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果以身體原因遞交了辭呈,並大力推薦大理少卿孫伏伽這位狀元郎接替自己。
朝堂之上無人反對,畢竟孫伏伽這首位狀元之名在大唐無人不知,而且審案水平也是一流。
李世民心中有些糾結,未置可否,追封了杜如晦為萊國公,其子杜構繼承國公的爵位並世襲密州刺史。
接下來又任命李孝恭為揚州都督,又將張亮從懷州召迴京城擔任刑部侍郎,鄭善果的推薦則隻字未提。
朝堂上又討論了一番東突厥的戰報,聽聞蕭後和楊政道已在押送的路上,氣氛頓時又變得熱烈起來。
孫伏伽躲在角落,心知肚明沒能升遷定是與高陽之事有關,內心一時有些哀歎,低調至極。
導致本想上奏的事也因為怕陛下誤解自己的心思而未敢奏明。
下了朝後,兩儀殿中,房玄齡有些不解:“陛下,孫伏伽是難得的人才,況又是我大唐的第一位狀元,陛下為何猶豫不決?”
魏征撇嘴揶揄:“聽聞孫伏伽查辦高陽殿下玉枕失竊一案,結案信息頗為潦草,陛下怕不是因為此事吧?”
李世民憋著氣不發一言,長孫無忌開口打圓場:“克明剛剛過世,陛下心情不佳,任免官員又不是急在一時,眾位就少說兩句吧。”
李世民歎了口氣:“不是朕不同意,朕在想克明突然過世,兵部尚書的人選,
藥師快迴京了,可藥師畢竟年歲大了,又北征勞累,而兵部事務繁多,朕想任命千裏擔任此職,不知眾位有何意見?”
魏征直接反對:“陛下,侯君集性格剛烈,臣覺得他不勝任此職。”
李世民氣道:“理由呢,哪個將領性格不剛烈?如何便不適合?”
“微臣隻是表達自己的看法,陛下堅持,微臣也無異議。”
“玄成,你是故意氣朕嗎?”
“微臣覺得孫伏伽這等心思縝密之人都要思慮重重,候君集就更應無比慎重。”
李世民看了眼房玄齡和大舅哥,見二人都不言語,一時不知如何反駁,
長唿出一口氣:“傳旨,任命孫伏伽為大理寺卿、候君集為兵部尚書。玄成,這下你可滿意了?”
魏征毫無懼色:“陛下,聖君不會做威脅臣子之事,微臣滿意與否並不影響其人能否為大唐盡心盡力,
微臣隻是就事論事,若陛下覺得微臣說話不中聽,盡可罷了微臣的官職便是。”
李世民喘著粗氣,無奈至極:“行了,今日散了吧,本來挺高興的,非得讓朕堵心。”
魏征站起身抱了抱拳:“陛下,微臣也不想讓陛下生氣,隻是忠言直諫乃是臣子的本分,光揀好聽的誰不會說,但那有何意義?微臣告退。”
眾人尷尬至極隻好起身,紛紛抱拳跟著退下。
李世民在殿中吹胡子瞪眼,心中怒氣無處發泄,抬眼見高福看著自己又連忙躲開,頓時火冒三丈。
“高福,你是不是背著朕做了什麽事,為何如此心虛?”
高福撲通一聲跪了下去:“陛下,老奴冤枉啊,老奴見陛下生氣,隻是不敢麵對龍顏,這才有些躲閃的。”
見高福的可憐模樣,李世民長唿一口氣:“唉,起來吧,是朕心中有氣,不該對你發火的。”
高福心中詫異,有些受寵若驚,陛下今日還真心胸開闊,連忙開口:“陛下,老奴遇到劉瑾,與老奴說起一事,
娘娘昨日從桃源莊迴來後十分高興,不若陛下去看看有什麽好事?”
李世民雙眼一亮:“可是帶迴來了什麽好東西?”
高福一愣:“那倒沒有,聽說是看了一封信,然後開始翻找陛下曾給娘娘寫過的信對比。”
李世民有些不解:“這算什麽高興的事,走,去瞧瞧。”
步入寢宮,見長孫跪伏在地翻著一個大木箱,姿勢有些不雅。
李世民奇道:“觀音婢這是在找什麽?”
長孫一屁股坐在地上,有些生氣:“我記得二郎曾經給臣妾寫過一封書信,信中也有些甜蜜之語的,可是找了許久,竟然找不到了。”
李世民上前一把將長孫抱到榻上:“什麽書信?寫的什麽內容?這多少年了,觀音婢竟然還能記得?”
長孫有些羞澀,小聲道:“就是我們成親之前,你給我寫過的那封書信。”
李世民頓時滿臉囧色:“那時候年歲尚小,說的都是些輕浮之語,觀音婢尋它做甚。”
“我就是想看看嘛,昨日麗質給我看了正則的家書,我深受感動,正則寫的是親愛的麗質,瞧瞧人家。”
李世民差點沒吐,有些皺眉:“太酸了吧,這等無恥的話居然也寫在信中。”
長孫嗔道:“你懂什麽,不發自肺腑寫不出那等文字,難道你當初寫的都是欺騙於我的嗎?”
李世民連忙求饒:“那怎麽可能,隻是當時確實還不成熟而已,信中就沒說點別的?”
長孫白了李世民一眼:“二郎,年輕之時你慣會甜言蜜語的,如今一點都不解風情了,
有件大事,正則不想讓麗質說,可麗質不想有事瞞著她的父皇,你坐穩了,千萬別嚇我一跳。”
李世民不以為然:“說唄,還能有什麽更酸的話不成?”
“頡利被抓住了,正則抓的。”
“抓就抓唄。”
“誰?”
“頡利?”
“我靠。”李世民騰的一下跳了半尺高。
長孫扯著李世民坐下:“說了別嚇我,你是皇帝,說的那是什麽話,也不嫌丟人。
不就抓了個頡利嘛,正則走之前就說過要把頡利抓來獻給你,是你不信的。你還是想想怎麽封賞你的女婿吧。”
李世民雙手摩擦,顯然是十分興奮,忽然有些疑惑:“不對呀,藥師的奏報都沒到呢,麗質是怎麽提前一步收到的?”
“唉,聽說是薛禮那小子跑了幾天幾夜,馬都跑死了幾匹呢,還真是個忠心的。”
“還說了什麽了?快告訴朕。”
“其他的就別打聽了,都是些夫妻之間的事。”
“說點聽聽嘛。”
“關於哺乳的,聽嗎?”
“呃。”
-----------------
大戰收尾完畢,李靖站在陰山腳下,望著不遠處的石碑,瞧了眼李積有些無語。
“藥師兄,別說,正則的這字,可不比右軍差啊。”
李靖沒好氣道:“哪有自己立碑的道理,一點規矩都不懂。”
“這詩也是絕了,我看足可流傳後世,咱們要往好處想想,不就一塊石碑嘛。”
“唉,正則歸心似箭,也不陪著老夫一同迴返長安,這徒弟真是一點麵子也不給。”
“哈哈,藥師兄啊,你得理解他,都多久沒見到嬌妻了,能不想嘛,新婚才多久就上了戰場,放在你我身上恐怕還不如正則呢。”
“你啥意思,是不是收了他什麽好處了?怎麽淨幫著他說好話。”
“嘿嘿,別說你沒有,反正我就一車酒,十斤茶,外帶一輛裝甲車。”
李靖雙眼圓瞪:“為何我就隻有一個打火機?這個不孝的徒弟,簡直豈有此理。”
李積頓時一愣,有些不信:“那個寶貝正則給你了?我的天,我要了幾次他都沒舍得,你個老東西還不知足?要不我用這些東西和你換?”
李靖眨眨眼心中一喜:“這麽值錢的嗎?嘿嘿,那算了,我不知道那東西咋用,他就一丟給我就跑了。”
“唉,那東西神奇的緊,之前我見他啪嗒一聲,便將枯草點燃了,如何索要都不肯相贈,
我也不好搶一個小輩的東西,最終還是便宜了你,迴吧,想想奏折要如何寫。”
二人策馬揚鞭,疾馳而去,身影漸隱於風雪之中。迴首間,隻見一塊石碑靜靜立在山下,
上刻一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終南孟常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陣旋風刮過,雪花漫天飛舞,石碑在夕陽下愈發顯得孤獨而肅穆。
-----------------
“正則,我實在是有點熬不住了,咱們休息一下吧。”蘇烈用手不斷的摳著大腿,似乎血都已經凝固在了褲子裏。
“你們這都怎麽訓練的啊,一個個的這麽菜,這都休息幾迴了?你說?”
蘇烈有些幽怨:“正則啊,別讓我們和你比了成嗎?要不是心中念著家裏的婆娘,大家夥早就抗不住了,我說的可都是實話。”
“兄長,真的受不住了,大腿全都磨出血了,主要是這雪太大了,這一天也跑不了多遠啊!”
趙虎在一旁譏笑:“反正我沒事,這迴沒人說我了吧?打仗厲害有個屁用,反正這鎧甲也砍不進去,隨便他砍,哈哈哈。”
張龍有了山穀背刺的經驗,拉了拉趙虎小聲提醒:“別說了,你看隊長那眼神,迴去肯定沒好果子吃。”
然後一臉正色看著秦浩:“大郎咋說俺就咋做,是原地紮營還是繼續前進?”
秦浩歎了口氣:“紮營吧,王朝馬漢趕著馬車估計也落得挺遠了,兄弟們的骨灰還都在上麵,別灑了。”
蘇烈看著天空咒罵:“這賊老天,仗都打完了,還他娘的瀝瀝拉拉下個沒完。”
“大哥,我們是不是落得挺遠了啊,連前麵馬蹄的腳印都蓋住了,兄弟們有點頂不住了,咋整?”
王朝歎道:“這天氣真是瘸子的屁眼-邪了門了,偷襲的時候要是這麽大,沒準還得迷路呢,
看看你手裏的指北針凍沒凍住,我這個得捂一捂,嘶,好涼。”
馬漢從靴子裏麵取出指北針笑道:“我放鞋裏了,凍不著,方向沒錯,咱們主要是趕著馬車,肯定追不上大郎的速度的。”
“紮營吧,馬也受不了了,別再把兄弟的骨灰弄灑了,唉。”
馬漢聞言,臉色黯淡:“大哥,胡家那小子是個獨苗,我是瞞著大郎的,這迴去可咋交差啊。”
王朝拍了拍馬漢的肩膀安慰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大郎最初的時候就怕出這種事,小黑屋有的蹲了。”
“蹲小黑屋我不怕,是我活該,可胡叔父得恨死我了。”
“你要麽給他當兒子,要麽再給胡叔父續個老伴,還不到五十,完全沒問題,再生一個唄,言盡於此,你自己考慮吧。”
馬漢長歎口氣:“也隻能這樣了,可憐我自己都還沒有婆娘呢,這該死的突厥!”
朝堂之上無人反對,畢竟孫伏伽這首位狀元之名在大唐無人不知,而且審案水平也是一流。
李世民心中有些糾結,未置可否,追封了杜如晦為萊國公,其子杜構繼承國公的爵位並世襲密州刺史。
接下來又任命李孝恭為揚州都督,又將張亮從懷州召迴京城擔任刑部侍郎,鄭善果的推薦則隻字未提。
朝堂上又討論了一番東突厥的戰報,聽聞蕭後和楊政道已在押送的路上,氣氛頓時又變得熱烈起來。
孫伏伽躲在角落,心知肚明沒能升遷定是與高陽之事有關,內心一時有些哀歎,低調至極。
導致本想上奏的事也因為怕陛下誤解自己的心思而未敢奏明。
下了朝後,兩儀殿中,房玄齡有些不解:“陛下,孫伏伽是難得的人才,況又是我大唐的第一位狀元,陛下為何猶豫不決?”
魏征撇嘴揶揄:“聽聞孫伏伽查辦高陽殿下玉枕失竊一案,結案信息頗為潦草,陛下怕不是因為此事吧?”
李世民憋著氣不發一言,長孫無忌開口打圓場:“克明剛剛過世,陛下心情不佳,任免官員又不是急在一時,眾位就少說兩句吧。”
李世民歎了口氣:“不是朕不同意,朕在想克明突然過世,兵部尚書的人選,
藥師快迴京了,可藥師畢竟年歲大了,又北征勞累,而兵部事務繁多,朕想任命千裏擔任此職,不知眾位有何意見?”
魏征直接反對:“陛下,侯君集性格剛烈,臣覺得他不勝任此職。”
李世民氣道:“理由呢,哪個將領性格不剛烈?如何便不適合?”
“微臣隻是表達自己的看法,陛下堅持,微臣也無異議。”
“玄成,你是故意氣朕嗎?”
“微臣覺得孫伏伽這等心思縝密之人都要思慮重重,候君集就更應無比慎重。”
李世民看了眼房玄齡和大舅哥,見二人都不言語,一時不知如何反駁,
長唿出一口氣:“傳旨,任命孫伏伽為大理寺卿、候君集為兵部尚書。玄成,這下你可滿意了?”
魏征毫無懼色:“陛下,聖君不會做威脅臣子之事,微臣滿意與否並不影響其人能否為大唐盡心盡力,
微臣隻是就事論事,若陛下覺得微臣說話不中聽,盡可罷了微臣的官職便是。”
李世民喘著粗氣,無奈至極:“行了,今日散了吧,本來挺高興的,非得讓朕堵心。”
魏征站起身抱了抱拳:“陛下,微臣也不想讓陛下生氣,隻是忠言直諫乃是臣子的本分,光揀好聽的誰不會說,但那有何意義?微臣告退。”
眾人尷尬至極隻好起身,紛紛抱拳跟著退下。
李世民在殿中吹胡子瞪眼,心中怒氣無處發泄,抬眼見高福看著自己又連忙躲開,頓時火冒三丈。
“高福,你是不是背著朕做了什麽事,為何如此心虛?”
高福撲通一聲跪了下去:“陛下,老奴冤枉啊,老奴見陛下生氣,隻是不敢麵對龍顏,這才有些躲閃的。”
見高福的可憐模樣,李世民長唿一口氣:“唉,起來吧,是朕心中有氣,不該對你發火的。”
高福心中詫異,有些受寵若驚,陛下今日還真心胸開闊,連忙開口:“陛下,老奴遇到劉瑾,與老奴說起一事,
娘娘昨日從桃源莊迴來後十分高興,不若陛下去看看有什麽好事?”
李世民雙眼一亮:“可是帶迴來了什麽好東西?”
高福一愣:“那倒沒有,聽說是看了一封信,然後開始翻找陛下曾給娘娘寫過的信對比。”
李世民有些不解:“這算什麽高興的事,走,去瞧瞧。”
步入寢宮,見長孫跪伏在地翻著一個大木箱,姿勢有些不雅。
李世民奇道:“觀音婢這是在找什麽?”
長孫一屁股坐在地上,有些生氣:“我記得二郎曾經給臣妾寫過一封書信,信中也有些甜蜜之語的,可是找了許久,竟然找不到了。”
李世民上前一把將長孫抱到榻上:“什麽書信?寫的什麽內容?這多少年了,觀音婢竟然還能記得?”
長孫有些羞澀,小聲道:“就是我們成親之前,你給我寫過的那封書信。”
李世民頓時滿臉囧色:“那時候年歲尚小,說的都是些輕浮之語,觀音婢尋它做甚。”
“我就是想看看嘛,昨日麗質給我看了正則的家書,我深受感動,正則寫的是親愛的麗質,瞧瞧人家。”
李世民差點沒吐,有些皺眉:“太酸了吧,這等無恥的話居然也寫在信中。”
長孫嗔道:“你懂什麽,不發自肺腑寫不出那等文字,難道你當初寫的都是欺騙於我的嗎?”
李世民連忙求饒:“那怎麽可能,隻是當時確實還不成熟而已,信中就沒說點別的?”
長孫白了李世民一眼:“二郎,年輕之時你慣會甜言蜜語的,如今一點都不解風情了,
有件大事,正則不想讓麗質說,可麗質不想有事瞞著她的父皇,你坐穩了,千萬別嚇我一跳。”
李世民不以為然:“說唄,還能有什麽更酸的話不成?”
“頡利被抓住了,正則抓的。”
“抓就抓唄。”
“誰?”
“頡利?”
“我靠。”李世民騰的一下跳了半尺高。
長孫扯著李世民坐下:“說了別嚇我,你是皇帝,說的那是什麽話,也不嫌丟人。
不就抓了個頡利嘛,正則走之前就說過要把頡利抓來獻給你,是你不信的。你還是想想怎麽封賞你的女婿吧。”
李世民雙手摩擦,顯然是十分興奮,忽然有些疑惑:“不對呀,藥師的奏報都沒到呢,麗質是怎麽提前一步收到的?”
“唉,聽說是薛禮那小子跑了幾天幾夜,馬都跑死了幾匹呢,還真是個忠心的。”
“還說了什麽了?快告訴朕。”
“其他的就別打聽了,都是些夫妻之間的事。”
“說點聽聽嘛。”
“關於哺乳的,聽嗎?”
“呃。”
-----------------
大戰收尾完畢,李靖站在陰山腳下,望著不遠處的石碑,瞧了眼李積有些無語。
“藥師兄,別說,正則的這字,可不比右軍差啊。”
李靖沒好氣道:“哪有自己立碑的道理,一點規矩都不懂。”
“這詩也是絕了,我看足可流傳後世,咱們要往好處想想,不就一塊石碑嘛。”
“唉,正則歸心似箭,也不陪著老夫一同迴返長安,這徒弟真是一點麵子也不給。”
“哈哈,藥師兄啊,你得理解他,都多久沒見到嬌妻了,能不想嘛,新婚才多久就上了戰場,放在你我身上恐怕還不如正則呢。”
“你啥意思,是不是收了他什麽好處了?怎麽淨幫著他說好話。”
“嘿嘿,別說你沒有,反正我就一車酒,十斤茶,外帶一輛裝甲車。”
李靖雙眼圓瞪:“為何我就隻有一個打火機?這個不孝的徒弟,簡直豈有此理。”
李積頓時一愣,有些不信:“那個寶貝正則給你了?我的天,我要了幾次他都沒舍得,你個老東西還不知足?要不我用這些東西和你換?”
李靖眨眨眼心中一喜:“這麽值錢的嗎?嘿嘿,那算了,我不知道那東西咋用,他就一丟給我就跑了。”
“唉,那東西神奇的緊,之前我見他啪嗒一聲,便將枯草點燃了,如何索要都不肯相贈,
我也不好搶一個小輩的東西,最終還是便宜了你,迴吧,想想奏折要如何寫。”
二人策馬揚鞭,疾馳而去,身影漸隱於風雪之中。迴首間,隻見一塊石碑靜靜立在山下,
上刻一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終南孟常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陣旋風刮過,雪花漫天飛舞,石碑在夕陽下愈發顯得孤獨而肅穆。
-----------------
“正則,我實在是有點熬不住了,咱們休息一下吧。”蘇烈用手不斷的摳著大腿,似乎血都已經凝固在了褲子裏。
“你們這都怎麽訓練的啊,一個個的這麽菜,這都休息幾迴了?你說?”
蘇烈有些幽怨:“正則啊,別讓我們和你比了成嗎?要不是心中念著家裏的婆娘,大家夥早就抗不住了,我說的可都是實話。”
“兄長,真的受不住了,大腿全都磨出血了,主要是這雪太大了,這一天也跑不了多遠啊!”
趙虎在一旁譏笑:“反正我沒事,這迴沒人說我了吧?打仗厲害有個屁用,反正這鎧甲也砍不進去,隨便他砍,哈哈哈。”
張龍有了山穀背刺的經驗,拉了拉趙虎小聲提醒:“別說了,你看隊長那眼神,迴去肯定沒好果子吃。”
然後一臉正色看著秦浩:“大郎咋說俺就咋做,是原地紮營還是繼續前進?”
秦浩歎了口氣:“紮營吧,王朝馬漢趕著馬車估計也落得挺遠了,兄弟們的骨灰還都在上麵,別灑了。”
蘇烈看著天空咒罵:“這賊老天,仗都打完了,還他娘的瀝瀝拉拉下個沒完。”
“大哥,我們是不是落得挺遠了啊,連前麵馬蹄的腳印都蓋住了,兄弟們有點頂不住了,咋整?”
王朝歎道:“這天氣真是瘸子的屁眼-邪了門了,偷襲的時候要是這麽大,沒準還得迷路呢,
看看你手裏的指北針凍沒凍住,我這個得捂一捂,嘶,好涼。”
馬漢從靴子裏麵取出指北針笑道:“我放鞋裏了,凍不著,方向沒錯,咱們主要是趕著馬車,肯定追不上大郎的速度的。”
“紮營吧,馬也受不了了,別再把兄弟的骨灰弄灑了,唉。”
馬漢聞言,臉色黯淡:“大哥,胡家那小子是個獨苗,我是瞞著大郎的,這迴去可咋交差啊。”
王朝拍了拍馬漢的肩膀安慰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大郎最初的時候就怕出這種事,小黑屋有的蹲了。”
“蹲小黑屋我不怕,是我活該,可胡叔父得恨死我了。”
“你要麽給他當兒子,要麽再給胡叔父續個老伴,還不到五十,完全沒問題,再生一個唄,言盡於此,你自己考慮吧。”
馬漢長歎口氣:“也隻能這樣了,可憐我自己都還沒有婆娘呢,這該死的突厥!”