的說道:“走!俺們自然要隨貴人走的!”
“阿娘?”阿典論驚奇出聲。
“蠢兒子。”老嫗重重跺腳:“你不是說了嗎,沂水縣這兩天就會亂,現在有貴人相助還不跟著走嗎?就因為貴人是漢人,你就要反複?
難道你跟著掏大糞的那宋幫主就不是漢人了?難道家裏收了好多女真漢子當騎奴的朱三爺就不是漢人了?”
阿典論也迴過味來,當即重重點頭。
當然,作為活了幾十年,經曆過許多的老嫗還有一事沒說出口。
這四名精壯騎士明顯不是什麽善類,你不能因為人家發了點善心,就把他們當成什麽軟弱可欺之輩。
最重要的一點,這四名漢人騎士藏頭露尾的不知道來沂水縣幹什麽,你現在要與他們分道揚鑣,對方瞬間翻臉開始殺人又如何?
真當這十幾名老弱能對抗這些正經騎士嗎?
劉淮從水囊中倒出涼白開,涮了涮木碗,複又一飲而盡,擦著嘴巴說道:“老夫人既然如此通透,那我也不妨直說。
我這裏有前途,也有財帛土地,更有安生日子,但這些都是我們忠義軍拿命搏殺來的,是給漢人,而不是給女真人的。”
劉淮聲音並沒有壓低,而是朗聲說來,不止麵前的阿典論驚慌失措,就連十幾步外,一直圍攏在火堆旁,暗中觀察著這邊的十幾人也同時惶恐。
老嫗反應極快,當即把阿典論摁倒在地:“俺的兒子,也可以是漢人。”
劉淮隨即叉著腰大笑出聲:“漢人可不是那麽好當的,先是得改風俗、改漢名、識漢字,然後還得編戶籍、墾荒地,這些你們都願意?”
老嫗連忙說道:“我兒早就不剃發,而是用束發襆頭,也同樣識得漢字,隻是名字還沒有改,請貴人賜名。”
阿典論也反應了過來,重重叩首:“請貴人賜名。”
劉淮掃視了那十幾名依舊呆愣之人,緩緩言道:“若戰陣相執,則需要審判罪人、臨陣抽殺、勞動改造後,爾等女真人才能變成漢人。但如今你們是主動投效,則可略過這幾步。”
“阿典論。”劉淮說道:“你以後就叫典論,阿典部的其他人都依照此例!”
“典論謝過郎君!”
劉淮繼續說道:“老夫人,你讓他們都去收拾一下,速速休息,明早天一亮,咱們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